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1:HR对应届大学生说“不”的4大理由
“大学生还不如干苦力的”,刚参加完招聘会的一位同学抱怨。的确,大学生找工作是存在着难题,自大学扩大招收后,大学生的就业负担就越来越重,原本大专生能做的工作要本科生,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职位却要研究生,大学学历正在贬值。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应届大学生却是一职难求。应届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间到底缺乏什么样的桥梁,在找完自身心态和专业技能的原因后,不得不来分析一下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头疼”的理由,听听HR们的声音:
某印务公司HR:工作经验缺乏,创造力不够
工作经验是用人单位不得不考虑的客观理由。尤其是我们这些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公司,没有工作经验是寸步难行的。靠实习和手把手教短时期很难培养上手。而且我们又是一家私人公司,没有义务为大学生的工作经验而提供舞台。我们希望招入的员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希望招之即用,马上能够出成绩,出效益。如今跳槽大军又如此庞大,想要找个有工作经验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大可不必舍已成熟的红苹果而去摘涩涩的青果子,招聘那些“头上有角”的大学生们。
某广告公司HR:一走了之,留人难
没有工作经验可以想办法获得经验,但有了工作经验却把单位一脚蹬开,这种过河拆桥的例子屡见不鲜。细想大公司与好公司要有经验的人,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们只好暂时委屈于一些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小公司来磨练自己。工作了一年半载,自认为学到些工作经验,心高气傲的他们便会选择离开,另谋高就,还振振有词的提出“人往高处走”的言论。虽然缘由不能全部归结为没有职业道德,只能说这是向更高理想迈进的一种做法。但结果却都是造成了公司不能正常运转,运营脱节。当一次两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用人单位自然的就怕“井绳”了,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肯定不会再次选择应届大学生。
某外企HR:求职信千篇一律,HR难以选择
如今的简历上都会写得过几次奖学金,某某证书,学习认真,沟通能力强,为人开朗热心……等无数优点集于一身,如果光看一份简历,你也许会眼前一亮,觉得如此优秀的人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几十份,甚至几百份几乎一模一样的简历放在眼前,就会让你晕了。当然其中有人混水摸鱼,也不缺货真价实的。如何区分其中的水分便成了我们最头疼的事,即便是一起拉来面试也不一定能确定什么结果,要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对面试与简历的研究可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要一个稳定心理素质,你半天也别想问出个破绽来。于是我们就选择一种宁可杀错1,000也不放走一个的原则,大批量的删掉同类的简历,这样有新意思,有特点的简历就能突显而出了。
知名民企HR:责任感与诚信度不高
个人认为以上3点问题是有连带作用的。大学生在面试时往往会表现的很想加入公司,很喜欢这份职位。但是不到3个月,就会闹着跳槽或者抱怨待遇问题的。从本质上讲这是缺乏责任感和诚信度的表现。而那些千篇一律的“水货”简历更是表明了诚信的问题。无奈的是,这类问题用面试之类的手段很难发现,只有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栋梁和朽木才会慢慢地浮出水面。刚刚踏上社会的大学生经不起诱惑,通常暴露的快一些。也就难怪让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有所怀疑,口碑不佳了。
后记: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个普遍的话题,问题不仅仅是出在学生身上的,整个教育体制,社会观念都需要慢慢的转变。结构性事业是个大环境的问题,用人单位不能一棒子打死一干人,优秀的,诚实的,有职业道德的大学生还是绝大多数的。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要客观务实。代大学生说一句:新手上路,请多多关照!
视点2:名企HR谈毕业生没经验是不是问题?
