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之间的一场冲突
就在与孙萌交谈的前几个小时,他刚刚跟父亲发生了一场口角……
孙萌是我们在上期介绍的河北大午集团创始人孙大午先生的长子,30出头的小伙子,一年多前刚刚被提升为集团副总经理。
这场父子之间的口角,发生在考察公司新建起来的五星级酒店内装修设计方案的现场。当时到现场的,主要是集团高层中的几位领导。已经是集团监事会监事长的孙大午此时对儿子孙萌说:“方案修改了这么多次,我是提不出意见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孙萌看了看设计图后问:“谁设计的?”父亲回答:“曾经找了三家公司来做设计,钱花出去了,但方案都不理想,然后我们又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搞了现在的设计方案,反反复复吧。”不一会儿,孙萌只咕哝了一句说自己不知道这事儿:“你们都定了,还让我看。”
大家无语,继续往各处去转转。但孙大午终于忍不住了,他动怒了!这么大的工程,按照惯例,几个集团老总都是要关心的,对儿子,孙大午也是尊重和有期待的,可显然孙萌刚才的语气让他很不舒服,话语中似乎还有责怪之意。他便大声地说:“你为什么自己不往前跑、不往前靠、不多操心?有事没事你都可以自己来看看呀!我现在问你,你倒还怪我好像没早给你看设计图了。你怎么就不知道主动要来看呢?”孙萌当然也感到委屈,争辩说:“没人让我看,我找谁看去?”
冲突就这样爆发了。两人争执了起来。
沟通还有很大的空间
事后,集团秘书马英华并不避讳对《中外管理》谈及自己的看法。
记者:孙大午先生经常这样当众批评孙萌吗?
马英华:也没有。他们这种冲突不经常发生,但也不少吧,这很正常啊。这事的发生,我觉得孙先生是忍无可忍了。过去我也有些看法,觉得孙先生很狂、很厉害、很暴。实际我现在才理解,不是他的脾气不好,而是他的思维、勤奋、务实,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了极限,跟其他人拉开了很长的距离,他是忍无可忍才发火的。他能小中见大,对一件事情马上分辨出是什么问题,思维迅速、全面、深刻。
记者:孙萌是集团副总经理,他主要分管什么工作,是否非得过问这件事情?
马英华:孙萌分管集团直属单位,建筑公司就是集团直属单位之一,此外还有警卫、行政、动力科等等,他还是大午中学的校长,工作很多。可他是年轻人啊,应该为他的爸爸、叔叔多分担一点。
记者:但是据了解,孙萌的三叔孙志华是公司副董事长,整个工程的工作是由他分管负责的。在现场,志华没说什么吗?
马英华:说了。他劝双方“不要着急”。也确实,孙萌刚刚提为集团副总经理,弟弟孙硕也刚刚进入董事会,在董事会里他们是最年轻的。所以,在权力和职责的交接上,一代和二代还有一个过渡期吧。基建公司、建筑队、设计师、工程师,他们也有工作惯性,还不是太多地去跟孙萌沟通。可孙萌如果内心更有激情、更有使命感、责任心,也应该多看看的。沟通还不到位,这里的确还有很大的空间。
“将来未必非由我接班”
与孙萌交谈的整个过程里,他没有主动谈及这件事。但却能感到他的情绪不太高,还不时地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当问及他分管的工作时,他说集团的、员工的,事很多。像逢年过节就有很多事要安排,日常还有员工福利、物业管理、社区发展,“嗨,怎么讲呢?特别杂。”
孙萌在大午中学校长的位置上也已经干了四五年了,至今也没有完全卸掉这个担子。他说:“学生的吃喝拉撒睡,我都管。”要深入宿舍、课堂,了解老师们用什么方法授课?教学质量如何?学生是否专心听讲,纪律怎样?宿舍卫生怎样?学校规定学生上课不准带手机、不能吃东西,在什么时候必须穿校服,等等。涉及全校近2000人的工作,如果下面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孙萌都得去解决。
接手这么繁忙的工作,总是要为将来做董事长打基础吧,对接班问题有什么想法呢?可孙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说实话,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现在发展很稳定,新项目在开拓,而父亲、叔叔他们带着企业往前冲的冲劲儿仍然很足,自己还需要学习、锻炼。另一方面,他总提到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工作业绩还不够突出,在董事会的年轻高管中,还有很多职业经理人都干得很不错,而父亲设计的那套“企业立宪”制度能够保证“谁能干,谁做董事长”,也许会有更合适的人来带着大家往前奔。“将来不一定非是我或者弟弟来做这个事情。这也是给我和弟弟、职业经理人、外人,都留有了很大的空间。”
