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出的判断,一般都是有逻辑性的。比如,“红灯是不能闯的,现在是红灯,所以,我现在必须等待绿灯。”这是西方社会常用的“三段论”逻辑推理公式,并且西方人讨论问题时,都是用这种逻辑来推理的。如果不符合这种逻辑的事,他们就会认为那是不对的。所以,他们都非常乐意去遵守这个交通规定,绝对不会闯红灯。那么,中国人难道就不用这种逻辑吗?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闯红灯时,用的是这种逻辑吗?我们的逻辑可能是:“红灯是不能闯的,现在是红灯,但,现在又没有车(或者车少),也没有危险,所以,我现在是可以闯的。”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所以,用这种逻辑来推理,自己闯红灯就是合乎逻辑的事了。这就是张绪通先生总结的中国式逻辑——“四段论”。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种逻辑是劣根的,事实上,它是非常先进的。有“一般”就必然会有“个别”,“一刀切”的作法本来就不科学,所以,用四段论的方式是非常合理的。其实,我们自己、父辈、祖辈都是用这种逻辑来判断是非的。比如,“打人是违法的,应该报警抓他;张三打了我;但张三是我的父亲,父亲是我最亲的人;所以,我不能报警。”如果用“三段论”就麻烦了——“打人是违法的,应该报警抓他;张三打了我;所以,应该报警抓他。”如果真的是儿子报警抓父亲,一般来讲,人们都会谴责他,社会也会不安定的,老子打儿子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然而,中国现代教育,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统统是用“三段论”的逻辑来推理事物、传授知识。刚离开校门的朋友们,用从学校学来的东西来评价这个社会,可能就会对这个社会都充满了否定,这都是我们的逻辑出问题。除非您没闯过红灯,否则,您的潜意识中仍然是使用“四段论”逻辑的,这是一种中国人民普遍使用的逻辑。
18世纪欧洲有一位文学家歌德,写了一本《少年维特的烦恼》,讲的是一个少年刚进入社会,每一次失败后都选择了逃避,换了无数次工作,当得知自己惟一的心灵支柱(女友)已经结婚了的消息,其万念俱灰,饮弹自尽。据说,在那个年代有很多这样的青年人,在生活的苦闷中找不到原因与出路,更没有勇气对解决这些失败,最终也学着维特饮弹自尽。
在当代中国,这种极端的悲剧尽管没有见诸于报端,但青年人心中的苦闷往往体现在他们一些过激的举动上。大家在抱怨社会,抱怨那些老油条,抱怨所有可以抱怨的一切,与此同时坚决要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然而,若干年之后,在“七零后”逐渐被磨平了棱角后,转而“八零后”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那些异样的目光以外,又有谁去关心过他们呢?这种恶性的循环,让社会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
第一,放下架子,积累阅历
当我们拿到一张初中、高中、大学的文凭时,一定不要为之而沾沾自喜,因为从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并不是在社会上获得尊重的惟一条件,因为坐在你旁边的那些同事们也同样有着丰富的知识,与你不同的事,他们更了解如何与身边的相处,因为大家使用的是同一种思维习惯,类似的价值观,这些都不是当代中国教育可以给你们的,因此,你们必须要观察、学习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必须要这样做,必须要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必须放弃追求高薪水、高享受,即使你真的是头老虎,也必须等待自己长到成年。
第二,修正自我,融合大众
尽管我们看到那么多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但往往这些看法并是不成熟,甚至还会有错误。所以,出现问题一定不要抱怨,但我们一定要多问问自己——“我的观点真的很客观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学校学到的“三段论”来论证,是不是已经开始采用“四段论”了呢?如果不是四段论的逻辑推理,就必然得不到同事们的认可,工作自然困难重重。
第三,细心观察,虚心求教
不要感觉,我们比前辈们更厉害,即使你的前辈们都是非常聪明的,我们应该观察他们的行为,看看他们都是采用怎样的方式经常取得沟通上的成功。如果我们面临了失败,可以求教于他们,让他们帮助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虚心”,对待一个虚心好学的年青人,没有人会拒绝。
第四,不要逃避,勇敢面对
很多年青朋友,到了一家企业稍有不顺心,就要辞职。维特是没有自信对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才选择了逃避,如果我们也一直逃避下去,结果就可能与维特一样,被社会所淘汰。有困难,感觉迷茫都不要紧,关键要敢于去面对困难,分析问题结症,而不要选择逃避。
刚刚就业的朋友们,如果在社会上频频碰壁,那么,我们就要总结一下,是不是自己并不了解身边人的思维逻辑?是不是我们并不知晓大家的做事潜规则?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应该更早一些调整自己。一定不要漠视社会,不要冷视别人的意见,不要让倔强个性毁掉了自己的职业前途。因为我们也在用“四段论”,我们也会闯红灯,我们也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