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工作围绕“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抓住机遇、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加强财政监督,财政工作成效显著,地方财政收支超额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的各项预定目标。
2006年—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263万元、3434万元、5647万元、8096万元和15633万元,同比上年分别增长8.3%、51.8%、64.4 %、43.4%和93.1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年累计完成3.51亿元,其中: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633万元,是2005年2089万元的7.5倍。2006年—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分别完成24195万元、32308万元、41105万元、66801万元和93148万元,同比上年分别增长21.5%、33.5 %、27.2%、62.5%和39.4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五年累计完成25.76亿元,其中,2010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3148万元,是2005年 19917万元的4.7倍。
二、2010年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一)2010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17620万元,增长36.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63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59.5%,比上年增收7537万元,增长93.1%;上级补助收入8154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税收返还收入656万元、体制补助收入1012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17017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14969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967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5184万元,财力保障机制转移支付5488万元,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1262万元,一次性专项补助33990万元);上年滚存结余结转20442万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14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7.6%,比上年增支26347万元,增长39.4%;上划省支出489万元;当年滚存结余23983万元,其中专项结转下年支出13860万元,当年净结余10123万元。
(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330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3.3%,比上年增收38013万元,增长248.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52802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4224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64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456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6%,比上年增支27661万元,增长163.6%,其中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1138万元,土地开发支出3256万元,城市建设支出13008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7497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300万元,廉租住房支出3500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429万元,其他土地使用出让金支出3434万元。当年滚存结余1460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804万元,当年净结余11797万元。
三、2010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0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按照“科学发展、高效服务、务实创新、爱民廉洁”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目标,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职能作用,用好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拉动政策,主动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组织收入,加强支出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作用,支持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财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各级财税部门加强征收管理工作力度,大力组织收入。一是深入分析税收形势,财政、税务、国土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收入进度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征缴入库,确保收入进度。二是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和旅游景点等重点企业的税源管理,建立财政收入情况通报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收入,确保各项收入及时收缴入库。三是及时跟踪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工作进展情况,做好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款的征缴。四是组织开展税收及土地出让金的清欠工作,加强税收稽查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15633万元,增收7537万元,增长93.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706万元,比上年增收6932万元,增长102.3%,主要税种营业税收入完成9046万元,增收3928万元,增长130.3%。旅游、房地产开发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224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6.3%,增长91.5%。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拨付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资金817万元,完成0.65万亩土地治理,拨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479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5宗,解决了1.16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拨付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资金757万元,完成8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拨付农村道路通畅工程建设资金725万元,完成农村道路建设里程67.2公里,拨付农村规划、文明生态村和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建设资金 1917万元,完成50个村庄规划、18个文明生态村建设和287户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等;二是拨付各类产业扶持奖励资金2325万元,支持兰花种植基地、什玲鸡饲养示范基地、农产品冷藏加工厂、农家乐及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建设,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和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三是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全年共拨付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良苗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973万元;四是支持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技能培训,全年拨付各类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技能培训经费454万元,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7次,受训人数达9080多人次;五是稳步推进“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补贴工作,刺激农村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全年共兑付“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375万元,带汽车、摩托车和家电消费3238万元。
