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状况
关键词:数量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去年底,获得市人事局颁发的“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许可证”的大约有280家;拿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职业介绍(含劳务派遣)机构资格认定”的有579家,再加上中央在京的人才服务机构40-50家,那么北京市场上获得正规身份从事人才服务的公司大概有900多家。
不过实际上,由于工商部门已经放宽了对经营范围的限制,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公司可以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因此很多注册为咨询、管理等公司的也在开展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相关服务。据业内专家估计,全市从业公司数量保守估计应该在2400家左右。
关键词:门槛
设立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条件:注册资本不低于30万元;有5名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人才中介服务资格证书的专职工作人员。
设立职业介绍(含劳务派遣)机构的基本条件:不少于10万元的注册资金;申请“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业务的机构,应有不少于50万元的资金;有不少于5人的专职工作人员;申请“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业务的机构,应有不少于20人的专职工作人员。
当然,如果仅仅将公司注册为咨询、管理公司等,门槛则大大降低。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一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最低为10万元,两人以上股东注册资金最低仅为3万元,而且也没有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
关键词:类型
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依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服务内容也多种多样。
高端服务主要包括:高级人才寻访,也就是俗称的“猎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主要包括组织架构设计、管理体系设计、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等服务。
中端服务主要包括一些职业培训、职业认证、职业测评、薪酬调查等等。
低端服务主要是传统的招聘会、网络招聘、劳务派遣、人事外包、人事代理等。
关键词:发展史
中国的人才服务经历了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的过渡。
1979年,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成立,解决外资企业没有用人权的问题,开创了中国劳务派遣服务的先河。
1984年6月21日,北京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旨在解决市场上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问题。
1985年4月1日,首次北京地区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在工人体育场举行,从此北京春秋季交流会形成惯例。
1992年6月18日,中国第一家猎头公司——沈阳维用猎头中心诞生,旨在满足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末,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进一步细化,划分出代理、派遣、培训、测评、招聘、猎头、管理咨询等多个层次。
2002年,人事部推出新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第一次允许国外猎头公司在中国境内成立合营人才中介公司。
2006年底,5年“入世”过渡期结束,国家允许外资设立独资的人力资源公司。
从业者说
猎头:暗箱操作,口碑相传
“几年前,别人听说你是猎头,大都会露出鄙夷的目光——原来是干缺德事,专门挖人家墙脚的。可现在,大家会高兴地跟你换名片——哥们儿,有了好机会别忘了我呀。”排名前50位的资深猎头王保光的经历,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北京人择业观念的转变。
猎头与普通招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纯手工操作,更像工匠,强调的是个性化创造,而不是流水线生产,因此不可能规模很大。此外,猎头工作完全是一种暗箱操作,“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所以其名气不是靠炒作,而是靠口碑,像水波一样荡漾开去。
据王保光透露,猎头的工作不仅是帮客户找“想找但找不到的人”,而且是帮助客户找他们“不便于找的人”,甚至当企业发生变化、想要裁掉一些高职员工又不便于开口时,也会找猎头公司帮忙。
一个人的人力资源公司:活得很滋润
今年36岁的阚先生自己经营着一家咨询服务中心,虽然当初注册公司时股东名册上是两个人,但另一个股东只是挂名,这家公司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在运作。实在忙不过来时,雇个兼职过来帮忙几天。
阚先生的业务内容是为一些公司提供社保、公积金等人事代理服务,其代理的客户已经从1999年开办公司时的两三家,发展到目前的十几家,主要以中关村高科技公司和民营小公司为主。对于那些公司来说,将人事这块外包出去,不用再设立专人管理,省时省力,经济上也非常划算。而对阚先生来说,虽然按照每人每月几十元代理费计算,从一个客户那里收不了多少钱,但是积少成多,十几个客户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每个月,阚先生都要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频繁穿梭于各个客户之间,了解各个公司当月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相关数据,帮助客户解决各种相关问题。很多区县的社保中心要求企业在23日之前提交当月报表,阚先生必须赶在规定日期之前帮客户做好结算,因此每月大约有20天左右的时间会非常忙碌,之后能有一个短暂的缓休期。“我现在基本上不敢生病”,阚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去年底发生的一件事令阚先生至今心有余悸,离当月结算日期不到一周时间,他的电脑突然出了问题,辛苦计算了10多天的数据全都丢失了。他急得几天没有合眼,和兼职一起,全部数据从头再来,奋战了好几个通宵,终于按时上交了报表。从此以后,他真正养成了随时备份的习惯,而且添置了专门用于工作的笔记本电脑——从不上网、从不用做他途,用他自己的话讲:“这可是吃饭的本钱呀。”
创办这家咨询服务中心之前,阚先生是京城某社保中心的普通员工。然而高中毕业的他并不满足于每月2000元月薪、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在工作中,他看到很多小公司都有人事代理的强烈需求,而自己对这方面的业务又相当熟悉,于是萌生了自创公司的念头。“以我的学历,在这种国有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而现在自己干,虽然辛苦点,但是收入绝对比一般白领高很多。”阚先生对此不无自豪。
阚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公司虽然很小,但并不是什么样的客户都接。目前,他的客户都是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而且人事管理方面非常正规的企业。他认为,“为这些公司做事踏实。”下一步,他计划将一些大公司在外省市人员的人事代理业务也拿下来,发展成为跨地域的人事代理服务公司,“打波音的”在各地飞来飞去是他向往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