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综合地质队优惠政策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为加快地勘主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专业化的综合性地勘队伍,日前,作为青海省首家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的地质队,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大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招贤纳才的优惠政策,力争在使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有新的突破。
《关于加强人才工作,促进地勘主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引进人才条件、程序及有关待遇的规定》、《找矿奖励办法》、《队级专业技术骨干选拔管理及津贴发放办法》、《地勘项目设计、报告考评及奖惩办法》、《矿权经营奖励暂行办法》6项优惠政策的敲定,使该地质大队的人才兴地战略更具有可操作性。这一系列政策的逐步实施,将有助于明显改变该队由于前些年地质工作不景气和单位调整,导致现有地质勘查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固体矿产勘查、物化探等专业骨干类人才奇缺的现状。
这些政策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规定对调入该队的紧缺专业技术骨干人员住房补贴10万元,并享有每月1000元的骨干津贴;对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紧缺专业的一般技术人员一次性补贴3万元;对分配来的紧缺专业毕业生一次性补贴1万元(本科)、2万元(硕士生)和3万元(博士生)。另外又从业绩考核奖励、办公条件、住房安置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中青年技术骨干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据悉,这一配套齐全、“含金量”高的招贤纳才政策在全国地矿系统也不多见。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是青海省地质勘查开发局下属的一支地勘劲旅,组建于1955年。五十年来共完成地质找矿和科研成果500多项,提交大型、特大型矿床10余处,探明了钾盐、镁盐、石盐、芒硝、锂和石棉等6种占全国储量第一的矿种,为青海的地方经济建设和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勘查和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地质工作第二个春天的到来,国家对西部地质勘查投入的加大,使该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地质人才创造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良好平台。
上一条:
绩效考评不应直接同员工利益挂钩
下一条: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