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民工如何摆脱“老套路”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人才网整理 日期:2014-12-02 浏览

五年前从国内某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毕业,顺利地进入了一家知名IT企业做了通信设备软件工程师。五年时间里,他跟过几个项目,在师傅的指导下,技术越来越娴熟,从新手成长为业务骨干,并在第四年的时候开始自己带项目了。

  但是,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持续的学习,重复的加班使他产生了倦怠,稳定地工作了五年,是不是该换家公司了?好像做技术的都是这样子,该什么时候是个头?三十岁之前还能这么拼,那么以后呢?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当陈磊在我的咨询室陈述自己困惑时,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了很多这样的IT男:思维严谨,做事认真,总在学习,经常加班,即便休了个假期也不知道做点什么,被人称为"IT民工",拼的是体力,挣的辛苦钱。

  作为朝阳行业,计算机和通信互联网有着发展快,机会多,收入起点高的优势,与此同时,这一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比较快,压力比较大,竞争激烈。因为我国的IT产业起步较晚,在业内,还没有出现"高龄"工程师,比较"老"的一拨IT工程师也大概在35到40岁左右了,所以这一行业基本上是年轻人的天下。

  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危机四伏的行业里,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呢?

  很多人不愿在IT行业里做工程师的原因并不是学习能力差,也不是怕吃苦,而是不喜欢整天闷在机房,一遍遍地调试程序。这样的人不喜欢和机器打交道,更偏向和人打交道,即便大学里学的是理工类专业,他们也更愿意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人聊聊天,或者谈论一些经济时政话题。如果一周时间都在忙工作,他们也会抽时间调剂一下自己的生活。

  对于IT技术类职位来说,入门的门槛要求比较高,进入不容易,但是因为视野受限,出来也不容易,开始是靠技术吃饭,后来就只能靠技术吃饭了。这一行业的整体薪资水平比较高,但是技术岗的待遇提升空间又很有限。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世界,在这中间找到结合点,在不同的企业发展模式下规划出最佳路径,才能摆脱"IT民工"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