2016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人才网整理 日期:2015-07-27 浏览

 假言命题是公职考试中必考的内容,无论是在公务员考试,还是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它都是考查的重点之一。而很多考生不理解假言命题的推理,凭自身的语言感觉去做题,所以常常出现很多错误。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假言命题的解题技巧做一个详细的归纳和阐述。

假言命题,又称条件命题,指的是假设一个事物是另外一个事物条件的命题。而条件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充分条件,另一种是必要条件。在假言命题的推理中,一定是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我们写成“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在解假言命题的题目时,一定要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

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

(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

(2)只有A,才B(B→A)

(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

2.关键词

A是B的充分条件(A→B)

B的充分条件是A(A→B)

A是B的必要条件(B→A)

B的必要条件是A(B→A)

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

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

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

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

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

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

C.矿工1的断定为真

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答案】D。中公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

值班主任:操作问题

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

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

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

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三、假言命题涉及推出关系

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解决推出关系题目:第一步,写出题干中假言命题的推理关系;第二步,如果题干涉及多个假言命题,关注他们之间的连锁推理关系;第三步,查找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一定为真),若原命题的推理是(A→B),则其逆否命题写成(非B→非A)。

【例题】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那么蔬菜的供应将大幅增加;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蔬菜供应将大幅增加,那么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将没有保障;如果蔬菜供应大幅增加,那么或者农民增收,或者社会福利增加。而事实上,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

由此可见:

A.农民增收了 B.社会福利增加了

C.民众的消费心理没有发生变化 D.民众的消费心理变化了

【答案】C。中公解析:根据题意,将题干三个假言命题的逻辑推理关系写出:

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并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蔬菜供应将大幅增加;

②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蔬菜供应大幅增加→居民最低生活将没有保障;

③蔬菜供应大幅增加→或者农民增收,或者社会福利增加。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有效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即非B→非A)”,“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否定了第二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因此得到否定的前件“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蔬菜供应没有大幅增加”。“蔬菜供应没有大幅增加”,即否定了第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可得出否定前件“或者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民众消费心理没有变化”,根据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了相容命题的一个选言肢即肯定另外一个选言肢,由前面的推论“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可以得出民众消费心理没有变化。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