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市场调研,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的经营要求,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做法,可繁也可简。但是就其共性特征来讲,应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处理阶段。 (一)准备阶段 1、 确定调查的问题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通过市场调查去了解, 去应对。但是如果问题太大、太抽象,则往往难以入手。所以应该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落实为本次调研活动的具体任务,即需要去了解的具体问题。例如:近期企业的销售出现下降,究竟是产品与服务本身不好,还是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者,或者是消费者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在这里就存在着三个可供调查的问题。问题明确了、具体了,调查就有了方向,便于入手。 2、 确定信息的来源 这是考虑从何处去获取这些必要的信息资料。如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数据,可通过出版物、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咨询公司等去查阅、咨询、购买,这称为案头调查。如具体的顾客需求、竞争状况、店誉影响等,须直接向对象或环境去询问、观察,这称为实地调查。根据需要,两种方法经常是结合使用的。 3、 制定调查方案 对于要做的市场调查活动,应预先有一个怎样去做的计划安排。这个方案应包括: (1)调查的范围――在多大的区域内展开活动。 (2)调查的对象――去问哪些人,去看什么情况。 (3)调查的时间、地点――能便于接触对象和了解情况的。 (4)调查的方法――采用专门询问、随意聊聊、一旁观察、注意抽样的样本数量及其代表性。 (5)调查提纲――虽然不一定是拿着本本去作问答,但要把想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反映出来。 (二)实施阶段 如果是专项调研活动,可由经营者及助手按计划去展开。如果非专项调研活动,则可以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时时、处处地留意观察、询问。无论是专项或非专项活动,都要对搜集得来的资料、数据做好记录、汇总,养成习惯并形成制度。 (三)处理阶段 要对大量的、杂乱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与统计,以便于对反映出来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分析与研究。 在某种意义上讲,对资料的分析要比搜集更重要,更关键。调研水平的高低,往往不是反映在搜集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分析程度的深浅。分析应是客观的,要排除个人的偏见,有时可以请未参与经营的第三人一起来分析,甚至换一个位置――站在否定面来分析。分析时要结合过去与现状作对照,由点到面,由静态到动态,从中找出其本质与规律,然后作出相应的预测,确保分析的结论是正确的。 分析结束后,要写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这是本次调研活动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