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只是失去吗?
社会学上有一个六度理论,是说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两个人,不管他们所处的地域、民族、国家是多么遥远,一般都可以通过最多六个人就能拉上关系。这个理论听起来有点儿玄,但它事实上是有数理统计原理做基础的。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Lori Rosenkopf和她的学生RafaelA.Corredoira在最近的一篇论文里就使用了这个理论来讨论员工离职的问题。论文的名字叫做Learning from Those WhoLeft:The Reverse Transfer of Knowledge through Mobility Ties(笔者将其试译做:从离职者那里学习:知识通过员工的联系而逆向流动)。这篇论文研究了美国、日本和印度等12个国家的154家半导体公司,它们1980年到1995年间的专利文件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员工流动情况。他们审阅了大约42000件专利文件。结果,作者发现,在公司A有员工流向公司B的情况下,公司A的专利有8%更大的机会是在公司B的专利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如果公司A和公司B还属于不同地区,这一机会还会从8%跃升到22%。
作者是这样解释这一现象的:一般我们将员工看做“人力资源”。在这样的定义下,一名员工离职,就是一份“资源”的损失。所以,我们使用的描述员工离职的语言也是我们“失去”了一名员工。但是,如果考虑到六度理论代表的社会关系理论,我们更应该将员工看作“社交资源”。就是说,员工对于公司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更是一个其社交圈子和社会关系的载体。这名员工会和他现在的同事交流想法,也会和他以前的同事交流想法,这样,他现在的同事和以前的同事,就通过他而能够间接地交流想法。在某些场合下,这些非正式的联系也可以让他的前雇主和现雇主发现某些共同兴趣,从而走向正式的战略合作。
要注意,我们这里说的“交流想法”,不是不合法和不道德的“偷窃”,而是正当的关于信息和想法的讨论。
甚至,自己公司的一名员工离职到了另外一家公司,这件事情本身就会引起原公司对新公司的重视。当两家公司不在同一地区时,这种重视程度的提升就更加明显。这样,新公司在技术上的一些特点和成就,就更容易扩散到同行业的其他公司。
所以,员工离职不再是原公司的一种“人力资源”上的损失,而更是原公司在“社交资源”上的一个扩展。通过这名员工,原公司让自己的社交范围得到了扩大,取得了员工所去的新公司的相关信息。
当然,作者也特别提到,这仅仅是在半导体行业的一个调查统计,而且只是研究专利情况,并没有研究有关公司在财务上可能的利益或者损失。这个研究结果并不是在鼓励员工离职,而只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讨论如何看待员工和员工离职。
上一条:
离开薪酬体系支持的战略还能实现么?
下一条:
西方人力资源的基本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