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之“日久见人心”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7-06-04 浏览
    企业家总是感叹看人难。看准人的确很难。人,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背后,人的本质似乎高深莫测,看来看去都是雾里看花,捉摸不定。
    多少年来,高人自有绝招。但后来人还是困惑:为什么这些招数用不出效果呢?
    在这里,我想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与大家分享看准人的实用方法。我们要学会这些方法的精髓,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招术。
    日久见人心
    有一句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本质怎样,是很难掩藏很长时间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把人看出来了。照这样想,“长期考察法”应该是最有效的一种识人方法。可是,如果“长期考察法”很好用,为什么很多领导者提拔下属的时候,还是犹豫再三?为什么很多人在原来的岗位干的很好,到了新的岗位,却表现不佳?难道长期考察的方法错了?
     其实,“日久见人心”的精要之处不在“日久”——不是时间长了,就一定能看出人的本质来,而是因为时间长了,发生的“事件”足够多了,人的特点就更多地暴露出来了。
     人才评估的秘密武器就是“关键事件”,这个关键事件能够把人的重要特点充分展示出来。
     时间长,不是出现关键事件的必然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打个比方,找对象确定恋爱关系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有人说2年左右,有人说半年,有人说一个月左右。还有人说一个短期旅行之后就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的确,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不同的人生态度、经历、价值观、背景等等。但是,很多人都会说,做出这个决定是在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之后。这个事件让对方的感情、思想、个性能够有机会充分表现,你就可以做出准确判断,从而下定决心,义无反顾了。所以即便是半年时间或一周的旅行,只要双方充分展现和了解了,“表明立场”只是时机和形式问题,而如果他的特点没有充分展现,即便是两年三年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心里也是有问号的。
     人的特点会重复表现。长期考察的好处,就在于对重复出现的特点有更加准确的判断力。"日久",客观上创造了很多让人表现的机会,如果关键事件频繁出现,我们就能够把人看准,能够“见人心"了。“日久见人心”的精要就在于用稳定的重复出现的表现,即人的品质,预测这个人未来的行为。
     可是,为什么很多管理者看人看了很长时间,还会走眼呢?
     究其原因,是看的“点”不准,没有找对关键。看人的表现,首先要判断,需要他承担的角色,需要他面对的事件,和现在的事件有哪些相通之处,是不是有本质的差异。就像找对象,未来的生活内容很多,但是关键是什么?是同甘?还是共苦?是一起享受开创事业的风雨?还是一起经历生活琐碎的磨砺?要知道,考察“能否同甘”的事件和考察“能否共苦”的事件是不同的。
     有一个基层主管,组织考察了他4年,也调查了他的同事和下属,对他都是赞不绝口。结果被提拔到集团的管理岗位之后,两年来并没有突出的表现,甚至没有胜任岗位的要求。这个组织部的负责人很是不解,他过去的表现不是很出色吗?难道我们看错了人?
     我去详细了解,发现这个基层主官原来是在“稳定有序的事件”中表现出色的,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复杂的突发事件。而后来的岗位几乎每天都会面临“救火抢险”,这就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而他并不擅长。这就是原因所在。
     所以,只用时间考察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关键事件”中长时间考察。否则,就失去了准确判断的基础,误读了“日久见人心”的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