还在2003年,当父亲、叔叔和企业里所有高层一夜之间全部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时候,孙萌恰好大学刚毕业并准备到澳大利亚留学,雅思已经通过,出国手续也办好,机票都买了,结果却没走成,反被政府指定为企业法人、公司董事长。但几乎所有的事情在各子公司一把手那里都如常地解决,何况政府的工作小组也已经进驻企业,孙萌不过是一个“说法”罢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歧视,日子过得犹如白色恐怖一般;突如其来的人生“被安排”和对业务的不熟悉,也使他十分茫然。于是,当父亲获缓刑回家后,孙萌向父亲提出不做董事长,而要从基层干起。如今七八年过去了,他的善良没有改变,处事也在成熟,但对于将来做不做董事长,还是一口咬定“没有准备接手”。
他说:“2004年以来我就是董事,但在企业里也没做出什么业绩,大家仍然投我的票,票数还很高。我理解大家还是传统的思想,子承父业,希望企业在我手里继续发展好,这种思想很朴实。我想最好也是这样。不过,如果没有能力,硬去做,对企业、对我自己,都是负担,甚至伤害。我不会勉强的,这对企业,对自己,我认为都是负责任的。”
马英华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孙萌的内心还是愿意做董事长的,也很有豪情。在青年学习小组里,孙萌就曾经表示过:“我们这辈子,就得干点事情,人就得找到适合自己干的,而且要干得有声有色。”只是现在父辈们都还很能干,孙萌的压力还不是特别大罢了。不过,他已经渐渐地主动去管理很多事情了。马英华谈道:孙萌的能力还需要锻炼,但他的能量却是很强的。企业现在的格局比较稳当,孙萌、孙硕都是很务实的人。
可以顶撞,但必须真诚
孙大午当然对两个孩子很有期待,他曾对他们说过:爸爸的确对不起你们,给你们这么大的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包袱。你们喜欢干什么就可以去干什么,但是,在你们找到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之前,先试着跟我走吧。既然做了企业,我们就得承担。中国传统讲孝子贤孙,什么是孝?最重要的是“孝志”,要继承事业。这样的交流,常常让父子几个都掉下眼泪来。
一旦走上了办企业这条路,马英华从对孙大午、孙萌父子工作的观察,说:真正干事业的人,很多东西就会填塞他的个人生活,“企业家那就不是献身一份事业,而应该说是舍身了。任何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都会有挣扎的时候,何况这些企业二代,生下来就有一份责任呢!”
孙萌承认:在他和弟弟的个人发展上,父母从未干涉过。也正因为此,兄弟俩从小看到父母的辛苦,也都很心疼父母,愿意回到企业来分担他们的压力。不过兄弟俩性格上有些差异,弟弟孙硕从不顶撞父母,就怕父母生气,他会等冲突过去之后再做处理。哥哥孙萌却敢于顶撞,但似乎孙大午更喜欢孙萌一些,用马英华的话说:孙萌能跟父亲“打架”。没办法,这种沟通有时是很复杂,他们既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又是父和子的关系。
可这也是大午企业文化的特色。孙大午打造的文化是:要诚,不要忠。如果你认为我错了,可以争论、反驳、冲突,甚至可以背叛。你不必尽忠,但一定要诚恳。大家要把事情说开来。也正因为这样,马英华这些职业人,也从不会在外人面前说一些“虚”的东西。
马英华坚持认为:这就是孙大午的心思。与其说他是在创办一家企业,不如说是在造人。种禽公司的刘金虎,就是当年招聘进来的大学生中能留下来的少数人之一,如今他的职务、能力、心胸、工作经验以及威望,就是这么煅就出来的。食品公司的王香玲,从一个学校老师,到干一个食品公司,到发展一个食品工业园,也是敢说敢干的人,集团也就给了她一个不断发挥的舞台。孙大午强调的是:“造就出一个人来,就造就了一个企业。”他有时候对马英华她们说:大午集团真正的发展,也许是在第二代、第三代身上。
无论发生什么冲突、分歧,也不过是工作思路的不同,并不影响父子之间的感情。即使将来孙萌无意做董事长,孙大午也不会勉强。用孙硕的话说:“即使将来我们哥俩不在那个位置上,企业也不会出问题。”不过,在家族企业里,父子关系的好坏依然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影响上一代对下一代教授和培养的效果,进而会影响接班人未来的经营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