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以透明赢得公平
年底了,大大小小的经理们忙起来了,一些部属们则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为别的,只为那到手的银子以及能折算成银子的其他东西。
除了本单位的人,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应酬:股东、客户、供货商、经销商、主管部门等。
应酬这件事情,大概每个成年人都遇到过,你是否感叹过:做人难,一碗水端平好难?
研究“一碗水端平”之前,我们不妨先问自己:什么叫“端平”?换句话说,何谓“公平”原则?
仅仅是对“公平”这个概念的理解,就足以导致不“公平” 的事情产生,因为每个人都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理解“公平”这个概念:
能力差的,就想按人头平均;时间多的,就想按投入时间平均;效率高的,就想按成效平均;质量好的,就想拉开质量档次;态度好的,就想按客户投诉多寡平均;资格老的,就想按年资平均;当然,还有人希望考虑职位、职称、权力、忠诚度、愿力等,不一而足。
因为对公平的理解不同,而最终的分配尺度,不管是综合加权的,还是单一的,只有一个标准,这样,大多数人最终都不能得到期望中的最大化利益。于是,有人失望,有人抱怨;于是,有了隔阂;于是,有了以后的不合作等。总之,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出现了。
因为不服气,什么东西都要争一争,很小的利,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心理安慰,都要去争。一个群体,最终离心、离德或者貌合神离,便在所难免了。
很多社会问题,按照这个思路分析的话,正是衡量公平的标准存在多重性造成的。这些多重性大致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明的分配方式,如计时、计件等;二是暗的分配方式,如效忠度、社会关系的亲密度、对掌权者个人的利用价值之类——无法用计时、计件考核的事情,暗的分配方式便悄悄地占了主导。
一旦有了争,就会有不择手段的争:通过裙带关系、通过拉帮结派、通过个人渠道、通过请客送礼等等。总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产出投入比最大,这样做的结果,是加大了的社会 “死损失”。
如何减少这样的“死损失”呢?透明化!把暗的东西尽量摆上台面来,摆不上台面的,不予以加权;所有透明的衡量尺度,由各种利益代表一起讨论,哪一种应该给予多少权重,是执行统一的标准,还是根据受益人的需求,执行不同的标准等。
有协商必然有妥协,各方只有经过妥当的协商,有原则地适当让步,才能达成共识。
透明化的进程,一定会遭遇到“潜规则”的抵制,这并不可怕。一切需要时间,一切重在技巧。如果公平与公正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愿,透明化进程就是个不可逆转的大势。(作者为德国汉诺威文通公司总裁)
上一条:
合理评估知识型员工的四门功课
下一条:
岁末年初,绩效考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