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很多人心向往之。扬派盆景的“云片”、“一寸三弯”特色,更是在业内享有盛名。事业长盛不衰,当靠人才支撑。近日,四名嘉宾作客本报“党报在线”,聊了扬派盆景传人的培养问题。
艺术靠大师引领,在岁月的长河中,扬派盆景产生了一批大师。现在的扬州,就有国家级盆景大师3人,高级盆景师多人,这些大师是扬派盆景的名片。在未来岁月中,想有更大天地,当有更多大师。
大师从哪里来?有人在谈及盆景传承面临尴尬时,讲到“目前的高校教学体系中,没有专门的盆景专业”。这可能是一方面,比如景德镇瓷器产业的发展,即离不开当地高校对专业人才的培育。但这不是绝对的。以历史眼光看,震古烁今的大师,又有多少是专业院校培养的?
与许多传统艺术一样,盆景也主要靠“师带徒”模式传承。大师们站得高、看得远,应该重视薪火相传,不吝赐教,因材施教。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想成就大师,关键还要看徒弟自身,有没有这个兴趣和信心,能不能钻得进去。倘若志不在此,抑或急于求成,那就辜负了各方面创造的良好条件。
盛世盆景热,盆景融园艺学、文学、美学于一体。正如赵庆泉大师所说,“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盆景的爱好者日渐增多,出现了一些盆景收藏家,普通百姓也越来越喜爱盆景。”这个行业肯定大有希望、大有市场。但是,行业的舞台不代表是你的舞台,要想在盆景上江湖万里,需要时间和精力付出。如果刚进这个行业,就想出人头地;刚学了两招,就想暴得大名,那么道路就可能一步三弯。
所谓“累年弥盛”,盆景是“磨”出来的,大师也是“磨”出来的。一方面,要有自我折磨的境界,博采众长,学人所长;另一方面,要有磨穿板凳的苦功,不能指望一步到山顶,“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沉得下去、静下心来,有“长年甘作花奴隶”的趣向,才有“瑶花重见缀琼枝”的美好。不独盆景,其他艺术,也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