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刘奇兰在省本级职业培训鉴定机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3月7日—8日,我们在九江召开了2007年全省职业培训工作会议。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本级职业培训鉴定机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全国统一鉴定视频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6年省本级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表彰2006年度省管职业技能鉴定和计算机高新考试机构先进单位,部署和安排2007年工作。下面,我就去年的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今年3月7日—8日,我们在九江召开了2007年全省职业培训工作会议。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本级职业培训鉴定机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全国统一鉴定视频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6年省本级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表彰2006年度省管职业技能鉴定和计算机高新考试机构先进单位,部署和安排2007年工作。下面,我就去年的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2006年省本级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回顾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经过大家的努力,我省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全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7.9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13.2%;职业技能鉴定23.4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06.4%,其中省管鉴定机构完成鉴定82387人次,高级技能以上鉴定达到19532人次;参加技师考评人数达到6399人;全年参加全国新职业统一考试的人数达到14877人,比2005年增长32.8 %;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人数达到34004人次,比2005年增长17.2 %。目前,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发展到730个,鉴定机构279个,拥有考评人员4573人,高级考评员102人,其中省管职业培训机构103个,鉴定机构107个。
(一)加强民办培训机构管理,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发展
去年,为进一步加强民办培训机构的分级管理,我们决定在省本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启动星级评定工作。为此,省厅制定了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办法,并举办了2期关于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准备工作的培训班,基本完成了评估的准备工作。此外,我们还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为我省民办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回顾这些年来民办职业培训的发展实践,可以总结出这么一条规律,即凡是适应市场需求,遵循市场机制,依法规范办学,突出办学特色的学校,就能做强做大,就能在培训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也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反之,则会被市场所淘汰。总结大家的经验,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一是坚持贴近市场服务就业的办学宗旨。即坚持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内容,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尽快实现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对接,成功地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就业。
二是坚持强化技能训练的办学特色。职业培训的生命力就在于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劳动者,而这就要求加强实操训练,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些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立足和发展,就是坚持了技能训练这一办学特色。
三是坚持质量信誉至上,依法规范办学的管理模式。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在长期的市场摸爬滚打中总结出一条心得体会,那就是必须内抓管理,练好队伍,外塑形象,诚信办学。正是依法办学,严格管理,才能使得学校的工作有章可循,提高效率;正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和稳定高质量教师队伍,实现学校的稳步发展。
四是坚持拓展服务范围,强化培训效果的办学思路。民办职业培训从市场需求出发,面向全社会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包括新生劳动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企业在职职工、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项目,受到普遍欢迎。
(二)加强技能人才评价法制建设,不断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模式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去年我们在技能人才评价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6年3月30日,省人大表决通过了《江西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我省成为继云南省之后,在全国第二个出台鉴定地方性法规的省份。这次《条例》的出台,是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我们开展鉴定考核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去年,我们全面实施了职业技能导航计划,在全省全面开展了“双证书”和高级技能、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鉴定和考评,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企业职工鉴定中推行常规鉴定模式、比例鉴定模式和现场考核鉴定模式;在职业院校学生鉴定中拓宽“双证制”鉴定模式、竞赛晋升鉴定模式和复合认定鉴定模式,积极在各职业院校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上,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大力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行“直通车”政策,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制度在职业院校中的实施。目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冶金技师学院、江西无线电高级技校和赣州技师学院等4所院校已成为 “直通车” 国家级试点单位,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为省级试点单位。全省已在56所职业院校中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新职业项目的推动力度
在全国统一鉴定(新职业)考试中,我们根据新职业项目的特点,重点加强对各类院校的宣传,在南昌航空学院、江西服装学院等院校设置了宣传展版进行巡回展示,宣传国家开考新职业的各项政策、流程和相关办法。同时,我们在《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经济晚报》等媒体进行了公告和信息发布,并动员培训机构加强配合,极大地促进了各类院校学生参加国家统考的积极性。我们去年还采取了集中考点、监考人员交叉派遣、严肃考风考纪等措施,保证了国家统考的质量,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声誉。2006年全省参加新职业全国统一考试人数达到1.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2.8 %。其中秘书2533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756人,营销师764人,物业管理630人,电子商务师2931人,物流师2211人,心理咨询师584人,项目管理师233人,公关员159人,网络编辑53人,企业信息管理师63人,理财规划师156人,广告设计师46 人,职业指导人员758人。去年,我们着力加大了ATA智能化考试力度,全省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发展到43个,比2005年增加了近一倍,参加ATA智能化考试人数达到1.4万人。
(四)加大执行与监督力度,不断强化鉴定质量管理
鉴定质量是职业资格证书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切实加强鉴定质量管理,才能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鉴定事业的长久发展。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向社会开通和公布了省级监督举报电话,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也向社会开通和公布了本地区的监督举报电话,各级鉴定所(站)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投诉渠道。全省基本建立了省、市、所(站)三级监控网络,积极畅通了监督举报渠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条例》出台后,全省各级鉴定机构根据《条例》的规定,对照自身的建设与做法,积极改进不足,完善基础工作。全省普遍建立起了“三公开”(即公开鉴定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五不准”(即不准乱办班、不准乱考核、不准乱收费、不准不鉴定发证、不准无标准鉴定)制度,切实提高了鉴定质量。
(五)夯实基础,加强职业培训鉴定能力建设
