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高考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这些专业曾经备受关注、风光无限,如今登上“滞销榜”,发人深思。
“热专业”为何遭遇“冷就业”滑铁卢?当年一腔热血奔赴梦想的大学校园,四年之后换来的是找不到工作或者失业的尴尬。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冷”与“热”的分界线在哪里?“冷”与“热”本来就是相对的,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不过,仔细研究当年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还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当今的发展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热门行业?天子骄子们为什么会遭受上帝无情的驱逐?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原因很多,而出现某些专业的“冷”“热”遭遇,或许透露出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考核体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观念也是其不可缺少的因素。
根据2009年教育部统计数字,全国高等院校共1867所。其中本科720,专科1147所。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没有考虑本校的定位,比如一些理工科院校为了求全,设置一些文科类的专业,虽然工商管理、法学还有汉语言文学是热门专业,但是没有考虑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就业情况。这些情况致使“热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遭遇“冷就业”。有些学校虽是文理综合类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充分跟上时代步伐。比如法律专业的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学、民事诉讼学、行政法学、经济法概论、国际法,四年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得到的是被老师念完了的厚厚的法律书。法学专业本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大学里学生要尽量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实习,增加阅历,据了解法学院学生很少有人主动的走出校门面对社会,至于学校规定的实习证明也是莫须有。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架好大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的桥梁,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纵使顶着“热专业”的光环也要被无情的社会竞争淘汰,遭遇“冷就业”无情的打击。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54万人,比1998年增加46万人,增幅高达42.6%.从1999年到2008年,短短9年时间,大学招生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每年递增50万人左右。中国教育从此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每年日益递增的毕业生数量,2010年中国应届毕业生达到630万人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以及就业岗位的短缺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每年政府、社会还有毕业生都会为这些大量数字紧紧缠身。
有人就在质疑:高校扩招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之前,高校扩招是弊大于利的。读大学,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就是进入了精英阶层,尤其是这些所谓热门专业毕业生,他们希望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必须与体面、高薪、稳定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残酷的现实不容许大多数人有这样的愿望,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只能选择逃避或者等待,这也就出现了“热专业”“冷就业”的尴尬境地。据调查,省内某重点高校新闻专业某班40名毕业生除去十个左右读研的,几个考公务员的,截至目前真正签约的聊聊无几。新闻专业也是如今的热门专业,而如今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会上没有太多的新闻媒体单位容纳他们,没有办法,有的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新闻理想转改其他行业。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致使大部分学生工作时没有归属感,只能是频繁的跳槽。
要想改变这种“热专业”“冷就业”的尴尬局面,学校在这方面做好调节作用,大学期间多给学生一些真正实践的机会,为他们以后走进社会打好基础。社会要学会包容这些刚刚迈入社会的的学生,要知道并不是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一定做白领,在政府机关工作,有很高的薪水。毕业生个人方面更要转变就业观念,刚毕业不一定就有高薪、高职位、高待遇。李开复曾经说过:机会远比安稳重要,事业远比金钱重要,未来远比今天重要。他认为,大学生就业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条件、天赋、兴趣、学习。学校提供的训练并不能让人在实际工作中立即上手,因此要找一家进去后可以多学一些技术和知识的公司,而不要把月薪看得太重。如果在一个职位上能学到东西,哪怕最初要从最基层干起也是值得的。
用一颗平和的心看待“热专业”,即使“冷就业”又何妨,找准目标勇敢面对就是成功。(李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