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关部门高调地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但有关专家则呼吁学生要“更慎重地抉择”,不少曾热衷创业的年轻人如今“回归理性”。
2011年的毕业季已经来临,在毕业后的众多选项中,“创业”的排位却仿佛不断靠后。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以上海地区为例,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但每年应届毕业生中,最终选择走上创业之路者仍然屈指可数。
显然,国家政策的扶持不是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全部。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从萌芽到如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间社会对此的态度也几经变化。
但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成熟,是否还应包括教育体系的完善、创业理念的更新以及对健康创业氛围的培养?大学生成功创业还有多少路要走?这一切都似乎还前途未卜。
“友谊万岁!”欢呼声中,一顶顶学士帽被高高抛起。在复旦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应届生雯秀正笑容灿烂地与每一位同学合影留念。而就在两个月前,已经把网店开得有声有色的她还在为毕业后的去向纠结着——找工作还是继续创业?最终在父母的劝说下,雯秀还是放弃了创业的打算,应聘进了一家500强跨国企业,转而把网店交由亲戚打理。“我觉得父母的想法还是对的。创业自己要担负的风险太大,而我的营销经验根本不足以保证我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益”,雯秀如是说道。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类似雯秀所面临的这样一道选择题其实也在考验着全社会的判断。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就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与有关部门高调地表示要继续“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将创业视为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必须发挥大学生的力量”等不同的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们对于学生创业的热情并不高。著名教育学者李开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就创业是一种很危险的误导,“在我看来,欠缺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大学生,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良好的初衷:“创业是对就业的促进”
在相关部门看来,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出路。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有领导指出,要完善各种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更多会创业的青年,对社会发展将是巨大的推动”。
某高层领导就表示,要形成全社会支持创业的氛围,“通过基金会、项目资助等形式加大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扶持”。还有领导甚至在会上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模仿商学院的模式,设立一所“中国创业者学院”……资料表明,平均1个成功创业者至少能创造出3个就业岗位。支持创业,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全国正在孵化的创业企业有6500家,从业人数将近100万人,其中8成以上为大学毕业生;2000多个大学生创业基地总面积超过330万平方米。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创业还远非如今这样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从1999年开始,随着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步显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度才明显提高。
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开办创业知识讲座和培训,企业以各种名义举行创业竞赛……但在教育专家熊丙奇看来,这些做法却有点“本末倒置”。
“用鼓励大学生创业来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这个导向本身就值得探讨”,熊丙奇表示,尽管这些年国家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对创业的指导也越来越细,但真正在毕业后就选择直接创业的大学生在所有应届毕业生里的比重连1%都不到。“并非学生热情不高,恰恰证明他们更加理性了”。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被称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导师的著名学者李开复,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对大学生创业越来越重视,以及舆论对创业成功的个案不遗余力地宣传,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某些误导。鼓励学生有创业精神是完全可以的,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合适就另当别论了。”
专家疾呼:改善教育体系更迫切
