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招聘考题需要当心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人才网整理 日期:2016-03-22 浏览

 不宣而考的考题

 
  招聘考试有的是事先明确地让应聘者知道是在考他,而有的则是事先不讲明,在应试者不留意中进行测试的。有一家食品公司招业务员,老总特意留下10位初试人选者吃午饭。不想下午复试时,午餐交谈甚欢的3位应聘者中选,而心思重重、食不甘味的另7位却全部名落孙山。这位老总事后解释说,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否则是做不好业务员工作的。像这样的考题就提醒应试者:在参与招聘单位的一切活动中,都要增强应试意识,处处留心招聘单位在暗中测试你,争取成功。
 
  故设圈套的考题
 
  小魏应聘电视台记者,笔试过关后参加面试,主考官问道:“你说你爱好写作,可是我看了你填的报考表,在"自我评价"栏中居然出现了三次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余的表格,也不准涂改,你怎么办?”小魏吃了一惊,填表时他字斟句酌,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时间不允许他多想,他当机立断,边想边回答:“为了弥补失误,我在表后附一张更正说明,上面写道:"某某地方出现了三处语法错误,实属填表人的粗心大意,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不过……”,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发出这份"更正说明"之前,我想知道是哪些错误,因为不能无的放矢,错误地发出一份"更正说明",我不愿意犯这种错误。”考官们笑了,原来这是故设的一个圈套。
 
  答案因职业而异的考题
 
  有一位优秀大学毕业生参加一次招聘公务员的面试,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回答1+1=?”这位毕业生稍加思索便十分自信地回答:“你需要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结果他被淘汰了。考官解释原因时说:有一位企业老总在招聘部门经理时也问过“1+1=?”问题,有一位应聘者的答案与这位毕业生的答案一样,结果这位应聘者被取了,显然这位毕业生也看过这样的题,但他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职业特性。人家应聘的是企业的部门经理,企业老总希望他一年创造上百万的利润,那他就得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但这里招聘的是公务员,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实事求是。因此他对1+1=?的回答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生搬硬套,要么是盲目服从。这与公务员的要求的格格不入的。
 
  “暗藏杀机”的考题
 
  面试开头的问法有许多种,有的在求职者毫无知觉的前提下就会探到许多有关的信息。例如:“你是怎样来我们这儿的?”这是在测试求职者对交通路线的熟悉程度及对诸如对机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能力。这种题目对销售、外勤等人员的求职者提问的可能性较大。又如“我们厂里有个篮球场,你进来的时候看到了吧?”这是在测试求职者履历的真实性,很有可能是求职者在“业余爱好”栏中填写了“打篮球”。很显然,篮球爱好者肯定对一个偌大的篮球场是不会视而不见的。所以,参加求职面试,特别是遇到“老奸巨滑”的面试主考官一定要小心。虽然看上去十分“慈祥可亲”,总是笑咪咪的。临走时还“热情洋溢”地说一句“回去等通知吧!”说不定你早已被他照了“X光”,把你读得十分透彻了。或许你被拒之门外,还蒙在鼓里呢!
 
  无需准确答案的考题
 
  有这样一种考题:现有10套三居室、20套两居室的住房,有100人要求参加分房。作为负责人,你怎样把房子分得公平合理?回答这样的题目,如果拘泥于数字的计算,就会弄巧成拙、出力不讨好。比较好的分法是从分房原则等大处看手。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回答;一是组织一个三结合的分房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分房方案,并交群众讨论通过;三是如果自己要房,则避嫌不参加分房领导小组;四是调查除新房以外的其它房源,一并参加周转分配。这样的答案从客观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因而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