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纷纷对应届毕业生说“不”,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对应届生敞开了大门,并准备于11月底前往全国各地举行校园招聘会,他们对应届毕业生的价值有着自己的看法。
信泰联光学有限公司:看中毕业生的“鲇鱼效应”
作为一家1991年就落户东莞、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中外合资企业,信泰联光学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东莞长安镇当地规模最大的企业。而几乎每个周末,信泰联的身影都出现在广州火车东站、东莞腾龙人才招聘广场或深圳人才大市场等珠三角主要的招聘会上。
该公司人事部主任陈军告诉记者,随着信泰联逐渐实现由OEM(代工)到向ODM(研发)的转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因此,信泰联自1995年开始就在全国各地著名高校招收应届毕业生。
据介绍,每年进入11月份后,信泰联就开始四处“撒网”,前往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内地重点高校进行校园招聘,每年都要吸收数百名电子、光学、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据悉自去年至今,该公司已经网罗了230多名来自重点高校的2003届大学毕业生。
据称,为了把那些“目光紧盯着大城市”的优秀毕业生吸引到东莞这座“世界制造业基地”来,信泰联提供的薪酬待遇“在整个珠三角制造业企业中绝对是非常有竞争力的”。陈军表示,信泰联主要是看重应届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可塑性,并希望通过他们给企业带来的“鲇鱼效应”,增强整个团队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促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届生更快融入企业文化
“作为美的的一个业务部门,我们去年招聘了120多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空调事业部管理部部长蔡绍学说。据他介绍,连续多年来,一进入11月份,“美的”人力资源部门就组团奔赴哈尔滨、西安、武汉、南京和成都等近10个内地城市,进驻大学校园招聘大学毕业生。
蔡绍学认为,通过社会招聘途径引进的人才在整体素质上参差不齐,难以融入企业文化,而“就像一张等待涂抹色彩的白纸”的应届毕业生可塑性更强。因此,美的更倾向于选择有潜质、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
据介绍,通过美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层层筛选、过滤”,并经过为期3~6个月的岗前系统培训后,大学生通常很快就能完成“从学生到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转变,并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蔡绍学表示,企业就像人体,需要通常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来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企业出于急功近利而忽视培养人才,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才断层”。他说:“美的有一年招聘新人的数量特别少,到现在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人才断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新人有助形成合理的人才梯度
“自去年11月以来,奥克斯已在全国各地招聘了300多名大学生。今年,我们将加大力度,计划至少引进1200名大学生。”将于21日到广州招聘的奥克斯人力资源部总监罗建勇说。
据介绍,多年来靠引进“空降兵”来推动企业发展的奥克斯,已确定今后85%以上的人才都将由自己培养。
罗建勇认为,目前对应届毕业生说“不”的,主要都是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并非不想引进大学生、自行培养大学生,而是无力去承担这种社会责任。但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日益成熟后,民营企业必然会改变急功近利的做法,通过培养新人以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人才梯度。
毕业生就业难:高校难辞其咎
目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确实有不少大学生的素质非常不错;另一方面,大部分毕业生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在综合素质上存在着严重不足,无法达到企业的选拔标准。
蔡绍学认为,学生读死书、综合素质不高,而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却也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他认为,目前不少企业都感觉高校正在闭门造车,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专业设置上,都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即使那些真正被企业所认可、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的大学生,也主要依靠“自我修炼”,并非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的结果。因此,如果高校不主动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素质教育,那么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势必加剧。
视点3:应届大学毕业生,你正被谁抛弃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但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应该正是时候,否则,将可能使社会、企业、学校、学生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无法达到重视的高度!但是真正落笔开始在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我只想对当代的“时代骄子”们说一句——你们确实让我们这些做HR的管理者挺失望的。
例一:南京某大学百年校庆,偶去学校学生宿舍参观,乱暂且不提,几个小学弟正在网络游戏中酣战,问其以后职业的选择,回答的让你实在不敢相信其是“时代骄子”。例二:今年我公司小车司机不小心撞到一个因违章横穿马路的大四学生,我的助理在协助交通部门处理问题时,那名“时代骄子”居然与她大谈人权受到侵害,最后要写一个事情经过,结果这位可爱的“时代骄子”称其不知如何写。
呜呼唉哉,不是我等HR要抛弃“时代骄子”,实在是现在的“时代骄子”们,也太不珍惜自己身为“时代骄子”的盛誉!
