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员工:我为什么离开新浪微博部门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人才网整理 日期:2010-07-28 浏览

最近我因为离职的事情而弄得很揪心。

  从新浪离职对于我而言是个痛苦的决定。这意味着,我半年来在新浪微博项目上所付出的努力全部白费,而且我还担心,此举动会给别人留下心浮气躁的印象。

  还记得刚进新浪的时候,我是一名开发工程师。当时,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先从开发着手熟悉业务,接下来的目标是做公司的底层系统研发。

  后来有一天,我去朋友的一家小公司看了一圈,结果被他们的一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一眼看中,一定要拉我过去做服务部门的技术人员。这让我有一点心动。但就在此时,新浪微博被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新部门,我被安排做系统研发,这似乎又与我当初设想相符。两条岔道在我面前铺开,等着我的抉择。最后我再三考虑的结果是,离开新浪。

  对薪水的不满意,是我离开的首要原因。我觉得自己在新浪的项目组中已经有了足够的分量,并不是冒然向上级漫天开价。但是我先后两次提薪的请求都被回绝。后面一次拒绝我的理由是,“你是很出色,没错,但是公司有薪资制度约束”。

  但是,我不喜欢继续呆在新浪还有别的原因。新浪微博项目在公司内部非常受重视,对技术人员来说,产品需求自上而下层出不穷,还要频繁应对来自客户的突发事件。让我感觉很累。

  产品需求一般是由微博项目总监S和微博项目产品经理M确定的,用户、底层开发人员基本没有发言权。于是,这中间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确定需求的S和M基本不关心技术架构,他们都是在需求确定之后才讨论实现方案。所以,项目按照上级拍脑袋定下的时间表再往前推进。底层开发人员忙于新需求开发、现有的错误修正,基本是没时间去考虑整体架构和流程的改进。在这样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环境中,原本是做在前面的“重构”工作,现在往往因为代码改不下去了才开工,以至于平时代码维护都有点困难。

  2009年4月,公司高层拍板搞社区,最初设计了“SNS+微博”的组合构架,新浪总裁曹国伟试用以后认为“这么复杂,我都不会用,怎么能让用户接受”,最终只保留了微博这一项。年前的时候,产品部的P总貌似还说过,微博上不会做“偷菜”,不会做游戏平台,不过现在这些内容都已经上线了。对此,公司内部人员都在议论,新浪微博最后还是会演变成社区平台。现在微博功能已经相当繁杂,后台技术支持也混乱一团,很难想象以这种方式做到社区平台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上面说的问题,是可以改进的。比如大家一起头脑风暴,讨论产品需求。尽量在项目前期明确一个大家都没有任何意见的方案。虽说Facebook的产品人员是技术出身,但我觉得新浪还是应该加大一线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中的分量。

  但我又觉得,新浪原本就不是一家做技术的公司。据我在前段时间得知,新浪两年前还在用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这显然不太专业。新浪网是靠新闻起家的,公司有个很神秘的人物,微博上名叫“老沉”,真名是陈T,看互动百科上对他的介绍就知道新浪网是如何起家的,擅长做什么,习惯怎么做。新浪的运营部门权力相当大,博客项目改版之前,其运营页面由运营部门开发维护,跟个人微博页面完全是两套模式。现在两者页面统一了,新浪微博难以保证它在产品需求上的独立性。这对技术支持而言是一个难点。

  而且,互联网公司都得面对有关部门的审核问题。微博上信息传递性强,所以公司对后台审核系统的要求很高。我喜欢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工作,我喜欢做自己觉得很好、有必要的功能;而对于不喜欢做的功能,我下意识地把时间往后排或者跟产品人员讨论。从职业道德上讲,这是不敬业的行为。但是,新浪微博的审核功能确实加大了开发的工作量,甚至在设计系统架构时需要考虑审核需求。我很不喜欢这样。

  从去年8月开始内测到现在,将近1年的时间都过去了,尽管人气迅速攀升,但新浪微博至今还不是一款正式上线的产品。听说,公测将会无限期延长下去。2009年夏天,曾有某部门提出“微博产品的上线也应实行审批准入机制”。在相关管理办法未出台前,后台审核只能摸着石子过河,没有参照标准,但一旦越界就会受到处罚。2009年10月开始,为了保护刚刚萌芽的微博产品,公司不惜采取最严厉的监管等级,技术人员的压力非常大。

  在新浪工作的半年,我最深刻的感触是,技术完全为产品需求服务。很大程度上,这个现实熄灭了我对技术的追求,有悖我从事IT技术行业的初衷。所以我最终放弃了新浪。

  博主简介:新浪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