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谈经济成长时,不外从土地、劳力和资本三方面讨论;如今,创造价值的驱动力则是智慧与智慧型服务。在字典里,智慧(Intellect)包含三个意思:
1.知识本身。
2.使用知识的能力。
3.创造知识的能力,即创新。
猜猜看,何者能创造最高价值?正确的答案是使用知识,而非拥有知识。
二次大战后服务业成长快速,造成美国经济近年来的剧变。今日的美国人口,80%从事服务相关产业,且多数属于知识型服务产业。可以说,知识导向的服务行为,占美国职场行为的多数。
在数字背后的经济实况,是何种面貌?我们发现,服务产业的面貌,其实是大规模持续成长的高科技活动。如果我们再检视服务业的几个要项,又会发现:单是金融服务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几乎等于美国整个制造业的总和。倒不是服务业打击传统产业,事实就是这么回事。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创造高价值的功臣当推高科技。金融服务现在成了数位资讯交易,而且是全球性的巨额交易。全球金融的总成交金额,一天即达六兆美元;其规模相当于在一天内达到一整个美国的经济产能。
高科技产业规模庞大,成长快速。其他的重量级服务业,尚有医疗保健产业及运输业,两者产值合计约一兆一千亿美元。此外,占美国出口第二大宗的娱乐业,也是重要的服务业。这些都是高科技产业。
不仅如此,为上述产业提供后勤支援的相关企业,也跟着水涨船高。玩具反斗城现在的市值一度达到九十九亿美元,三倍于全美第二大玩具制造厂。何故?因为反斗城比制造商更贴近消费者;它对玩具的相关知识,懂得比世上任何企业还多,所以堪称玩具业龙头。由此可见,知识能造就规模庞大的企业。此外,家用品大卖场Home Depot的市值在一百九十亿至两百亿美元之间,四倍于全球最大五金业盘商德国百工(Black & Decker)。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于此现象,有两点格外值得注意:
一、这些企业都拥有知识,而知识就是他们竞逐商场的筹码。
二、大型量贩连锁企业,诸如威名百货(Wal-Mart)、凯玛超市(K-Mart)、富德鞋城(Foot Locker)、及电器城(Circuit City)的发展,改变了全球产业的通路形态。此一论点听起来很激进,但事实就是如此。
道理很简单:无论在东南亚、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公司,只要能在美国电器城里有一个顾客愿意购买其产品,就有本事立即在一流的卖场里风光上架,并经常取得通路商经常性的第一手情报回馈。如此便于一瞬间就抓住了近二十亿新客户的心。
美国大师服务公司(Service Master)属维修业。该公司翔实保存了一千七百万种设备的完整资料,故能够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维修服务,无人能及。该公司效率卓越,他们甚至可以与客户进行共同投资,客户以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付款给他们,尚绰绰有余。他们为客户减少资金负担、降低成本,并提升品质。
服务是无远弗届的,所以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够开拓最好的市场。情报资讯、产业设计、运作系统、表单资料,眨眼间就能取得。今日大多数美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是在增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平行竞争,角逐世界第一。
过去我们总认为石油公司,必然垂直整合、无所不包。今日的石油公司不然,举凡技术研发、结构设置、地震带研究、实验兴探勘、钻孔探勘、乃至基础建设、运输、厂房设备工程、炼油、轻炼,无一不可外包,贸易、混制、掺制、行销、通路更是如此,这些功能全外包出去,剩下的东西相当有意思。这个公司不只是虚拟企业,而是在彻底分化后却与世界一流的智慧接轨。
今天的专业外包,规模史上罕见。美国企业提供的专业服务有策略规划、不动产管理、财务运用(有些汽车公司也从事这项服务)、形象创造、应用软体管理、新产品仲介。外包的对象是增值链或经销链里的一环,目的在提高生产效率、压低价格、迅速出货、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藉由他们优异的咨询系统,我们取得回馈资讯,易言之,我们透过外包,获得资讯价值。
新经济,就是服务导向的经济,其状态分散,每一个承包、承揽单位既是支援者,又是竞争者。其结果就是大家都会拼了命要创新。假使我们能够顺势利用其创新成果,就等于免费接受其创新投资的报酬。
新经济有一种特质:对智慧少量的投注,得到优渥的价值产出。
在美国的经济体系中,成长最多的行业是在家执业的专业人士(SOHO族)。截至目前为止,SOHO族是美国经济里成长最快速的一群。而且这种互动模式将越来越普及。互动增加,各种专业知识的交会随之增加,进而创造巨大的价值。
如何拟定策略呢?首先,你必须有项最顶尖的拿手绝活。客户在意的是你的特长是否足以独步全球。原因为何?其一,那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此外,我们若无法提供高档的品质,如何与系统的其它部分接轨?或与他人交易呢?科技交易的本质即是以知易知,但是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全球第一。
第二个奏效的策略是:经常创新。我在次强调“频繁度”(continual)而不强调“连续性”(continuous)是有学问的。因为,创新往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企业有个点子、付诸实行后成品完成、上市上架。产品一旦推出,你可能无法延续既有的创新;但由于创新是可以频繁为之的,下一个新产品、新点子,又将应运而生。
第三个策略是迅速创新。速度快在市场占尽优势,因为风险降低;商品越早问世,再配合对市场的知识,则风险越低。所以,你得与市场脉动保持联系,同时还要能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就是委外代工,与外部资源互通有无,而非仅止于利用公司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