(三)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和谐。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102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7%,增长28.5%。落实养老、医疗、城乡低保、军转干部优抚安置和五保户供养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贴息、再就业技能培训。支持“新农合”、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保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医、食、住”等基本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拨付城市低保资金1318万元,拨付农村低保资金842.6万元,拨付军转干部优抚安置和五保户供养经费395万元;投入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贴息资金30万元,为493人提供小额贴息贷款;拨付“新农合”保险资金449.75万元,参合人数76242人,参合率98%;拨付城镇医疗保险资金270.32万元,参保人数27051人;拨付农村养老保险金860万元,对参保的适龄人员发放养老金495万元90083人次,投入260万元补助参保农民缴费每人50元,鼓励农民参保;拨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特区津贴1274万元;拨付城市医疗救助资金235万元;拨付农村医疗救助资金395万元;再就业资金639万元,其中:为423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及社会保险补贴367万元,支出108万元为848位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拨付机关事业历年养老补交欠费300万元;拨付1212万元作为纺织厂、百货公司、水泥厂等企业改制职工社保费和补偿安置费,解决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拨付救灾救济资金共1535万元,帮助因特大暴雨受灾的群众解决水利设施、道路、房屋修复和基本生活问题。拨付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资金 3500万元,规划建设500套廉租房、1824套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住房等。
(四)统筹安排,加大投入,支持教育、文化、卫生和科学事业发展。
教育支出1742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3.5%,同比上年增长47.5%。一是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寄宿学生和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全年拨付“两免一补”、寄宿学生和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各类补助资金872.9万元。二是支持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生态校园创建、教师轮岗培训和教育移民工程,支持教育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拨付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240 万元;拨付保中学生宿舍与食堂综合楼配套资金139万元;拨付保中塑胶运动场建设缺口资金145万元;拨付思源实验学校校园配套建设资金250万元;三是拨付150万元作为教师轮岗培训经费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2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2%,同比上年增长37.4%。重点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大众化广场文化活动与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加快大众化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拨付文化体制改革建设资金170万元,拨付挖掘推广特色民族文化经费100万元,拨付2010年嬉水节和“三月三”等大型文化活动经费400 万元,拨付黎苗传统文化挖掘、文物普查及征集经费25万元,拨付农家书屋建设资金79.8万元,建成农家书屋19个。拨付县广播电视大楼建设资金500万元,拨付县城文化中心建设项目配套资金921万元;拨付农民体育工程项目建设资金230万元等。
医疗卫生支出660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6.2%,同比上年增长26.5%。重点支持县医院增容扩建及设备购置、乡镇卫生院改造、城乡医疗救助、重大疫病防控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拨付县医院增容扩建及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528万元;拨付县医院医疗器械设备购置费410万元;拨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26.5万元,拨付妇幼保健专项经费119.5万元;拨付儿童免疫规划经费56万元,拨付药品零差价补贴资金50万元,拨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费45万元等。
科学技术支出61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9.7%,同比上年增长35.6%。支持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建设、农家书屋建设以及科技联结工作。
(五)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和房地产投资环境,夯实发展基础。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功能和路网改造,加快推进黎苗风情小镇建设,盘活土地和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和房地产投资环境,着力打造特色差异化旅游品牌,夯实发展基础。拨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000万元,支持西环路、南环路、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县城供水管网改造、旧城道路改造,县城夜景灯光与园林绿化等。拨付11138万元作为项目开发土地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以及企业职工安置补助等。
(六)深化财政改革,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2010年,按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用款计划审批,简化审批程序,不断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实现财政部门和国库、代理银行、预算单位数字信息共享,不断规范单位支出行为。二是推行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改革,规范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全县共采集到补贴对象基础信息19284份,发放“一卡通”存折9055张,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4万元。三是推行公务卡改革,规范公务人员的公务消费行为。目前共有33个预算单位办理了公务卡267张,通过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金额达38万元。四是全面推行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改革。目前全县已完成62个村委会和390个村小组的资产移交工作,分别完成100%和84%。五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六是扩大工资统发范围,建立卫生系统差额人员工资信息,2011年1月起统一纳入工资统发系统发放工资。加强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七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清理偿还2005年12月31日前农村义务教育债务241.26万元,补缴乡镇农口事业人员历年拖欠养老保险92.54万元,制定并实施乡镇机构及农口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七)加强财政监管,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一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检查监督,对项目资金下达、项目推进和资金支出情况进行监督,对项目推进和资金支出进度实行每月通报制度,督促项目部门加紧项目实施、加快项目推进,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尽快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配合省检查组开展各类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对中央各项补贴资金和重大民生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确保惠农补贴资金和项目资金安全规范使用。三是联合纪检、审计等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开展单位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四是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五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扎实有效,完成20个财政投资项目的评审,送审项目预算投资金额12603万元,评审核减不合理的项目金额1133万元,核减率达9%。六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完善采购机制,规范采购行为,扩大采购规模。全年实现政府集中采购5300多万元,其中:县医疗设备采购支出480多万元,公务车辆采购支出387万元,其他车辆购置299万元,办公设备采购680多万元,其它物资及工程维修采购支出3400多万元。强化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使用,发挥效益。
过去的一年,财政部门通过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财政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项目启动不足,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慢;二是县域经济总量小,税收规模小,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赖上级补助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刚性支出任务繁重;四是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逐步加以解决。
