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人才网咨询-21:2009年昌江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0年经济发展预测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人才网整理 日期:2011-12-06 浏览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工作取得积极成就,总体经济运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经济从逐步复苏迈向新高。

  一、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总体经济积极运行,从复苏迈向新高

   初步核算,全年我县GDP总量达43830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速为17.7%,创1993年来历史新高,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6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县中排名第三。GDP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经济呈逐季复苏迈向新高。从三次产业的增速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速逐季下降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速则逐季提高态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863万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2914元,同比增长22.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529元,同比增长13.1%,增速虽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但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今年前三季呈上升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今年前三季则呈下降态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6.66%,同比提高4.4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提高2.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3.14%,同比下降8.0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下降0.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20.2%,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下降1.3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看,我县经济逐步复苏主要靠第二产业的快速复苏拉动。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3.7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建筑业拉动经济增长2.74个百分点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82.18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全县按照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确实加大支农惠农工作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在三个台风的袭击和病虫害灾害下,虽呈逐季下降态势,但仍保持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全县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16863万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0.8个百分点。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增加值达57259.15万元,同比增长4.84%;林业增加值达4433.34万元,同比增长130.43%;牧业增加值达12365.33万元,同比增长7.69%;渔业增加值达40559.32万元,同比增长5.1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达2246.48万元,同比增长8.0%

  (三)工业生产回升速度不断加快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工业生产一季度虽呈负增长态势,但上半年则止跌为升,呈现出略有增长态势,前三季则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进入第四季度回升速度不断加快。初步统计,全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202209万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1.8个百分点,增速比前三季提高1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独特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继续推进大企业进入和大项目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资源型工业,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工程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狠抓已施工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初步统计,全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0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134.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7.5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92.7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县中排名第一。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699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4.54%,同比增长142.2%;农村私人投资完成10146万元,同比增长58.5%;非农户投资完成7230万元,同比增长36.7%

  (五)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今年以来,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及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家电下乡、农机购买补贴等)的作用、投资增长的拉动和旅游业的带动下,我县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初步统计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19.5%,增速比全省高出0.3个百分点从销售地域看,城镇(县)消费品市场实现销售40996万元,占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3%,同比增长19.9%是全县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的主力军;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销售12744万元,同比增长18.3%,城镇与农村市场销售额增速相差1.6个百分点,基本呈现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协调发展态势。从销售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销售43923万元,占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7%,同比增长18.5%,是全县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的主力军;批发业实现销售5001万元,同比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销售3446万元,同比增长38.1%,成为我县消费品市场的一大新亮点。

  (六)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通过积极扩大就业,提高行政事业和教育人员工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收入等多项政策措施及在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引导下,我县城镇居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7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比全省高出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支农、惠农政策与措施(家电下乡、农机购买补贴等),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获得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9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比全省高出1.2个百分点

  (七)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支稳步发展

  200912月止,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8993万元,总量位居全省第六位,比上年同期增长8.1%,完成年度预算的103%;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249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完成年度预算的96.2%,比序时进度慢3.8个百分点。

  (八)金融业呈良性发展态势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419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5%,比年初增加377124万元;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0443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9.4%,比年初增加19985万元。

  二、2010年经济发展展望

  2010年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加快西部开发建设的开局之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来看,今年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会继续改善,我县面临的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将好于去年,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经济复苏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2010年我县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主要有: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国际经济环境逐步改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去年世界经济下降1.1%,今年增长3.1%外需逐渐回升,我县面临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将减少。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取得的政策效果比预想的要好,经济已经呈现持续回升的态势。我国经济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将在2010年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县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将趋向宽松。

  从省和我县内看,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给予更大优惠和更加开放政策的支持下,海南又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投资和消费将是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投资方面看,正在实施的海钢北一地采项目、昌江大广坝水电二期工程、昌江鸿启实业有限公司叉河水泥分公司二期工程、石碌河整治工程、昌江华盛天涯水泥年产150万吨生产线、污水处理厂工程、昌江危险废旧物处置中心建设顶目、雨润棋子湾旅游度假项目、昌江昌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昌江道路改造工程等一批大顶目;昌江核电等一批新的大项目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加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效应,今年投资将保持大幅度增长。从消费方面看,旅游和房地产市场将火爆成为消费增长的最大亮点;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医改新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返城、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继续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使我省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继续实施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作用下,家电、住房、旅游等热点消费需求仍然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也带动消费需求扩大,今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010年物价走势看,由于全球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加上我国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2010年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在3%以内,仍属温和上涨。

