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的用人模式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人才网整理 日期:2010-08-05 浏览

尽管任汇川的工作经历主要集中在产险领域,但近年来平安交叉销售,使其对寿险、健康险和养老险亦有沉淀。平安内部人士认为,履新后任汇川可能不会过多干涉寿险业务细节或介入具体经营管理,其工作的重点在宏观统筹以及团体客户的协调上。

  平安保险现有寿险、产险、健康险和养老险四大子公司。分析人士认为,健康险和养老险公司规模较小,未实现大规模盈利,其掌舵人接替梁家驹可能性较小;而李源祥加入平安时间并不长。任汇川的接任,实至名归。

  任汇川1992年即加入平安,历任集团发改中心主任助理、产险副总经理、集团财务总监、集团副总经理、产险董事长等职务。

  马氏高管路线生变

  梁家驹去职、任汇川接棒,不是一项简单的人事变动。

  1993年,中国平安初创的第5个年头,面对人保和海外保险巨鳄登陆的竞争,马明哲采取了引进外资的做法,摩根、高盛、汇丰相继进入。

  引进一套国际化经管制度(外体)的同时,平安也在引进外籍高管,在平安排名前100位的高管中,61位来自海外,这包括张子欣为代表的麦肯锡成员、前首席财务官和集团总经理汤美娟、前总精算师斯蒂芬-迈尔等。

  1994年,平安寿险起步之初,台湾原中兴人寿副总黄宜庚就带着郑舜文、董秉琨等台湾寿险界资深专家加入平安。此后,平安寿险迅速在上海等战略要地击败友邦、中国人寿。李源祥加盟平安前,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工作了7年,在保诚工作了11年。

  2007年初,搭建刚收购的深商行高管架构时,马明哲依然沿用了“外脑”模式。他当时为这家未来的平安银行空降了10余名外籍高管团队。这包括美国运通金融咨询公司(东京)前总裁Stephen Harner、花旗银行(香港)前CFO Ali Broker、花旗银行(日本)运营与技术前主管Imran Ibrahim、汇丰银行亚洲区市场风险前主管刘志晃、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中国区前CEO林小燕、德意志银行国家区域经理何思文、华一银行前CEO江天锡等。这批外籍高管交由前花旗韩国联合银行行长、时任平安首席金融业务执行官的理查德。杰克逊率领。

  然而,各路高管的融合在与银行的稳健经营特性上发生冲突。随后,高管团队成员进进出出,其分管职权也是频频变动,如3年时间里主管零售银行的副行长就换了四任。2008年,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出任平安银行董事长,算是用中国式管理稳定了大局。

  2010年5月26日,平安在闪电整合深发展同时,未像3年前那样空降外籍豪华高管团队,而是选择了对深发展董事会的温和换血。这包括深发展原行长肖遂宁转任董事长、深发展原董事长兼CEO纽曼转任高级顾问、理查德转任深发展行长兼CEO、平安银行副行长叶望春代理平安银行行长职权。尤其是对肖遂宁、叶望春职务的调整,更可看出马明哲对深发展、平安银行的未来整合,开启了“中学为体”的布局。

  对中国平安集团而言,与平安银行高管调整、深发展温和换血思路相同,且更为重要的莫过于此次由任汇川接棒梁家驹。三类事件的演进同时意味着,马明哲任用高管的思路已开始转型。如果说早期任用外籍高管是为了国际化,现在则实现了更好的制衡与均衡,实现了国际化下的本土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