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调研讲话和银监会统一部署后,工商银行率先表态在信贷方面向小企业倾斜,其他银行也纷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研究——
继上周日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表示,将从信贷、财税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后,银行系统已开始从信贷方面对中小企业予以倾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7月22日,记者获悉,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全行分行行长工作会议上表示,下半年,工行将在信贷投放方面向小企业倾斜,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创新方式,多渠道支持小企业合理资金的需要。
据统计,全国6000万家左右的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机会,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税收入。由于今年货币政策一紧再紧,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严重吃紧,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倒闭。
业内人士认为,工行在业务工作会议上的表态,更多地可以看作是对中央“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的积极回应。在此前的7月19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在一次会议上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小企业信贷,努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小企业渡过难关”。
工行信贷力挺中小企
“要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积极保证重点领域资金需要,小企业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工行竞争发展的战略领域,要在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中保持小企业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姜建清在7月22日的会议上就新的重心调整解释说。
姜建清的表态极具针对性。记者获悉,受出口环境恶化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企业的境况令工行的举措显得尤为及时。据广州统计局7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生产价格指数剪刀差不断增大,广州市目前已有近三成的工业企业出现亏损。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1.56亿元,增长1.4倍。
据记者了解,姜建清要求,工行全体上下对待小企业要动态分析、细分市场、有进有退、区别对待。对创新能力强、产品有竞争力、经营健康的优秀小企业,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对市场前景好而目前遇到临时性资金困难的小企业,则依据政策给予贷款重组、展期等多种方式帮扶;而对技术、产品一般,又不再具有低成本优势及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则坚决退出。
对于会议上没有提到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是否侵蚀了银行的利润,工行解释道,要正确认识宏观调控与银行经营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两者并不冲突,利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银行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增强银行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此前,《人民日报》记者田俊荣、欧阳洁在江浙调研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已经侵蚀到银行利润。对此,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央行付给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息已经可以弥补银行被侵蚀的利润。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另据记者了解,中行也在7月22日召开了年中工作会议。但中小企业向来不是中行的重要业务领域,所以中行没有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作出特别说明。而把中小企业视为重要客户的建行、农行,年中工作会议要过几天才开。届时,这两家银行关于中小企业下半年的贷款计划才会明朗。
转向支持小企业融资
据记者了解,中小企业遇到的困境,与各大银行的业务取向有直接的关系。银监会调查发现,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部分银行机构“保大压小”的趋势较为明显,小企业融资的难度显著加大。
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开始引起银监会官员的注意。7月19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8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表示,下半年要密切关注小企业信贷,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风险和信贷情况分门别类摸清情况,革新机制,努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小企业渡过难关,尽可能以不低于年度信贷平均增速,单独安排小企业的信贷规模,特别要优先满足灾后重建地区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合理信贷需求。
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开始对中小企业融资加以关注。记者从上海银监局有关人员那里了解到,监管部门一直关注小企业的信贷状况,要求各银行必须保证小企业的信贷规模不受控制。该人士指出,一些银行相应采取措施,专门核算小企业贷款规模,保证增量。如工行上海市分行,就单独下达小企业贷款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贷款增量指标和新开户指标,同时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设立国标中小企业标识,对小企业商品融资等业务设立了单独的科目,便于相关贷款品种的核算。
也有一些银行采取专门的激励手段,鼓励发展小企业信贷。如建行上海市分行已将小企业业务发展纳入全行KPI考核指标,按季对高管层进行考核,同时对小企业客户经理实施专项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等个人利益最终直接与其业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