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CCO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种认为CCO要有专人来担任,理由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容忽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最大程度的促进企业生产力进步; 一种则认为,CCO完全可以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或者人力资源总监来兼任,理由是必须要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的人来操作和维护企业文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最后一种声音认为,CCO只具有象征意义,表明该企业确实很关注健康的企业文化。我更倾向于最后一种声音。
CCO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附属物,没有企业文化这个概念,CCO的存在就是无稽之谈了。在国内,企业文化甚至还停留在CIS建设阶段,即花大价钱搞出一个企业标识,企业的员工统一着装,将标识应用在各类办公用品上,目的就是向公众展示该企业建立了企业文化。
在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上,仁者见仁,所以CCO更多的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炒作,目的是吸引眼球关注,是花钱请菩萨做摆设,是用来装扮门脸的。据传海尔是全世界第一家设立“首席文化官”(CCO)的企业,由其CEO张瑞敏兼CCO一职。
文化是无形的,不是几本书面资料或者一两句口号那么简单,文化是企业长期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的隶属于企业的独立人文资产,很大意义而言,模仿的只是外表,没有任何意义。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民运动,从高层到普通员工,都必须倾力去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实际操作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企业文化的本质其实和《道德经》没什么区别,都是“愚民”思想,成功了受人景仰,失败的如过街老鼠,个人崇拜算不算企业文化?当然算,只不过属于极端的企业文化,难以维系而已。《道德经》廿六章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臣, 躁则失君。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很忌讳蠢动和无主次之分的。
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单凭CCO一个人呕心沥血能持久么?能转化为竞争力吗?确实值得商榷。因此,在仓皇的情况下跟风搞出类似CCO的花样,委实没有必要,浪费钱财不说,如果操作不得当,还惹人嘲讽,何必花钱买罪受?
从CEO到CIO再到CCO,其实反映的更多是企业面临竞争压力下的分工细化,这是一种趋势,其本质并不要求人们东施效颦。然而在模仿大行其道的今天,强烈追捧的幼稚举措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CCO作为一种职业存在,不停留在一个独立的层面,只是为了让最高管理者更详细、更及时的了解企业的员工思想状态与企业文化的吻合程度,那么这也是很客观的。如果只是为了成为新闻报料,成为筹码、幌子,那么就烧钱吧,因为C*O向来都是以薪酬丰厚闻世。
我无意讽刺现在在任的CCO们,毕竟他们正满腔热血的想为企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但我更希望CCO们能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工作,别成为扭曲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傀儡。只有为企业更好生存做出贡献的任何职位,才能得到包括同仁和外界的认可。CCO,你准备后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