正是因这些看起平常,实际却不平常的事,使我萌生写此文的想法。并随着时间的消逝,心中的急切更甚,心里实在是有太多话,想对现在的大学生们说一说,同时希望能够对他们的个人素质提高及就业问题有所提升和帮助。
我认为造成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的心态与企业的看法,构成了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不容乐观的现实。
总的来说,学生怀着学而优则仕的心境,通过大学校园的教育,在突然要面对社会作出人生抉择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会产生一种非常不好的对比心态,在学生择业和就业问题上作祟:工作选向上与学历低的人相比——不愿屈尊;工作环境与薪酬上与自己的学长相比——要求同等;在工作单位与部门上与其它公司与部门横向比较(饭总是别人家的香)——心态不平衡。正是这种普遍存在于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中的心态,造成目前很多大学生的高不成低不就、好高鹜远、频繁跳槽的现象;而企业作为一个以赢利为首要目标的社会组织,需要的是具有实际能力且做事稳重踏实的人才。两者的诉求点不同,形成了两者间巨大的差异性。
我在实际的招聘中经常遇到应届毕业生应聘高层职位的现象,我也与其中部分学生沟通交流过,发现他们对企业的运作及组织管理非常的陌生,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给他们一个工作或职位,通过自己的努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肯定可以胜任并能作出非常好的业绩。但殊不知企业不是福利社和培训机构,他不可能使用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哪怕是最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企业也希望是用有一定经验的人才),并且还要为其付出时间及培养的成本,还要冒着培养成才后他会不会跳槽的巨大风险。
曾经也录用过应届毕业生,本是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的,但他们的自我调节和约束力,实在让企业感到失望。走进他们的宿舍,你都不知是进了街边的小摊还是城郊的垃圾场。给他们配的职业教练,一个月不到,都大喊:受不了。原因是职业教练要求他们学的和做的没做好,没让他们学的和做的,倒是弄出一大堆事。几个职业教练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加上要负责他们的工作与学习,工作的重负已经非常的大,还要替他们处理一些争执啊、抱怨啊之类的投诉。结果企业半年不到全部让他们走人。
综上所述,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培养及职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询问过几家曾经想开拓这一市场的公司,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放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漠然,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对什么都非常的漠然,而独独对一些与自己职业生涯相去甚远的东西甚感兴趣,最可悲的是,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迷恋上了网络,网络这一本是非常好的,能够提高自己的工具,却变成了他们玩物丧志的工具!你与他谈网络技术、软件编程、硬件原理他不屑一顾,但你要和他们谈联网打“帝国”、玩最新版的“FIFA”游戏,你可能会瞠目结舌他们的专业!
其它还有考一些证书或参加各种与职场不相关的活动等。企业需要专业人才,顾名思义是在某一方面有特点和专长的人才,而不是需要一个漂亮的、花瓶似的摆设,因为你学的越多,在企业招聘主管眼里,你就越无法做到某一项上的专与精,充其量你只能算是一个涉猎广泛的一般性人才而已,可能你的得分还不如一中技生(如果你所学与所取得的证书相一致,那就应另当别论)。
我认为要想改变应届毕业生目前的就业难、社会舆论评价低、好高鹜远、频繁跳槽的状况,仅靠外力或疏导教育已远远不够,只有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及严重后果,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改变应届毕业生在社会及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及面貌,自己救自己于不利之环境中,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以我认为放弃开拓应届毕业生就业教育市场的决策也好,选择这一市场继续努力也好,学校专门开辟学生就业心理咨询也好,能够救大学生的最好的灵丹妙药是——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心态教育应是所有就业前的必要教育、必须条件,养成良好的素质为日后走上职业道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应届毕业生这些曾经让人们羡慕的“时代骄子”们,将继续被大多数企业无情地关在招聘大门之外。
来源:21cn世纪论坛
视点4:今天,我解雇了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正文
HR经理:今天,我解雇了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
试用期三个月到了,你兴高采烈地去人事部询问有关自己转正的事情,得到的却是被炒了鱿鱼的晴天霹雳。你很伤心,交接的时候一边哭一边跟我诉苦,你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炒了鱿鱼。
其实人事部那张试用期审核单上部门经理意见栏里大大的“不合格”三个字是我写的,当然,总经理意见里也是大大的三个“不合格”。
你当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炒了鱿鱼,你一直觉得自己做得很不错,那么我来告诉你。
你来公司第一天,八点半上班,你八点二十五踏点而来,而我这个部门经理已经帮助你把公司卫生都打扫干净了,嗯,你做得真棒!
你来公司第二天,我让你做一份表格给我,你理直气壮地跟我说:经理,我不会弄,你把表格做好,我来填。我大惊失色(被你吓的),你的简历上可是填的熟练使用OFFICE啊,问你怎么不会用EXCEL,你却理所当然地告诉我:我们在学校写论文,都是老师给做好的表格,我们填。我无语问苍天,真是ORZ.
