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籍制度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上海能否放宽户籍政策?
市科协提交的一份团体提案,建议“放开高端人才的户籍”,让人才找到归属感。
“把人口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核心任务,坚持全过程、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人口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快实现实有人口属地化统一管理。完善居住证制度,逐步建立与户籍相衔接的机制。”——摘自市政府工作报告
户籍让人才有归属感
自2002年起,上海实行居住证制度。这对于减少上海户籍人口压力具有明显的作用。提案起草人徐美华委员表示,目前对于大部分在沪务工的人员来说,户籍已不是十分重要。有户籍和有居住证没有太大差别,主要差别就是社会保障和子女就学。
“对于在沪工作的高端人才而言,最大的负面效应是与这座城市的距离感。有户籍是有家的感觉,没户籍便是外来人口。他们对于所在城市的感情也不一样,前者将自身融入这个城市,并将长期居住,将自身的命运与城市的发展连在一起。”
提案认为,开放户籍能吸引和稳定高端人才,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不会对城市带来压力
对于有人担心放开高端人才的户籍会不会对城市人口带来压力,徐美华委员表示“不会”。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上海有438万流动人口,其中在沪工作的非沪籍人口347万人,占全市的38.9%,其中非沪籍高端人才约为4%。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以学历计,非沪籍的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16万;以职务计,担任负责人的约占3.94%,约13万人;按收入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非沪籍占2.92%,为10.1万人,月收入在3000元到4000元的非沪籍就业人员占1.43%,为4.9万人。即使以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作为高端人才,全市最多增加15万户籍。
现行评价标准有局限
上海现在进户籍的标准,是每年给一定指标,由人事等部门根据人才紧缺目录进行打分,根据分数高低排序,按照开放指标“排队”。
徐美华委员在提案中指出:“在评价指标上,以学历、职称、专业、学科为依据,能力较难显示;由政府确定紧缺人才目录,市场需求难以体现。在办理上,体制内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往往单位有专人或部门负责,而体制外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办理不够通畅。一些人才往往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跳板,先落户口,再转单位。目前的新户籍制度,忽略了市场对人才的能力评价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评价,建议完善现行政策,弥补其局限性。”
建议标准因人而异
提案建议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人才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提案指出,对于人才的评价,市场的标准是收入。任何一个企业不会随意给高工资。所以可将收入作为市场化人才的判断依据。界定收入高低的办法,可按上缴个人所得税作判断标准。所得税上缴多,自然收入高,对城市的贡献也大,往往也是城市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对这部分人才的户籍应尽快解决,让他们有归属感。
还有一些高端人才是国家或本市发展需要的,但不一定能在收入中反映,可以继续使用打分的方法。如基础研究、航空航天、语言、历史等离市场较远的高端人才,可不以收入为界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