对于到底应该将创业置于何种地位,熊丙奇认为,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创业是一种再就业”。“很多学生是在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不得已选择创业的,这其实是把创业看低了。创业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和准备过程,还有社会是否存在着一种成熟的创业氛围。从某些专业方面来说,创业的要求远高于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熊丙奇告诉记者,促进学生就业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可推辞的责任,这一点上不应该有用“引导创业”来推脱责任的想法,相反应该尝试一点更加实际的做法,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而李开复也认为,相对于欧美成熟的教育体系,中国从小的“唯分数论”,根本无法要求学生到临近毕业时,都即刻拥有成熟的商业知识和创业计划。“拿美国来说,他们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执行力、团队精神和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培养。而我们更在意考试得了多少分,全校排名第几……创业教育并不是一句话,相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李开复还特地举了斯坦福大学的例子加以证明,“当你进入斯坦福的第一天起,就耳濡目染了身边学长学姐创业成功的故事。学校边上就是著名的硅谷,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学习到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而学校的规章制度则保证了各种创新行为和想法都能得到鼓励”,“与其人为地追求所谓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如先想办法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更为实际”,李开复如是说。
过来人谈经验:创业不是光有热情就可以
刘学森是上海市创业成功的典范之一,创业四年不到,如今,他创办的企业已经初具规模——近百人的员工队伍,在上海和苏州分别建厂。
虽然创业的想法在大学时期就有了,但刚毕业的时候,刘学森还是选择了就业。从本科到读研,当中间隔了五年。这五年中,他分别在英特尔和AMD实验室工作,特别在AMD工作期间,刘学森已经成为专业工程师。“可以说,这五年的工作经验对我研究生毕业后创建公司有直接作用”。
“第一次创业,刚开始做的是代理公司,给一家专业检测研究所做代理,帮它接受其他公司的订单”,刘学森告诉记者,创业时期,公司的经营其实非常简单——拿到客户的订单交给研究所,和研究所谈妥分成比例,赚取当中的提成即可。
但好景不长,如此“简单”的赚钱模式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当他们觉得可以不需要通过我来寻找客户的时候,我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存在合作的意义了”,刘学森回忆道,那家研究所最后是以收购其公司的名义接收了他全部的代理业务,甚至将他都招为研究所的职员,“当时还给了我编制,对于同龄人来说,这是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
一心要创业,却不料最终还是为别人打工。“这次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在履行完在该研究所的全部工作之后,我就决定辞职,重起炉灶”,刘学森更愿意将第二次尝试看做自己真正的创业,“从筹措资金到确立项目,还要跟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去谈,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第一次跟自己一起创业的伙伴选择留在研究所当个职员。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非常辛苦”。
和刘学森有相似经历的还有陈凯。三十刚出头的他目前正在经营着几家连锁餐饮店,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陈凯认为刚开始的创业者,身上除了一身蛮劲之外,其实一无所有。“起先我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方向,做家居设计。直到正式开始做了才发现,创业并不是光有热情就可以的”。陈凯介绍说,首次创业带给自己最大的教训便是如何保证现金流不出现断裂,“后来选择做餐饮,就是出于现金流的考虑——开饭店现金流转会比较快。做家具都是要先付款,将货买下来,如果生意不好就全砸手里了,这些都是在第一次创业中没有弄清楚的”。
在总结自己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时,陈凯告诉记者,对困难估计不足,以及对市场和经营一知半解是最大的症结,“有些东西只有失败后才能真正体会到”。
家境比较殷实的陈凯还有第二次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机会。可是,对于绝大部分平凡的孩子,一次的创业失败会意味着什么呢?
对话李开复:“刚毕业就去开公司?天方夜谭!”
现在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将创业作为就业的方式之一,有些甚至在校期间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创业,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李开复: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误导,搞企业失败的风险并不是每个人都承担得起的,更何况刚毕业,欠缺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大学生。在我看来,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创业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包括专业素养和人脉资源等方面,等到对社会有了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这个时候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但不少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灵感或创意很有前景,有些创意也确实在同龄人中比较独特,俗称“金点子”,他们对于创业的冲动或许更加迫切。
李开复:我想给所有正怀着这种想法的创业者们一个忠告——请抛弃所谓“金点子”的想法。点子不值钱,值钱的是执行力,就是如何把创意和想法真正付诸实践。执行力包含很多因素,包括学习积累、创业方向、个人品性和团队精神等。在创业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到底是否具备这样的执行力,还是仅仅只有一个所谓的“金点子”?
很多创业者将公司上市看作是自己创业成功的标杆,特别在创业板推出之后,让不少中小企业一下子得到了广阔的融资渠道。
李开复:上市、圈钱不是创业的最终目标,年轻创业者们该思考的是如何创造新的技术,塑造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盲目打击对手或者无限扩张上市,因此产生的恶性竞争对一家新创立的公司而言,弊远大于利。
不少创业者,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尤其重视“专利”的申请,有些甚至将科技企业等同于“获取专利”,您怎么评价?
李开复:这是一个误区,科技企业的创立,申请专利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更加不可或缺的是对市场的了解。高科技公司能否生存下去,从根本上取决于创业者是否了解市场,洞悉客户所需。有些领域甚至不需要大量的发明,只需要进行一些微调和改进来满足客户需求,就能获得很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