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指导思想,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成为我们民族当之无愧的瑰宝。无论是《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景致;还是稼轩笔下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或者那绝无一处雷同,绝无一处相似的画竹雕梁;还有那让人如在画中游的丹青墨宝。从杏花烟雨的江南中到大漠狼烟的塞北,中国传统文化总会在不经意的瞬间飘到我们的案头,都能让我们体会到那份清幽,领略到那份魅力,品尝到那份香醇。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离不开对本国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与发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在充分发挥和阐释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协调相关部门,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打下坚实人才基础;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和高层次智力支持。
一、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人才队伍现实状况
五四运动以来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已渐渐地淡出大众视野,成长在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对传统文化没什么清晰的概念,大多数年青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都是停留在中小学课本里面的几首唐诗中,人们越爱越关注的是信息化与科学化浪潮所带来的西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也随之陷入困境。国家图书馆副馆长詹福瑞在新浪微博上曾说过这样的话“现在中国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而全国古籍善本有3000万册左右,需要修复的有1000万册。拿这100人来修1000万册,大概需要1000年才能修完。”精准的数字对比,说明了当前我国从事此项工作的人才队伍的现实情况,表达了对古籍修复人才队伍奇缺现状的极大担忧。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的传统节日,古典戏剧,特色建筑,传统医学,民间工艺,民风民俗,衣冠服饰,音乐饮食等等与中国传统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从事上述领域的人才队伍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极大地流失,前景也不容乐观,几年前一些国家抢注中国传统节日的事实也给我们敲响了深深地警钟,加快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传统文化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承受着各类不同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中已渐显衰退。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对其重视和宣传的力度也远远不够,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之下,人们更加关心的是收益,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弘扬与继承、缺乏对人们精神领域的深层次教育。
二是教育的功利化与现实主义。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的时候,更多的是把眼光和视角转向了社会需求,迎合大众胃口,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实的结果却往往是南辕北辙。事实证明:个人的成就往往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质和长处有很大的关系,一味地迎合市场只能扼杀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才华的创造性发挥。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堙没了优秀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使从事传统文化等“冷门专业”之人少之又少,由于出路的狭窄和热情的低迷,各大院校在传统文化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上也往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人才队伍流失的现状。
三是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才往往要花费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才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现代社会人们在事业的选择和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多的是重视人才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在一种高投入和低产出的现状中,很难让更多的人才从事到这一领域中来,也很难让优秀的人才做到终生坚守。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匮乏,培养渠道的单一;另一方面就是相关部门的人才意识淡泊,对从事传统文化人才的重视和保护的力度不够,这也是制约文化人才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快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的措施方法
一是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群众之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前提,同时也是建设特色文化人才队伍的基础。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鼓励电视、电影、报纸广播、网络等传媒用责任和义务去担负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广泛形成尊重传统文化,尊重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从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繁荣民族文化的队伍中来,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二是改进教育方式、加大培养规模。应加大全国各级各类院校对文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学科设置,改进教育方式,把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斋,去亲身感受和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理论教学的环节和实践环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还要不断加大招生力度,扩大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模,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而需要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三是拓宽发现渠道、敢于打破常规。文化作为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归全社会所共有,群众性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很多优秀的文化人才也都是来源于群众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坚持拓宽人才发现渠道,不断提高在群众中识别人才和发现人才的本领,不断创设机会、搭建平台,努力让那些深埋在群众之中,有一技之长的民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要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敢于打破一切常规,用不拘一格的眼光和魄力去审视人才和评价人才。
四是破除体制障碍、激发人才潜力。对于通过各种渠道走出的各级各类文化人才,相关部门应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敢于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大胆吸纳人才,在人员编制,岗位设置等方面给予特殊关照,提高他们的待遇,让各级各类文化人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上扎实工作。同时可以适度加大传统文化的市场运作范围和规模,不断激发优秀人才的斗志与动力,把职业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在专属于自己的跑道上多做贡献。
五是注重成果转化、加大普及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和措施,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搭建平台,让优秀的民族文化走出书斋,走出博物馆,走进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家中,来到每一个百姓的身边;让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个地方,惠及到每一个百姓心中,努力在全社会领域内形成尊重文化,尊重人才的良好局面,让从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人才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受到尊重,深刻体会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增强文化人才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贡献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