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招聘工作非常之难,对于这一现象,无论人才市场大环境如何,如果部分HR同行不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结果只能使招聘工作难上加难。这些思维定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位描述雷同。比如,某个职位的工作说明,聪明的HR随便在主流招聘网站上一搜,便可得到。因此,便出现了无数公司职位名称、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几乎一样的现象,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实际上,各个公司即使职位名称相同,工作内容、任职要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HR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公司的工作说明书,并将它用之于招聘、考核和培训上。一般来说,单位在招聘广告中的任职要求越清晰,收到的简历和找到的候选人越接近岗位要求。面对千篇一律、高度雷同的招聘广告,求职者除了感觉你公司HR不专业外,还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印象呢?
学历:工作说明书从来都是动态的,尤其是在学历、工作年限的要求上。可悲的是我们不少单位在招聘时,对一些非科研、技术类岗位还抱着非硕士、博士不招的观念。机关事业单位用高学历来装点门面还可以理解,可企业招聘人才是来创造利润的,干的是攸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换句话说,今天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相当于10年前、20年前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吗?如何对比各人心里自然有一本清帐。聪明的HR把学历要求和工作年限结合起来,工作经验丰富的求职者学历可以适当降低,因为他明白十几年的本科学历加上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不一定比毕业三几年的硕士、博士水平低。
还有的单位在招聘社会人才时,特别注明非211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招,真让人啼笑皆非。如果你是在做校园招聘,这原本无可厚非,因为你把招聘圈子缩小了,你就想在短时间内寻找更多高智商的聪明人。但是,如果你是在全社会寻找人才,而且是要找有工作经验的人,这种要求除了限制自己的选才外,还能带给你什么呢?难道你假定211院校出来的所有人一定都优于其他院校吗?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面试:不管你是招聘中高层管理职位,还是一般员工,原则上来说符合你任职资格要求的人都应该给予面试的机会,尤其那些长久空缺的职位。如果你不是在做假招聘,那么HR要做的就是根据收到简历的多少来灵活调整任职要求,如果收到简历很多而且又都符合任职资格要求,那就适当提高一下任职资格要求,减少简历筛选的工作量,同时加大面试人员数量,从更多人中挑选合适的候选人。因为,不少人才是通过多轮面试谈出来的,不是简单通过筛选就能挑出来。HR与其长期在网上挂一个职位,在办公室坐等人才来临(这样只能让求职者怀疑你公司的诚信,用人部门怀疑你的能力),不如通过大量的面试来挑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