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人才网咨询-43:孝昌县楚剧团情况介绍
孝昌县楚剧团是孝昌白沙镇建华村农民陈华桥创办的,被群众称之为“没有围墙的戏院”。
1983年,陈华桥从白沙高中毕业之后就回乡务农,当时,高考失意让他极度苦恼,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又让他感到压抑。正在这时,白沙镇楚剧团在群联水库的空房里办楚剧培训班,陈华桥出于好奇,前去观看,一看就着了迷,对学楚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半个月的熏陶让他与楚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5年,白沙镇楚剧团的徐双平老师为提高陈华桥的表演水平,将自己在《蜜蜂记》中扮演的角色苗青让给他。可他的表演不够理想,急得伤心痛哭,不想再唱楚剧了。徐老师鼓励他:“攀登艺术的高峰路途漫长,急不得,勤学苦练就能梦想成真!”他记住老师的话,走路学唱腔,睡觉前对着镜子练动作。声带唱痛了,脚走肿了,他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快速成长起来。1987年,白沙楚剧团因人才外流等原因陷入了困境,陈华桥不得不离开剧团,到外地剧团打工。令他庆幸的是,那一年,他与本地楚剧演员刘青珍结为夫妻,从此,夫妻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切磋演技。
1994年,陈华桥发现楚剧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决定结束打工生活,自己办剧团。没有资金买道具,他就找人借。没有表演人员,他就手把手地教。渐渐地,他的队伍扩大了,剧团也有了名气。1995年,剧团有了名字,叫“孝昌县青年楚剧团”。1998年夏季,剧团在武汉市宝岛公园演出时,每场观众过千人,他们精彩的表演轰动了武汉三镇,《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曾作过报道。随着剧团影响的扩大,2001年,剧团正式更名为“孝昌县楚剧团”。
陈华桥说:“我不仅是在表演楚剧,也在提升我的人生境界。”由于团里经常有演出活动,他待在家里的时间很少。父亲患肝癌后,他白天演出,晚上就赶回家照顾父亲。2006年2月,他带着演员到孝昌县小河镇仙人石村“送戏下乡”,初步安排演出时间为一天,可是,群众兴致很高,希望再演两天,其时,他的家人打电话告诉他,父亲病危,要他速归。他妥善地安排好团里的事务后,连夜赶回家里,此时,父亲已闭上了眼睛,他痛哭不已,后悔自己没能给老人送终。可群众的心里都清楚,他把“精神食粮”送到群众身边,尽的是“大孝”啊!
乡亲们情迷楚剧,怎样让乡亲们在过戏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2006年9月,他带着剧团5名成员到孝昌县王店镇高岗村表演了楚剧《王婆骂鸡》,该剧以诙谐的表演让群众认识到邻里和谐的重要性,让大伙在捧腹大笑中受到了深刻教育。陈华桥由此受到启发,开始继续前行。
农村部分老人晚年处境维艰,他改编豫剧《卖子孝父》,让人们尊重老人。现在农村部分地方滋生新的“读书无用”论,孩子厌学、弃学之风蔓延,他组排《状元与乞丐》巡演,教育人们重教育子。孝昌水务局副局长蒋志刚事迹感人,多家媒体都曾报道。他将其事迹搬上舞台,组排楚剧《一顿团圆饭》,获得孝感市楚剧小品晚会二等奖。
“出人、出戏、出效益”。2008年,孝昌县楚剧团共演出297场;2009年,各项演出应接不暇,全年演出295场,观众达40多万人次,创收50余万元,足迹遍布孝昌、武汉、黄冈、黄石、大冶、仙桃等30多个县市。剧团演出场次、水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跃进了全省县级专业剧团的“第一方阵”,创造出一个“神话”。
这些年,剧团通过收集、整理、传承、移植、自编,一批精品剧目相继出炉。《寻儿记》、《恩仇记》、《宝莲灯》、《潇湘夜雨》、《蝴蝶杯》等传统剧目韵味十足,《攀弓带》、《王宝钏》、《金石缘》、《郑小娇》等移植剧目绽放新枝,《义姐冤》、《母女血泪》、《薛刚反唐》、《粉妆楼》等自编剧目独树一帜,总能博得满堂彩,剧团很快就有了一大批铁杆戏迷。
结合身边典型,精心编写创作了《王婆骂鸡》、《卖子孝父》、《状元与乞丐》、《一顿团圆饭》、《赵二嫂"怀孕"》等精彩小戏。为传承孝善文化,2010年,剧团又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子孟宗》搬上舞台。
一路坚守一路歌。2007年,孝昌县楚剧团排演的大型传统楚剧《秦香莲》在孝感市楚剧艺术节展演上,荣获了演出“特别奖”、个人表演“金、银、铜”奖以及伴奏“三等奖”等十大奖项;2008年,在湖北省“生育之光”文艺展演活动中,创作小戏《赵二嫂“怀孕”》荣获了表演“三等奖”,成为了孝感市选送剧目当中唯一的获奖作品;2009年,在“湖北省第四届楚剧艺术节”上,传统楚剧《李三娘》获得了“优秀演出奖”,刘青珍、王蓉两名演员还荣获了个人表演“二等奖”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