四、2011年财政预算总体安排情况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2011年财政经济形势,2011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六、七次全会精神,继续落实中央积极财政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抓二保一加强”的工作要求,以 “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的方针,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监管职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支持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县建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上述要求,2011年预算总体安排如下:
(一)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300万元,比上年增收3667万元,增长23%,其中:税收收入安排17370万元,增收3664万元,增长27%,非税收入安排1930万元,与上年持平,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3561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5268万元,上年结余结转23983万元,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2211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收4492万元,增长4%。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502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29%,其中:基本支出47945万元,占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0%,项目支出72557万元,占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0%,其中上解省支出1429万元。
(二)2011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安排情况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145830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收92527万元,增长17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5000万元;上级政府性基金专项补助收入4117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4601万元,全县基金总收入164548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收105381万元,增长178%。全县基金支出164446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支120570万元,增长275%,其中:基本支出824万元,项目支出163622万元。
五、2011年财政预算主要项目支出安排
2011年,财政预算支出安排坚持“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加大财政的公共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主动为基层、为社会、为改革、为发展、为民生服务,使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安排
——农林水事务支出23771万元,增支1463万元(与上年完成数比,下同),增长7%。主要项目是:安排支农配套资金500万元;安排防风防汛抗旱应急经费150万元;农机购机补贴配套资金5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县级配套资金140万元;安排全县重点乡镇供水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工作经费50万元;安排农村饮水水质检测设备费10万元;安排农田水利经费60万元;安排农产品安全检测检疫经费50万元;安排农村小额担保贷款贴息200万元;安排农业保险县级配套资金70万元;安排农民增收工作经费60万元;安排动物防疫站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25万元;安排动物疫苗冷链系统建设资金20万元;安排生态行政执法经费70万元;安排森林生态病虫害防治经费30万元;农药执法检查专项资金15万元;防汛物料储备费20万元;县城防洪堤前期工作经费60万元;安排农业技能培训经费500万元等。
——教育事务支出 19480万元,增支2035万元,增长12%。主要项目有:安排教育系统培训经费300万元;教学奖励基金50万元;高考奖励基金20万元;安排全县中学实验设备购置费50万元,课桌椅及铁床购置费50万元;教育移民学生生活及交通费补贴231万元;职业学生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补贴26万元;免除学龄前一年幼儿教育的学杂费117万元;免除高中教育学生的学杂费270万元;校园监控系统建设资金87.8万元,学校治安警亭建设资金3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免作业本费配套资金23万元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19万元,增支1089万元,增长10%。主要项目是:安排城市低保县级配套91万元;农村低保县级配套237万元,五保户供养经费105万元;安排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县级配资金96万元;补缴历年养老保险欠费500万元;关闭企业从未参加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县级配套125万元;离退休人员事企差100万元;安排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县级补助资金260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72万元;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全额体检费112.5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经费150万元;安排社保准备金150万元;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50万元等。
——医疗卫生支出安排10369万元,增支2766万元,增长42 %。主要项目是:安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经费45万元;安排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经费44万元;实施《两纲要》和《两规划》所需基本设备购置费30万元;安排各项急性传染病防治经费32万元;安排婚前免费体检补助经费35万元;安排药品零差价补贴153万元;安排人才引进培训项目经费35万元;安排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进修培训费25万元;安排城乡公共卫生防治保护工作经费50万元;安排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经费24万元;安排药品技术大楼建设资金150万元,安排麻风病人危房改建与病房维护资金48.9万元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3808万元,增支1179万元,增长45%。主要项目是:安排嬉水节活动经费1000万元;安排文化产业资金300万元;挖掘与推广特色民族文化经费100万元;安排元宵大型文艺晚会经费52万元;九九重阳节及环岛自行车赛活动经费25元;安排文体资源共享经费30万元;安排民族歌舞团演员补助经费40万元;安排2011年“三月三”活动经费 50万元;安排文化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安排新演播电视大楼及广播直播演播室设备购置费60万元;安排全国文物普查及征集经费20万元;安排乡镇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建设资金10万元;安排10个文化村启动建设资金20万元;安排“村村通”工程建设配套资金10万元;安排乡镇文化站多功能设备购置费17.5万元;安排重大节日等各类广场文化活动经费10万元;安排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经费100万元等。
——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099万元,增支486万元,增长79%,主要用于支持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及应用。其中,安排农家乐发展资金200万元,扶持民营个体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农业产业扶持资金500万元等。
——住房保障支出安排7025万元,增支2441万元,增长53%。主要是上级安排的专项支出,其中安排住房公积金2290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安排4147万元,增支1740万元,增长72%。主要项目有:安排环卫及城监工人高温补助30万元,垃圾场管理及设备维护费20万元,城市保洁经费20万元,垃圾车运行经费60万元,春节慰问环卫及城监工人经费39.25万元,路灯维护保养经费80万元,拆除违章建筑执法工作经费90万元,市政及公益岗位人员经费414万元,城乡一体化工作经费48万元等。
——节能环保支出安排2689万元,增支652万元,增长32%。安排垃圾处理运行费263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350万元等。
——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1034万元,增支3786万元,增长52%。主要项目有:红绿灯、卡口及视频监控设施建设资金540万元,七仙大道红绿灯建设资金90万元,交警车管所业务大楼建设资金1500万元;公安技术大楼建设资金1000万元;综合维稳指挥中心一期建设经费150万元;检察院干部工作间建设资金195万元;安排消防12吨水罐泡沫车购置费100万元;消防铁军心理行为训练塔、高空综合训练塔建设经费70万元;消防大、中队一体化附属工程建设费240万元等。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主要项目安排
2011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64446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支120570万元,增长275%。主要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安排支出,用于我县城乡社区事务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支持民生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其中:
——安排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30700万元。安排党校拆迁补偿前期经费50万元;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水泥厂职工安置经费650万元;土地出让征地拆迁补偿3亿元。
——安排土地开发支出97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开发征地拆迁经费等。
——安排城市建设支出75491万元,主要项目安排: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安排城市道路建设、市政设施维护与设备购置等资金3.9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资金7500万元,旧城道路、立面改造及风情一条街景观建设资金1亿元,县城新增道路建设资金13070多万元,市政基设施维护费300万元,环卫、市政等设施购置费300万元等。二是支持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安排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建设及教学设备购置等资金6200万元。三是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安排文化产业建设及设备购置资金3900多万元。四是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安排县人民医院配套工程建设及医疗设备购置资金8200多万元。五是安排什玲及加茂供水管网建设资金3000万元等。
——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1849万元。主要项目安排:一是安排乡村道路改造资金2900多万元。二是安排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100多万元。三是安排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资金4500万元。四是安排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资金3220多万元。五是安排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职工危房改造资金300万元。六是安排农业产业扶持资金1500万元。七是安排乡村旅馆建设资金1000万元等。
——安排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500万元,主要用于提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统筹金。
——安排廉租住房支出5000万元。其中:廉租住房建设资金4500万元,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500万元。
——安排土地出让业务支出285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出让业务方面的支出。
——安排其他土地使用出让金支出2079万元。其中:文化体制改革项目经费840万元;贫困党员扶助资金200万元;人才引进周转房建设资金1000万元。
六、2011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2011年,财政部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中央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强化职能、促进发展,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组织收入,确保收入任务完成。一是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互通,对经济形势和税收收入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准确预测税收存量和分布情况,把握收入重点,完善征管机制,强化征管手段,提高征管质量,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各项税款及时收缴入库。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强对执收执罚单位非税收入征缴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应缴尽缴。三是加强对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的工作力度,对土地挂牌出让及时跟进,督促国土部门加大土地出让金的征缴力度,确保土地出让金及时足额收缴入库。
(二)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要贯彻落实有关预算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推行财政绩评价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在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逐步引入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实行预算执行质量与支出安排相挂钩的财政管理激励机制,鼓励预算部门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公共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农业投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支持防汛抗旱、动植物疫病防治,支持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保险试点改革;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支持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支持顶岗支教与师资培训工作,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黎苗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支持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加大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投入。支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廉租住房、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城乡居民的住房保障水平。
(四)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旅游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事关保亭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旅游投资发展环境,引导带动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五)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细化项目支出,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完善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建设,完善系统的动态监控功能,提高财政对资金的调控能力。三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推行会计委派集中核算,统一会计核算工作规程,统一财务软件建证建账,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强化会计监管。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两条线”管理。五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六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七是深化公务卡改革,扩大公务卡在全部预算单位推广使用。八是推进惠农补贴“一卡通”改革,把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卡通”发放,规范惠农补贴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发放安全。九是稳步推进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改革,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五)健全工作机制,严格项目考评监督。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重点民生项目。一是建立财政民生投入机制,将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投向民生,确保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增幅适当高于同期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二是建立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杜绝多头立项、重复建设、“撒胡椒面”等现象。三是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行政问责机制,将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予以重点督查、考核。研究制定项目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建立覆盖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竣工决算、验收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组织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各位代表,2011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预算收支任务,推动保亭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责任重大。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发扬成绩,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构建和谐保亭,促进保亭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