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毕业的林郁告诉记者自己遇到的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对同事要客气,要称呼别人为“老师”。可是当林郁进了单位,逢人就叫老师时,却反而弄得大家都很尴尬。事实上,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林郁一个人遇到。对此,游走职场多年的资深人士认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称呼文化”,恰当的职场称呼,也是个技术活儿。
“别喊我们学长学姐” 私人关系不要带入工作
作为财大今年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小秦6月底办妥了所有报到手续,正式入职,成为了一个职场新人。在入职的头两天,如何称呼办公室里的同事、领导成了小秦最大的困惑。为了搞清楚状况,小秦秉承多听少说的原则,“一方面我听他们之间是怎么称呼的,另一方面我尽量少开口,用微笑来招呼大家。”
很快,在公司的迎新会上,小秦发现,“公司是金融体系内的单位,因此很多同事、领导都是我们财大毕业的,有的甚至是我的直系学长、学姐。”有了这层认识,小秦主动上前与同事、领导开始套近乎:“学长,没想到我们是一个导师教出来的”;“师姐,当年在学校就久仰大名,今年终于一睹庐山真面目”……一场迎新会下来,小秦发现大家对于“师兄”、“师姐”这些称呼一概笑嘻嘻地应承下来,十分受用的样子。
于是,第二天进公司,小秦一改往日腼腆样,对着部门领导也直接以“学长”相称。然而,小秦不知道的是,在公司一向最忌讳拉帮结派,看他一个新人这么“亲切”地称呼领导,不少人揣测起他是不是有什么背景。而被他称作“师兄”的领导,也颇为尴尬,又不好明说。
小秦起初还浑然不觉。不久他就发觉,部门主管跟别人经常是有说有笑,但一跟自己说话态度就一本正经,除了工作上的事其他话题也很少交流。“究竟是我哪里做错了?”
小秦左思右想不得其解,终于鼓足勇气向一位前辈咨询,对方坦言:你的问题就在于没分清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大公司历来就有派系之争,私下越是有关联的在工作中就越要避嫌。主管这么做,也许就是被你那句'师兄'搞怕了,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才特意跟你撇清关系,保持距离。”
“也别叫我老师” 新老同事不存在带教关系
严裴(Lisa)所在的公司是家跨国采购公司,大家都有英文名字,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大家已经习惯了称呼对方英文名字。“7月5日,今年部门新招的员工前来报到了,小姑娘估计是觉得直接叫名字不太好,给我加上了个姐,叫Lisa姐,她还对着另一个同事叫Anna前辈。”严裴笑着告诉记者:“实在是太搞笑了,真怀疑她是不是韩剧看多了。”
作为过来人,严裴对于这位新同事“扮嫩”式的称呼方法颇为难受,并直接表示,“不用客气,直呼名字就好。”她认为,既然在一起共事,如果不是上下级,大家都是同事,有名字叫名字,有职位就叫职位,没必要“哥哥、姐姐”的叫。“何况是工作时间的来往,还是第一次见面,张口就来句姐姐,拜托,我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妹妹!”严裴对此直呼别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职场新人都碰到过类似的尴尬。今年外贸毕业的林郁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一家外资背景的会计事务所。父母的指示,新人遇到前辈要客气,要多叫“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
林郁进公司逢人就喊“老师”。“原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但谁想有人当场就给我难看。”林郁无奈地告诉记者。
原来,林郁所在部门的经理立即表示:“不用老师、老师的叫,进了职场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大家只是同事关系,不存在教学。一旦你在工作中出错,没人需要负指导不力的责任。”同时,经理还跟了句:“对新人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尽快进入职业角色是第一位的事情。至于怎么称呼同事,叫名字就好。”
称呼有风险 开口需谨慎
跳过四五次槽,在国企、私企、外企都曾有过工作经验的职场资深人士Lucsa建议,职场新人应该根据所在单位的性质,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称呼。
在国企以及日韩等企业,一般等级观念较重,最好能以姓氏加级别来称呼同事及领导,如王经理、于总等,能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果正职不在场,既要明确表示职位,又要显示尊敬,一定要省去“副”字;如果有正职在场,所有副职一定要注意加上“副”字,否则自讨苦吃。
在一些中小型私营企业,由于办公室文化比较宽松,同事关系相对轻松,可以直呼其名,甚至用一些类似“帅哥”、“美女”这样的昵称,称呼主管也可以是“头儿”、“老大”。
在欧美背景的外企,每个员工都有英文名,彼此一般都直呼英文名字,即使是对上级、老板也是如此。同时,要注意外企中有不少职位都用英文简称,适当熟悉一下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低级错误。
而在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些文化类单位,称呼依旧沿用老的传统。新人进入单位以“老师”相称,也是一种尊敬、谦虚的体现。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