你来公司第三天,我跟客户说电话忙得不可开交,来了电话让你接,你却告诉我你以前从来没接过电话,我问你难道你在家也不接电话,你告诉我你爸妈会接,好吧,让我买块豆腐去拍死人事部的经理吧。
你来公司第四天,我让你翻译资料,并且告诉你翻译好后要仔细检查几遍,但是你给我的时候连打的中文资料里都做错字一堆堆。嗯,我想也许是我中文不好……
你来公司第五天,开始跟我探听公司里各个部门经理的工资情况(包括我),小姐,我想提醒你你手头还有一堆活没有做完呢。
你来公司第六天,接电话时差点把总经理电话泄漏给推销员,好在我及时切断了电话。事后我好心提醒你总经理的电话是不能随便说的,你却说:不过是个手机号而已嘛。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最近我总是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了。
你来公司第七天,发现利用客服的QQ跟朋友聊天很方便,于是乎开始狂聊生涯,还跟我炫耀你认识的美国“香蕉”对你有好感,我好心提醒你上半时间私聊是要被扣钱的,你跟我说:反正头看不到就无所谓。我这才知道原来你根本没把我当上司而是当朋友,真让我感动。
你来公司第八天,跟我探听你能不能过试用期,我怎么回答你呢,其实离试用期完结还有82天,你有没有觉得自己问得有些太早了。
你来公司第九天,大概昨天跟男朋友吵架了,所以阴沉着脸好似公司的人都欠你三百万,但是为什么隔壁公司的小帅哥来借软件盘的时候你马上笑得跟朵花似的,我认为其实你去当演员更合适。
你来公司第十天,总经理过来查看工作情况,刚好看到你在连连看。我被叫去训了一顿,回来问你为什么上班时间玩游戏,你却说:你没有跟我说上班时间不能玩啊。好吧,是我错了,被训也是活该。
你来公司第十一天,我无意听到你跟别的同事埋怨为什么我学历比你低工资比你高还是你的上司,一定是跟总经理有亲戚关系。但是我只想告诉你,我真的跟总经理不是亲戚……
你来公司第十二天,在办公室跟我怒吼,因为我让你做的工作你没有做完所以我批评了你,你觉得我是刁难员工,所以很委屈。
其实我更委屈,因为我不但要被你吼还要完成你没有完成的工作,却没有人会同情我……
你来公司第十三天……
来源:深圳人才网
视点5:应届毕业生,你目前只值300元
案 例:毕业一年,我还在流浪
■阿 莱
日历已经翻到8月,离开校园已经1年多,混得好的同学有的都已经升官了,可我还在流浪的路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一个人默默地流泪。
因为早就知道就业压力,所以早在毕业前三四个月就开始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了。一月下来,参加过的招聘会超过10场,路费、门票等超过了200元。可是让我纳闷的是竟然没有几家单位让我面试。偶尔有面试的,一问没有经验,又拒绝了。我自问:要说学习成绩,虽然谈不上好,可也绝对不差;要说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我在班级里是有名的“能聊”;要说外表,也算得上清秀不讨人厌,为什么会这样呢?像我这种等级的学生挺多的呀,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
看到不少同学都找到了单位,我急了。为了能把户口落到城市,我与一个好朋友亲戚开的一家小企业签定了一年的合同。工作很简单,只用接接电话就行了,一个高中生都能做到,为此我很难面对我的同学。没有工作的乐趣,更别说职业发展了,于是,我下定决心辞职,打算重新找工作。心想,这下我该算是有工作经验的人了吧。可这以后,找工作反而更不顺利,别人总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我,为什么毕业1年了工作经历却如此简单,然后抛下一句更冰冷的话:“我们需要在本行业有工作经验的人。”万般无奈,我改找行政、文秘、前台之类的工作,可就连这些在我看来十分简单的工作,也将我拒绝了。他们的理由是:你是高才生,来我们这里做这种工作太屈才了。
“高不成,低不就”,难道这就是我的宿命?