去年,我们基本完成了省级高技能人才库信息库的建库工作。目前,省级高技能人才库拥有近 1000名全省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的信息和数据,为加强我省人才基础性建设,更好地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动、凝聚和示范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考评员培训。去年4月份和9月份共举办了二期考评员培训班,共有221人参加了培训。11月份,在南昌还举办了全省第二期高级考评员培训班,有48人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高级考评员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强了国家题库建设。去年6月份,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省11个设区市都建立了国家题库市级分库,成为全国第七个建立市级分库的省份,实现了自动抽题、自动组卷,极大地提高了鉴定质量,促进了我省鉴定事业的发展。并向全省更新配发了06版国家题库。至此,我省的国家题库和省题库资源总共达到了111个职业,技师及高级技师的国家题库资源达到了29个职业。在原培训鉴定网的基础上,省厅建立了“江西职业培训鉴定网”,与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实现了联网,对全省鉴定中心和鉴定所(站)都建立了内部通,实现了网上各级通讯。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统一由省中心上网,实现了全省证书网上查询。
在去年工作中,全省职业培训和鉴定战线的同志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省劳动保障厅向辛勤工作在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培训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们培训和鉴定的覆盖面还不宽,拓展力度不够,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培训和鉴定机制还不健全,培训和鉴定质量还不够高;三是机构自身基础建设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建设不全,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办公能力不强,设备陈旧、场地不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不能满足培训和鉴定工作发展的需要;四是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培训品牌建设还比较薄弱,社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还不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解决,保证我省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职业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7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左右。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在这样的高速增长的同时,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经济建设服务。据统计,仅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沿海制造业基地的技能人才紧缺约为52万人,全国数控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也将高达200万人。人才需要,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不少企业已经呈现出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近期对此也作了大量报道。近年来,我省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省技术工人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4.5%左右,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50%以上比例有很大差距。而且,高级工以上技工缺口很大。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我省今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党和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办发[2006]15号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开局之际专门针对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文件前后经历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务院常务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三次审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及考评工作还提出了明确要求。4月18日,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后文件才正式下发。9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接见了会议代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参加会见、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分管领导、劳动保障厅厅长参加了这次高规格的会议。会议提出,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落实党和政府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政方针,切实把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省委、省政府对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工作非常重视,各地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发展职业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吴省长对做好职业培训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他在讲话中指出:“技能人才培训问题非常重要,抓得好有利于我省产业对接和工业园区发展,抓得不好,就会成为瓶颈制约,影响经济的发展。……苏州等地经济发展之所以比较快,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力地支撑了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要是一个重要原因。”他在会上还提出,今年要走几个地市,了解技能人才培养的情况。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我想对我们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必将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站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加强职业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战略,破除职业技能培训各自为政的观念,正确处理职业培训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实施“金蓝领”工程为重点,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
随着东部企业成本的提高,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为策应“万商西进”的要求,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江西建设成“万商西进”桥头堡的重大决策。今年我省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龙头,在全省大力实施“金蓝领”工程,重点是实施政府资助培养技能人才“16511”计划,包括“工业园区企业技工定向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中级技工10000人;“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高级技工6000人;“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政府资助”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技师、高级技师5000人;“首席技师”计划,评选“首席技师”100人,并发给政府津贴;“技能大师工作室”计划,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等五个计划。全省职业培训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目标任务是开展各类职业培训达到12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万人,城镇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社会培训机构培训20万人),技能鉴定达到24万人,培养新技师9000人,完成技校招生4.2万人。
(一)深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职业培训机构诚信体系建设
院校培养是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单靠公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统筹规划和大力推动下,我省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快速发展,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是由各类社会组织、企业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培训机构。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与大多数公办学校相比,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较少受计划体制的束缚,突出面向市场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年来的市场摸索和竞争,一些培训学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路子和品牌效应。
