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猎头调查:走向大众化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11-13 浏览
 只用了不到十年,当中国职业经理人开始以独立群体获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时,猎头公司也水到渠成地赢得更为广阔的舞台。在这个每年产生上百亿价值的行业,它的发展速度可以用“爆炸式”来形容,仅在上海,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猎头相关业务的公司不下五百家。
  由《商业BUSINESS》杂志和上海经理人网历经两个多月,在国内首次推出“2006年中国猎头生态调查”。
 
  此次调查面向中国所有的在职经理人,调查问卷发布在《商业BUSINESS》、上海经理人网、智联招聘网、中国人力资源沙龙等媒体上面。
  总共有530位经理人就他们自身和企业对猎头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评价。调查对象中,董事长、总经理级别的人数占16%,副总经理、总监级别的占20.5%,部门经理、经理级别占63.5%。就公司性质而言,外商独资的占60%,中外合资的占13.5%,上市公司占4%,国有企业占5%,民营企业占12.5%。
  可以看出,外资公司的经理人对猎头市场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内资企业。就参加调查人员的公司职能而言,运营的占31.5%,人力资源的占35.5%,营销的占23%,信息管理的占2.5%,其他的占7.5%。可以看出,因为工作职责的原因,企业负责运营和人力资源的对参与本次调查的积极性最高,超过总人数的2/3。
  猎头服务走向大众化
  85%以上经理人近两年与猎头公司有过接触,23%的经理人有超过8次以上的频率(见图1),说明猎头公司活动相当频繁,猎头公司对于经理人来讲已经不再像007那么神秘,那种接到猎头电话然后很奇怪地问“你怎么会有我电话”的问题,大概会越来越少,因为猎头与我们越来越密切。
  猎头成为经理人跳槽首选
  在关于跳槽倾向方式的调查中,选择联系熟悉的猎头公司的调查对象占到82%;通过朋友或熟人介绍的占46%;看招聘广告占20.5%;其他占4.5%。这组数据也表明猎头服务已经成为经理人跳槽的首选渠道。
  而在猎头对经理人价值调查中,认为可以帮助进行薪资福利谈判的占到29%,而选择职业机会的占到73%,选择职业生涯咨询的占到50%,可以提供专业面试指导的占到26%。看来,猎头公司掌握着一些外面没有公开的职位,可以给经理人提供更好的职业选择。
  跳槽倾向方式参见图2,猎头对于经理的价值参见图3。
  有一半的公司过去一年未采用猎头服务
  调查显示:有50%的企业在过去一年未采用猎头服务(见图4),这个结果当时让我们很震惊,当细想下来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猎头公司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因为中国有数十万家外资企业,以及众多的国有和民营企业,说明这个市场远远没有饱和。另外,只有不足两成的人家选择3家以上的猎头公司,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使用猎头服务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希望通过与1~2家猎头公司的亲密接触来解决高端人才的招聘问题。
  而对目前使用的猎头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判断。73%以上的企业HR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
  猎头公司的行业经验成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总体满意度高并不表明企业HR对猎头公司就没有不满意的方面,在我们的调查中,“猎头公司不了解客户公司和业务”成为最受企业HR诟病的方面。其次就是收费和不诚信地虚假包装candidate (候选人)。(见图6)
  而在选择猎头的重点因素调查中(此项为多选调查),38%的人选择“猎头公司品牌形象”,73%的人选择“猎头公司的行业经验”,选择“服务质量”和“以往成功案例”的分别占到57%和34%。选择猎头公司性质的只有15%。(见图7)
  外资综合性猎头公司和专注于某个行业的猎头公司仍是企业首选。在对于“倾向合作猎头公司类型”的调查中,63%的企业HR还是选择了外资综合性猎头公司,这个与上面调查中“企业不看重猎头公司性质”看似矛盾的结论,体现出企业在理想与实际操作中的脱节。从内心深处,或者在相同条件下,他们还是会选择“洋猎头”。同时有多于56%的人选择专门从事某个行业的猎头公司,说明猎头公司的细分未来会是一个趋势。此外只有11%的人选择收费便宜或不收定金的公司,可以看出企业客户对价格敏感度并不高,而更看重服务收益。(见图8)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或者传真实名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不能代表所有人群,对于上网比例较少或者甚少阅读杂志的人群不具备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