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召唤四海英才
今年2月22日,股市上打拼的股民们惊讶地发现,在大盘一片下跌的惨绿中,广西的上市公司却全线飘红,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奇观。
很多人立即联想到,此前一日,即2月21日,广西正式对外宣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广西沿海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区加以统筹开放开发。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片区后,中国经济版图的又一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意味着,北部湾乃至整个广西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仅是股市,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空间。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东盟问题专家朱振明说:“现在的关键是,广西要进一步作好准备,如大量的人才和干部的配备,要从全国全世界招募更多的干部、更多的能人。”
据初步预测,2008年-2010年左右,北部湾经济区石化、能源、钢铁、物流等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约在3.5万-4万之间,其中石化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预测数都分别在5000人以上。
同时,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商贸、商业、文化等方面多领域合作的桥头堡,伴随对外经济的发展,对于外经外贸、会展、涉外旅游、东南亚小语种等外向型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
惊人的人才缺口催生了组织人事部门广揽人才的举动。2月24日,即将带队上北京招聘人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组织部部长陈际瓦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北部湾发展规划获批之日,就是我们人才计划行动之时。”此次北上,广西拿出了48个厅处级职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同时还有数千个企事业单位的职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
刘三姐的故乡向全国人才抛出了金色的“绣球”。
北部湾畔风生水起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讲,北部湾是陌生的。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在中国南海西北部,有一片由中国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和越南东北部所围成的海域,就是北部湾,即通常所说的“两国四方”,总面积大约13万平方公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中心位置,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所辖区域,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这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又沿边的地区,也是东部沿海地区中唯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地区,由于多种原因,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开发开放热火朝天的同时,北部湾却一直默默无闻。
事实上,北部湾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辉煌。100多年前,北海就已经是对外通商口岸。最有力的说法来自孙中山在1919年写就的《建国方略》,其中提出要把钦州港建设成为南方第二大港。
进入2006年来,北部湾地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武钢柳钢千万吨钢铁项目、千万亩速生林支撑的芬兰斯道拉恩索和印尼金光集团两大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七个“一千万”项目以及电子产业、铁路改造等两个“一千亿”项目已经在北部湾生根开花。
然而,飞速发展的经济遭遇了人才瓶颈的制约。大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特别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广西都很少。”
北部湾真正的腾飞,必须以人才为两翼。北部湾开发,人才要先行,已经成为广西自上而下的共识。
人才工作推波助澜
的确,作为一个民族边疆地区,没有一所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广西的人才基础不够坚实。因此,近年来广西的干部人才工作也加大了力度,精心搭建引进、培养、关爱、使用人才的大舞台,效果是显著的:
2005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联系、关护科技人才制度正式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区政府主席马飚都亲自去看望联系的专家。76名专家得到自治区领导的关怀和重视,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迸发;
截至目前,广西已经进行了三次全区性的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共公选领导干部2623名。1998年以来先后公开招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62名;
根据领导干部的学习特点和培训要求,广西探索出干部培训的自选专题研讨新模式,累计培训干部335万人次;
1998年开始,广西实行“十百千人才工程”,共选拔出第一层次人选16名,第二层次人选178名,初步形成了全区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梯队和学科人才群体;
广西对选调生的培养也进行了积极的努力,7年间共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2784名,已经有233名选调生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
“今天的广西,今天的北部湾,正在逐渐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广西人事厅副厅长韦刚强说。
挂职干部融入广西
在采访中,广西的挂职干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广西的挂职干部数量多、素质高、来源广、干实事、成就高,在全国无出其右。
“一年广西行,一生广西情”,挂职钦州副市长的傅昌波对自己的挂职感受有这样的总结。选派干部到西部挂职,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快车道”,是促进西部地区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激发地方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的“催化剂”。本着这样的认识,广西对挂职干部敞开了怀抱。据不完全统计,中直单位、经济发达省市选派到广西挂职的干部大约有近400人,其中中直机关有200多人。
挂职干部也是人才。广西把挂职干部作为宝贵资源,摆在人才开发的重要位置来抓,提出要建设“挂职人才小高地”。在实践中,广西更是提出要让挂职干部“干事有舞台、创业有天地”;不但有位,而且有为;关心爱护,真诚服务。刚从深圳到防城港挂职4个月副市长的容光新向记者讲述了防城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陪他过元宵节的故事,言谈之间对广西已是满怀深情:“我要求自己,来到广西,就要做广西人,说广西话,干广西事!”
近年来,到广西先挂职后留任的高层次人才中,市长有3名,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或厅局副职有近20名。他们大都成长为骨干领导力量,同时也为广西引进了一大批资金和项目。
提供挂职岗位,已经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服务广西的又一重要平台。
人才小高地逐渐崛起
在郁郁葱葱的广西药用植物园里,耸立着3栋引人注目的现代建筑,这是药用植物园专门为引进的3位院士兴建的实验室。
据药用植物园主任缪剑华介绍,就在几年以前,药用植物园还是一个濒临解散的单位,没有一名高层次人才,就连本科生也很少。2004年8月,药用植物园被批准成为首批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利用建设小高地的经费,按照建设小高地的规划,植物园引来了被誉为“当代李时珍”的肖培根等5名院士、8名博士和31名硕士,同时聘请29名专家为客座教授为药用植物园效力,很快使植物园摆脱了人才困扰,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医药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
人才小高地建设是基于广西实际提出的一项人才战略。政府在多方面对小高地予以倾斜,给予特殊政策。比如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区党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甘弛说:“我们就是要在‘小’和‘高’上面做文章。‘小’就是小而精,首先在部分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的地方、领域来突破,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高’就是以高标准营造一流环境,聚集一流人才。”
经过3年多的探索,广西已经建成21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和66个部门、市级人才小高地,引进高层次人才860人,其中柔性引进院士37名,博导142名,博士研究生282名,人才聚集效应开始显现,一批小高地已经逐渐崛起。
亟待破解的人才难题
1月9日,广西自治区人事厅发布了2008年人才开发目录,目录显示,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基地(石化基地、林纸浆产业基地、能源基地、钢铁和铝加工基地、粮油食品加工基地、海洋产业基地、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基地、物流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加速推进,在石化、造纸、电力、钢铁、旅游、农产品加工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在未来几年将达到新高峰。
摆在广西面前的,是一道亟待破解的人才难题。仅靠广西自身的人才基础,这道人才难题显然无法交上圆满的答卷,大规模引进培养人才才是破题的必由之路。
“北部湾不应该输在人才上。”钦州市市长张晓钦说。
全国政协常委陈清泰特别对此提出建议,要建成高素质人才的“洼地”,打造阵势强大的北部湾人才圈。
对此,广西自治区党委有清醒的认识,郭声琨书记明确要求:“要用更宽广的眼光、更开放的理念、更灵活的机制来延揽人才,要把眼光和触角延伸到境外国外。北部湾要真正成为经济发展新一极,最关键和首要的是要有强劲的人才支撑,成为群贤毕至、才智涌动、活力迸发的人才高地。”
实际上,广西此前已经启动大规模的人才引进计划。广西组织人事部门曾在去年底前往北京、武汉、长沙等地招聘急需紧缺人才,最近又选拔了一批处级干部赴国外接受中长期培训。
目前,包括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创新理念、主要任务等在内的一整套人才开发新思路正在区党委、政府的关心之下形成。
陈际瓦部长说:“群英荟萃广西之日,就是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之时。”我们相信,北部湾的发展一定会让这句话成为现实。
上一条:
绩效考评不应直接同员工利益挂钩
下一条:
一场关于有效激励创新型人才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