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业态是一个蛮有趣的业态:进来不易,出去也不易。前者是说海外网络公司到中国发展,至今尚未有击败其本土直接竞争对手的案例。后者则是说但凡中国网络公司到海外寻求发展的,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这似乎给“网络无疆界”开了个小玩笑。但其实不那么准确地套用“科学无疆界”的话就是:网络是无疆界的,但网络公司一定是有疆界的。
一个说法是中国市场足够大,还没能把3.8亿网民给吃透了,跑出去发展未免有点好高骛远。而基本吃透的本土巨型公司,又活得相当有滋有味,也没什么紧迫的理由去国外发展。更何况,海外市场(比如美国日本),强手林立,而中国互联网,又没有什么太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都是海外热门应用的中国版复制,跑出去还不被杀个灰头土脸?
不过,我倒是倾向把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等在内的海外扩张视为某种布局。对于这类巨无霸型的公司,没点前瞻性是不行的,布局是为了十年之后的局。布局有两种做法。其一是直接进入市场开展业务,通过参与竞争来锻炼队伍,获取当地发展的经验,利润收入不是最重要的;另外一种做法则是通过资本介入,在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的同时,接触当地市场。后者,相对而言,是比较保守的战术。
腾讯一贯是个保守的公司,它2009年一秒钟产生近400元人民币收入的获利水平使得它一定是个保守的公司。故而它的海外布局采用了资本运作的手法并不奇怪。这次用3亿美元借道俄罗斯公司形成间接对包括facebook在内的一系列海外网络公司的股权持有,这是腾讯典型的风格:小到一个产品的推出,大到国际市场开拓,腾讯的手法我愿意用“介入型观望”或者“观望型介入”来形容。
这种风格,是腾讯的企业获利属性决定的。虽然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数字化产品,但腾讯是一家对用户人性深刻理解的网络公司(在这一点上,巨人史玉柱和360周鸿祎都非常类似)。总体来说,一款发展了十余年的聊天产品,做到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的规模,腾讯QQ的用户体验是相当不错的。一秒钟400元收入,不是因为这个产品本身有多么吸金(有几个人愿意为聊个天付钱?),而是这个产品的逻辑,对人性的把握,实在太到位了。
对人性深刻理解的赚钱前提,使得腾讯在海外市场或者另外一种市场一定是小心翼翼的,它需要大量的时间以获取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后,才能决定是否出手。因为这种人性基础上的商业模式,一旦跨国跨文化,复制性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不是腾讯喜欢保守小心,而是它的赚钱套路注定了它必须保守小心。
某种意义上讲,当年的OICQ今天出手要竞购ICQ,倒不见得是马化腾非要报一箭之仇(但那种当初你逼得我改了名字今天我成了你的老板的心态倒是可以理解),从商业角度而言,ICQ庞大的用户行为数据库,乃是腾讯最想获得的。有趣的是,腾讯当年竞购ICQ对手之一就是它这次投资的俄罗斯公司:DST.不过,从资本意义上讲,腾讯早就是一个海外公司,而且是一个全媒体帝国的一部分。第一大股东MIH是国际上相当有影响力的媒体公司。MIH对DST旗下一个名为Mail.ru的门户网站上握有超过三成的股东大会投票权。故而,这场关联交易同样可以被视为一种媒介背后的资本整合。在MIH或者Naspers(非洲第一大传媒公司,MIH的控股股东)的一盘世纪棋局上,腾讯,也只是一枚用于媒介整合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