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难忘的一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国内很多行业的发展轨迹以及规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其中,发展迅猛的围绕在职人员后续教育的职场培训尤其受人关注,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压力下,更多的白领花费在在职培训上的时间和金钱使得培训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一大热点;另一方面,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催生了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纯商业化培训,其中不乏良莠不齐,职业培训“山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仔细分析今年的培训市场不难发现,虽然目前国内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但培训行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因为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和经济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各层人士对教育培训的需要是刚性需求。同时,培训又是一项终身投资。危机过后,经济复苏,竞争愈加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而无论是在职者或是求职者,都有很强烈的危机意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才能增加个人竞争力和就业筹码。
如果说今年的培训市场有何变化的话,恐怕就是传统学历教育课程向从业资格证书的转变,记者了解到今年很多研究生课程、MBA课程都转变为学习专业证书课程和职业证书课程,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项目工程师、CFA等等。这是由于今年非常多的硕士生和MBA证书持有者涌入就业市场,其中有些是本地大学的毕业生,而另外一些是归国人士。由于局部供大于求,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缺乏实践经验的MBA毕业生平均的薪金远远低于往年。因此,许多聪明的求职者已经意识到的这一点,开始选读专业证书课程和职业证书课程,希望能通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认可而表示他们具备该方面的从业能力,以帮助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位或企业的认可。
而与今年繁荣的职业培训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目前职业培训存在的各种“山寨”问题,目前职业资格认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发证机构多、管理混乱。业内人士总结市场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假借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名义开展认证;一些协会、学会将自己设计认证项目发证;一些培训机构直接或变相买卖证书等等,这也干扰了认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公平性、严肃性。
以目前在职业培训市场上较为火爆的财经会计类培训来说,近日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AIA)总部在沪上的《i时代报》上特别发表了一份公告,特别澄清了其与中国总会计师(CFO)协会合作在中国开展国际会计师(AMIA)联合认证的真相,原来据一些参与培训的学员反映,他们发现自己报考的所谓国际会计师资格认证,其“资格证书”名称是AMIA,却非国际认可的非常权威的AIA,这细小的变化也引起了一些有经验的培训学员的警惕,通过与AIA英国总部的邮件沟通,他们才了解到,自己花钱接受培训的所谓AMIA证书只是AIA总部为了招募会员授予的一种会员资格,这类会员是针对有工作经验的想与AIA建立一定联系的成人而开展的,不能称之为国际会计师,更不是个正式的资格认证,而在了解了国内学员反应的实际情况后,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AIA)总部也在媒体上进行了澄清。而在此之前,记者发现诸如此类的曾经流行火热的“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信用管理师资格证书”等现在都消失了。
仅仅是多了一个字母,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而学员却要为了一个会员资格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所谓的专业培训班,而获得的证书含金量可想而知。这恰恰反映出了目前职业培训市场上的一个“山寨”问题,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国家应当依法对职业资格考试认证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并加以规范。他们总结了以下五点具体规范手段:
一、依法确定职业准入和市场准入的职业资格认证。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职业准入和市场准入的职业资格认证名录、法律依据和开展此类活动的机构和协会,或具备开展此类活动的资质、审批办法和权限。
二、制订严格的此类人员的职业操守规范,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问责制度。
三、其他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均由从业者自愿参加,不允许非准入的职业资格考试以准入名义开展活动,蒙骗群众。
四、严格取缔和清理一切假借国家和政府名义强制从业者参加的职业资格认证活动。
五、制订、修订重要专业技术或技能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或指导标准,组织或指导制订行业职业标准并定期修订。
记者了解到,对于国内引进的各类职业培训认证,此前颁布的《关于对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管理的通知》规定中已经有强调:“经审批和注册的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可等同于我国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力。未经审核和注册的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机构不得开展此类活动,其证书不能作为上岗和就业的依据。”
对于初次参加职业培训认证的新学员,律师也建议他们与培训机构最好签订详细的培训合同,“一旦出现纠纷,证据不充分,学费难退还,也增加了消协或司法机关的调解难度。在签订合同时,要核实合同内容,如培训时间、课程内容、授课老师、证书真伪等承诺事项,如果合同中没有标明,消费者应让培训中心明确写在合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