于是,在没有工作的时候,我去超市做促销,在街头派发小广告,晚上给中学生做家教,尽量赚点钱,再去网吧上网找工作。在深夜,每当想起自己现在的状态,再看看别的同学在自己的工作中如鱼得水,心里就异常难受,但能怪谁呢?我想,原因还在于自己,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对以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我却没有重视,面试几次就气馁,草草找了一个,现在后悔也晚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失败的泪水,让原本性格开朗的我变得内向,不爱与人交往,遇到同学聚会能避就避,心里有了沉重的负担。虽然我知道这样于事无补,可又能怎样呢?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期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现在正在读英语培训班,希望能重拾英语,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好好充电,然后再有目的地找工作。做好职业规划,从工作的起点开始做,而不是随便乱做点什么了。我想,总有单位会接受我的。等自己有了相关工作经验和业绩时,再一步一步地找更好的单位吧。
回想毕业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历了太多的酸楚,也留给我深刻的教训。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将来负责,否则,面对的也许是一辈子的悔恨……
与老板对话
应届毕业生:为什么只给我300元?
■中原逐鹿(应届毕业生)
一时间应届毕业生仿佛都成了垃圾,就业难问题一股脑儿都指向我们。什么眼高手低、心浮气躁、缺乏敬业精神。凭什么把这些沉重的帽子都扣在我们头上?我们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高,但看看企业是怎么对我们的?我在杭州一家旅行社工作,试用期工资300元,不包餐,没住房,还不允许带团。我不是杭州人,得在外面租房子,中午吃顿番茄炒蛋加青菜的饭,就得9元钱。老板们总是说:“年轻人啊,要积累经验,要从最基层做起。”这话没错,积累经验很重要,特别对我们应届生来说。可日子总得要过啊,当一个人在外地吃不饱穿不暖,连尊严都没得的时候,在积累经验的路上,我们的意志与豪情早已被饿死。经验一文不值!我们越来越颓废!其实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是能吃苦的,其实我们都没有太过分的要求,但请把握我们命运的老总们付给我们稍微像样点的工资,把我们当人看。别只给这科幻般的300元。读个大学要5万-10万元,出来工资才300元,猴年马月才能还完家里的债务啊?
老板:你目前只值300元!
■Cuiyuzhon(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
是企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了吗?为什么企业从原来的抢大学生,到现在的拒绝应届毕业生?这个变化的过程,大学生自身难道就没责任?
首先说工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给一个老员工的工资是扣除了“剩余价值”的工资。而给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是从老员工的剩余价值里面拿出来的,也就是从利润里面拿出来的。而且还要对新员工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培训。也就是说,企业对一个没有经验的新员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这个时间过去之后,又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收回这个时间段的成本。之后新员工身上才会有“剩余价值”。但是往往,经过前两个时间段,甚至只经过第一个时间段之后,很多人就跳槽了。企业只能得到一点可怜的违约金,还会被员工骂老板心黑。所以,企业就不得不考虑控制没有经验的员工的比例,以控制成本。毕竟招进来一个有经验的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另外,随着扩招的愈演愈烈,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质量却开始下降,所以企业在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上面就会更加小心。
埋怨自己得到的少的同时,为何不反思一下自己付出了多少?如果你真对公司有贡献,相信你没过试用期就会得到超过300元的工资。不是企业给你的太少,是因为你目前只值300元!真正“黑心”的老板事业是做不大的,这样的人自然会被社会淘汰,都不值得你去骂。你认为自己是匹千里马,你可以反过来主动去重新寻找你的伯乐。
高薪的毕业生也很多,他们中不缺很优秀的人。大学扩招造成部分学生质量不高,这是事实。但扩招本身是没错的,造成部分学生培养质量不高和教育收费的过高,社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无论怎样,全民总素质是提高了,当中出现各种问题都只能说是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曲折过程。既然事实如此,我们何必抱怨?抱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自暴自弃。趁着自己还年轻,赶紧充电,赶紧学习,这个社会还不会淘汰你。你可以让自己更强,让自己得到应该得到的高薪。我们不是不要毕业生,我们要的是能为我们创造价值的达到我们要求的大学生。
企业是创造价值的地方,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在用着纳税人的钱,他们凭什么要白白培养你们?企业要发展,固然该掏钱培养新人,大公司培训机制好,那是因为他们的人才门槛高,高投入必有高产值。如果你能跨越那高门槛,你的价值就早已超越了300元。如果跨不过那门槛,剩下的就只有在二流三流的企业里先练兵吧。多少为企业作过贡献的下岗职工还没300元呢。你该珍惜你的机会。哪怕你在单位上是个闲职,你也要自己主动去找事做,永远别等老板给你分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