当前,社会培训机构问题比较多,群众反映较大,突出反映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行为不规范,广告宣传夸大失真,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学校缺乏长期规划和远景目标,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我认为,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和实训实习的装备条件是决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要让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去年9月22日,我省制定发布了《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并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年我省将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审批管理,把规范培训市场,提高培训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下大力依法治理乱打广告、乱办班、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加强培训机构招生简章和广告监管,对无证开展培训、超越范围培训和乱收费行为进行查处,严禁培训机构发布虚假和不实广告。今年我们要在民办培训机构的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先在省本级评选一批星级培训机构,各职业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抓紧时间及时填报有关申报材料,积极参加星级评选。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向全省推开,进一步规范培训市场。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保护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合法权益,支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加快发展。
(二)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江西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对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适用范围、对象、机构、程序和证书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确立了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法律地位,使我们的工作有法可依,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支持。这对我们工作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我们要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加快推动全省鉴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要继续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进一步健全技能资格制度规范、组织实施、信息公开、质量保证和基础工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职业资格证书覆盖面,重点抓好200个左右从业人员多、技术要求高的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在行业的推动力度,我们已与省银联、人民银行协商,确定今年在各商业银行特约商户开展收银员等职业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今年还要加大新职业开发力度,开考一批具有地方和区域特色、社会急需的职业(工种)。各省本级站要根据省厅在网上公布的职业,积极参加新职业标准和题库的开发工作。
二要加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导推动企业结合生产服务岗位要求,结合工作过程进行技能鉴定,加强业绩考核,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符合市场需要,企业认可,能够真实、客观反映技能人才水平的评价新体系。对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以及在技能岗位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作出重大贡献的骨干人才,可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三要加大新职业全国统考的推动力度,今年劳动保障部要求建立统一鉴定考试日制度,5月和11月,劳动保障部将开展秘书、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13个职业和企业文化师、企业培训师两个新职业的全国统一鉴定,还将组织一批职业能力测试项目。我们已在今年3月24日《信息日报》上就统考安排作了公告。今年,我们要强化全国统考试卷监管和考务管理,对考点实行集中管理,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还将开展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与微软MAC证书并证工作,考生成绩合格在取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的同时,将获得国际知名IT认证证书,实现一考双证。
四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意见》(赣府发[2005]21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免费鉴定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单项职业能力考核力度,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工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五要切实加强鉴定质量管理,这也是我们今年鉴定工作的重点。劳动保障部近期通报了山东、重庆等几起鉴定舞弊事件,要求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红黑榜制度,规范所(站)管理。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探索建立所(站)质量管理长效机制。要按照《条例》中规定的职能、职责、权益以及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律进行严肃处理,切实保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质量。今年我们还将在有条件的鉴定所(站)开展质量体系认证试点。
(三)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央对校企合作非常重视,在中办15号文件中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劳动保障部今年3月9日专门召开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议,要求从建立制度、完善政策、加大宣传等入手,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我省今年要在校企合作中,树立一批好的典型。对校企合作培养的中、高级技工,经鉴定合格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省内工业园区就业的,财政将给予适当的培训经费补贴。各培训机构要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取得实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广泛发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机构和设施,发展公共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逐步实现劳动者个个有技能的目标,加快培养一支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为骨干、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龙头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工人队伍,确保今年完成城镇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万人的目标任务。
今年我省还将继续开展对城镇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对城镇失业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培训后再就业率要达到60%以上。鉴定合格后发给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对再就业人员中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按规定给予一次性鉴定补贴。各培训机构和鉴定机构要把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作为新的增长点,通过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四、加强各项基础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强基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条件,我们一定要从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出发,要舍得经费和技术设备的投入,不断完善各项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壮大培训和鉴定的队伍。
一是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提供便捷服务,树立文明窗口形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本着为劳动者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培训鉴定对象服务的指导思想,耐心、细心、精心地为他们做好工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二是要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等先进考试技术和方法,积极推行网上办公系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网上办公的能力,通过推行网络办公真正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有关制度、政策和规定,向社会发布权威的培训鉴定信息,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推进我省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事业的发展。
同志们,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为加速技能人才培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
重庆四区县设人才引进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