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类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
作者在给中国人力资源网的来稿中,谈到在为某高校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高校管理类学生有很多的迷茫:学习内容是否有用?是否对今后职业发展有帮助?在大学到底应该培养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我们的高校学生存在以下急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每次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普遍带以下几类书籍。一是课本,二是英语书籍或刊物,三是小说等休闲类读物。可见我们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大学应该学的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认知。学习属于被动式的,学校开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即使上该门课程,也是完全以教学用书作为该门课程的全部,很少有学生在课余去阅读和浏览相关书籍,思考相关问题,并带着问题来上课。在课余,很少有学生和我进行沟通,缺乏利用教师资源的意识。
2、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原因多方面的。在我看来,主要是不知道该学什么。高校普遍缺乏学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虽然有辅导员和班主任,但因为这些班级管理教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导致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的把握方面不能给我们的学生太多的指导。我们的任课教师同样是从学校到学校,与企业联系少,到企业兼职或做课题的机会少,因此在教学时重在对理论的逻辑性方面的讲述,即使有案例教学,由于无企业的感性认识,使得案例教学缺乏针对性,比较空洞乏味。以上种种因素导致我们的学生知道要好好学习,但不知道要学什么,比较迷茫。
2、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原因多方面的。在我看来,主要是不知道该学什么。高校普遍缺乏学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虽然有辅导员和班主任,但因为这些班级管理教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导致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的把握方面不能给我们的学生太多的指导。我们的任课教师同样是从学校到学校,与企业联系少,到企业兼职或做课题的机会少,因此在教学时重在对理论的逻辑性方面的讲述,即使有案例教学,由于无企业的感性认识,使得案例教学缺乏针对性,比较空洞乏味。以上种种因素导致我们的学生知道要好好学习,但不知道要学什么,比较迷茫。
3、在授课期间,与学生进行讨论,发现我们的学生对管理的学习方向不清晰。例如,学生反映,教物流管理的教师对企业的物流流程也不清晰,具体的物流操作实践缺乏,导致上课的重点集中在物流管理概念的解释、物流管理的意义等理论性东西。其实,笔者看来,不管是物流管理,还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等,管理的关键在于协调和沟通,管理的职能在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因此,任何职能类管理的课程都应该紧紧把握协调、沟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塑造学员的职业化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才是学习的重点。因此,授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成为职业化的企业员工?如何与上司、同事、下属沟通?你认为的健康的沟通模式是什么?如何适应企业的沟通模式?如何适应企业的冲突矛盾解决的方法?如何对自己的性格、人际沟通模式进行了解?如何根据自己的禀赋选择更加合适的岗位?等等。
4、因此,笔者认为,在我们的高校应该聘请一批对大学生个性禀赋进行评估的机构和专家,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自己需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在目前环境下自己能够做什么?在自我认知下,在专家指导下,让我们的学生自己选择目标,人只有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才感兴趣,才有学习的欲望。21世纪的大学生更加有个性,思维更加开放,简单的教育模式难以起到效果。
5、建议我们的高校工作者多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多从如何激励我们的学生方面下工夫。人就是社会人,我们的高校学生也不例外。规则就是社会人的“衣服”,高校制度只有能够遮体御寒时,我们的大学生才需要。如是三伏天给人穿棉衣,是一定不会得到感谢的!
上一条:
高科技公司需要军事化培训吗?
下一条:
关于国有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