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按管理的喇叭吗?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6-09-11 浏览
 管理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既然催促无益于问题解决,那就少些催促。
  朋友买了新车,兴冲冲的打电话给我,让我陪他去试车。我知道,朋友刚刚才拿到驾照,开车技术还不是很熟练,本不想去的。但碍于朋友情面,不好扫了他兴,只好前往。坐在朋友的车上,看着他一边念念叨叨的说着操作动作,一边动作僵化的摆弄着他的宝贝车,我的心里还真是有点舍命陪君子的悲壮。兜了一圈,朋友把我送回家。也许是太紧张的缘故,在小区里他居然提前转弯,走错了路。只好调转车头回来,可是小区这条马路,不是朋友大有作为的广阔田地,一点一点的倒车,又一点一点的调头。这个时候又过来一辆车,由于朋友把车挡在路中间,它也过不去。10秒钟,还不到10秒钟,对方就开始急促的按喇叭。让对方这一催,朋友这个二把刀,更加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结果好不容易转过来点又都磨回去了。
  大约1分钟以后,朋友急得是满头大汗,可车子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后来的车子更急了,一个劲的按喇叭,按得我都很是心烦了。这个时候又一辆车过来了,停了下来。敲敲了先到车的窗户说:“兄弟,别催了,这一看就是个新手,你越催他他越急,更转不过来了。”说着,走到我们的车前,问:“用不用我帮忙把车转过来?”朋友如遇救星,立刻下车让人家来帮忙。在高手的操作下,车子很快转过来了,道路也畅通了。
  事后,朋友和我讲:“其实我能把车转过来,可让那个司机一催,我学的那点东西一下子给急忘了,脑袋一片空白,手脚都不听使唤了。”我在嘲笑朋友菜鸟的同时,却在想:如果那个司机不按喇叭催这位朋友,事情又会是什么样子?我想朋友真的会如他所讲的把车头掉转过来,因为他之只是一着急有点紧张而已,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其实按喇叭的司机如果不按喇叭,可能最多30秒朋友就能找到感觉,而很快掉转车头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按喇叭并无益于掉转车头,别人并不是不想快些转过来,只是由于紧张的原因而笨手笨脚。要么给别人多一些时间,适应过来也就好了。要是真赶时间的话,就做些真正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事情,例如像第二位车主一样帮忙把车掉过头来。而那里只知道催,对问题解决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其实在企业中,有很多管理者也是急性子,每天都像上满了发条的闹钟一样,催促着下属赶快完成工作。但催促能否就解决问题?能否就能让工作按时或者提前完成?恐怕工作何时完成,和催促与否并没有实际的关联。因为工作的效率是同下属的能力和完成工作意愿相联系的。试问如果下属没有能力完成或者不想去完成某项工作,是催他就能完成的吗?
  赵经理是某企业的区域销售经理,就是典型的急性子。他最近更是着急,因为最近他所负责的销售区域业绩是直线下降。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竞争品牌加大了在该区域市场的市场投入,品牌广告做得是铺天盖地,促销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招募了大批的业务员,同时制定了相当优惠的代理条件,销售渠道很快就建立起来,在各个卖场都可以看到竞争品牌的身影。同时招募了大批的促销员,在各个卖场开展终端拦截。在如此猛烈的强攻之下,赵经理有些招架不住了,销售总部也对赵经理进行了点名批评。
  于是赵经理天天给业务员和促销员下达任务,每天早会都是一句话:“你们有没有把销售量做上来?”“没有?你们都是怎么做事的?如果你们再不把销售量走上来,就准备回家吧。”“这是一场战争,战争就是你死我活。把你们的潜力都给我发挥出来,给我往前冲,头破血流也得往前冲!”冲锋号吹得很响亮!但冲锋号响亮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打胜仗,赵经理的兵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受不了这种压力而纷纷辞职了。看得出,赵经理压力真的很大,否则冲锋号也不会如此响亮。但下属之所以纷纷辞职,就是因为这冲锋号成为了“催疯号”。
  赵经理有业绩压力,但业务员何尝又没有业绩压力呢?要知道业务员就是靠销售量吃饭的,没有销售提成,那几百元的底薪连一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因此,这些业务员并不是不想努力工作,不用赵经理催,他们也会玩了命的去抢市场。可有意愿做,但没有做好,就只能说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的问题。因为被对手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些业务员还没有适应这种竞争的频率,有些跟不上市场节奏,才会有如此惨淡的销售业绩。这个时候赵经理需要做的,不是去说那些没有用的话。而是应该帮助业务员去分析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竞争对手有哪些特点?敌我双方的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赵经理还只顾在那里“吹风吹战鼓擂”,这并不能帮助下属找到上战场的武器,对下属来讲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而由于赵经理的一催再催,让下属的压力陡然增加。他们不仅仅工作不适应,连心理都不适应了,这时候很容易产生对工作的厌倦感,辞职也就是很正常的选择了。身为管理者,如果总是在催促着别人,说明他自己都快承受不了压力了,催别人是为了给自己解压,这是他乱了阵脚的最直接体现。如果主帅都已经六神无主,下面的人当然也就丢盔弃甲了。
  管理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既然催促无益于问题解决,那就少些催促。事急则缓,否则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做出错误的行为,也就会得到严重的后果。给别人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也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免责声明:中国人力资源网知识库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中国人力资源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以上内容均搜集整理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