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一家三代的花木经营史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人才网整理 日期:2015-07-28 浏览

 花炮、花木、菊花石,这三朵极具浏阳特色的“花”,因为代代相传,其工艺传承而又创新着。“五一”劳动节,我们走入这三个行业,选择三对从业者,他们或是父子,或是母子,或是师徒,聆听师傅如何“传道授业”,感受晚辈如何“创新求变”。

从最初的“单纯种植”,到中期的“花木造型”,再到现在的“网络销售”,这既是凌叔元家族花木产业的脉络,更是浏阳花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造型好看,这是在什么地方拍的?”柏加镇柏铃社区,90岁的凌叔元每次看到儿子陈佰雄在外参观交流带回的相片,总会凑上前,仔细询问。

凌叔元是浏阳第一批从事花木栽培的人之一。“当时我们主要是种柑橘苗。”凌叔元说,而现在儿子重视的是花木造型,孙子则通过网络将这些花木“销往全国各地”。

第一代:想办法种了两万株苗

凌叔元的“种树人生”,起于上世纪70年代。

“当时只种柑橘苗,品种单一。”凌叔元说,在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有政策限制,但她还是想办法种了两万株。

每年农历七月嫁接后,第二年三月播种,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地里忙活,很晚才回家。

“每年种的柑橘苗基本都卖掉了。”凌叔元依稀记得,当时湖北、江西的人来买的多,根本不愁市场。

她的儿子,现年57岁的陈佰雄从部队复员回来后,便跟着母亲从事花木种植。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从种植简单的小叶女贞等苗木,开始向茶花、罗汉松发展,并从单纯的种苗木,转向苗木造型。

第二代:让苗木有艺术品位

“通过给苗木造型,可以增添艺术品位。”但造型并不是简单的事。陈佰雄印象最深的是,开始学着造型时,给一棵罗汉松造型,主枝条突然断了,勉强接好后,7年后才完全长好。

看来,要造型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去书店购买新出版的园林方面书籍,从书中找灵感。”陈佰雄说。

但这仍旧不够,陈佰雄想到了外出学习。陈佰雄说,每到一处地方,他就奔着植物园去,“带回家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各种树木造型的图片。

第三代:通过网络销售苗木

如今,在陈佰雄家的苗圃里,有各种造型的树木,且远销往上海、广东等地。

在陈佰雄的影响下,他的儿子陈攀也从事着花木工作。“不过,除了花木造型外,他还重视市场。”陈佰雄说,儿子会电脑,所以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