  同时也要看到,今年我县经济发展仍将面临一些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一是农业方面:第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农业生态环境存在污染问题。近几年,我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提高,且投入一年比一年高,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还较薄弱。自省委、省政府提出 “西部工业走廊”后,许多工业逐步落户昌江,这是好的一面,但也面临着工业“三废”排放对农村土壤和环境污染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不够高,不能较好地满足现代商品市场的需求。第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农村的意识和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现有农业技术人员难于应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未能充分发挥科技推广和信息服务的作用。第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迟缓,龙头企业带动力有待增强。表现在:一是在培植农村区域性主导产业产品上步伐较慢,农业的综合作用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农民从事的大多是产业链条的初级阶段,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居多,不利于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影响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第五是农民持续增收途径不够多。近年来,虽然我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加大。但由于受年龄、技术、就业观念、体制等因素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不断加大。二是工业方面:第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减缓,钢铁行业限产,对铁矿石的需求减少,使铁矿采选业这一支柱行业的生产受到一定影响。第二是节能降耗形势严峻,综合能耗增长速度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能耗增长矛盾突出。企业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能耗量的刚性增长。三是投资方面:第一是有些项目建设单位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够紧密,管理上存在脱节现象。第二是部分项目工程因前期准备工作力度不够,不具备开工条件。第三是正在开工的项目中,有的施工队伍缺乏专业技术,施工现场人员不足,影响了进度,导致投资进度缓慢

  总的看,今年我们既面临挑战,也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发展前景仍较乐观。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县委、县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好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切实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好势头,我县经济将会继续在上升通道上快速健康运行。

  三、2010年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今年对于我县来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五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三化一业”进程,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大力实施项目推进战略,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推动我县在西部地区开发建设中健康快速发展。

  (一)大力实施项目推进战略,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实施项目推进战略,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投资、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为此,要始终牢牢抓实施项目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给予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的契机,积极做好国际旅游岛政策内涵的宣传推介,按照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我县热带资源、矿产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等优势,做好规划,抓好引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要以新型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的工业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三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好项目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特别是核电站重点项目的建设。

  (二)着力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确保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健康发展

  我县作为全省五大工业园区中唯一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工业产业转移方面具有良好的承接条件和发展空间。且我县工业占全县经济总量过半,工业能否持续较快健康发展是确保我县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坚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强存量、扩增量,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新型钢铁、生态建设、新能源、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一是要大力发展新型钢铁产业,依托海南铁矿资源禀赋,学习南非开普钢铁产业经验,朝着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目标迈进,大力发展包括采掘、选矿、炼铁、不锈钢等铁矿资源深加工产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建材产业,依托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航天发射场、昌江核电站、西环铁路等全省“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做大做强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加快推进水泥制品、彩绘砂、页岩烧空心砖等项目建设,实现从单纯的水泥生产向生态建设产业升级转型,把昌江打造成为全省量大的生态建设生产基地。三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认真抓好核电项目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两台6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积极引进光伏发电和25万千瓦海上风能发电等项目,培育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集群,使昌江成为我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四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省四大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中只有昌江太坡农产品加工园区在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扶持政策,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粤海铁路西线货运站预留口早日开放,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宣传与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填补西部没有综合性物流中心的空白,把昌江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农产品加工集散地。

  (三)用好用足用活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各项政策,全力推进旅游建设进程

  我县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国家给予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各项政策与我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理清思路、制定措施,通过落实政策来促进改革开放,通过推进项目来促进开发建设。一是要着力加快“一湾一山一黎乡”开发建设,打造西部旅游目的地。我们要以构建西部旅游目的地为奋斗目标,集中力量抓好七件事,为今年我县旅游大开发开好局起步。一是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以国际化视野和差异化定位,重新审视、提升棋子湾和霸王岭精品景区的旅游专项规划,高标准编制好昌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开发,理性把好项目审核、土地供给、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关口,抓紧建立良性的土地储备和供应机制,确保政府供应和调控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三是抓好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将棋子湾定位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把霸王岭定位为国家级热带雨林公园,加快雅加度假村改造和白石塘度假村建设;抓好海尾湿地公园、保梅岭山地高尔夫球场、昌江假日酒店建设。四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新形势下土地、投融资政策,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抓紧落实专项资金,构建山海互动、通畅便捷的旅游交通网。五是加大旅游资源策划包装推介力度,借助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类媒体力量,高质量、高水平策划一系列昌江旅游宣传活动,打造昌江 “山海黎乡的旅游品牌。六是充分发挥我县拥有自然遗产、物种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优势,争取将王下乡划定为“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七是大力开展国际旅游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抓好旅游市场、社会治安、卫生环境三项整治重点,把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城镇,努力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坚持城镇化建设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的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城镇化的三大建设,着力做精做美县城,突出乡镇特色,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第一大建设是把县城石碌打造成为宜居旅游小城;第二大建设是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小镇;第三大建设是建设一批具有昌江特色的文明生态村。

  (四)继续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要继续利用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消费。大力整治旅游市场,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消费。配合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培育新的装修用品、家具用品等大型市场,促进县内消费。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城乡流通网络建设,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三是要加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商品质量,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四是要继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群众购买力,从而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五是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五)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在调整结构、促进增收、保障供给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民生的长效机制。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农业部支持海南建设全国冬季瓜菜基地的大好时机,主动跑项目、争资金,借势加快我县冬季瓜菜标准基地、预冷库、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进一步夯实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二是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要抓手,加大设施农业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朝精品农业发展。三是要继续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罗非鱼养殖业,推动我县特色农业向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迈进。四是要以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民依托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因此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发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低消耗,低碳排放的产业,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和环保技术,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把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