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择业的重要参照条件之一,大学生对薪水要求不再“羞羞答答”——记者得知,近日重庆某高校网上就发布了一则号召成立“薪资联盟”的帖子,号召学生死守起薪底线,引起不少应届毕业生的关注。
那么,应聘大学毕业生开出的薪水要求,沪上一些企业是如何应对的?而对于关乎切身利益的薪水问题,应届大学毕业生又有什么话要说?
对“降薪40%”说“不”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的小陆最近春风得意。他在一场招聘会上被沪上某企业相中。在与考官面谈时,他除了对企业给个人提供的发展环境、机遇及职业培训表示关心外,还提出:试用期内,月薪不能低于2500元。
小陆说,薪水是一个人工作能力及价值的证明。为自己合理地“定价”,也就是告诉企业自己的能力有多少。
小陆只是千万求职大学生中的一个。那么,就整体而言,今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究竟趋势如何?记者从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研发处和人事部大学生就业处获悉,他们既没有发布过“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起薪较去年有明显降低,相当于去年平均水平的60%左右”等信息,更从未做过什么起薪调查。
人事部大学生就业处负责人指出,全国各地的收入水平不一,即使同在一地,因行业的不同,收入的差异也会很大。他认为,“今年高校毕业生起薪比去年下降了40%”等说法缺乏根据。
起薪降低是合理“回归”
虽然国家人事部否认今年大学毕业生起薪比去年降低40%,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今年大学生对薪水的“要价”确实开始趋于理性——许多大学生不再好高骛远,而是务实许多。
“大学生起薪降低是一种‘回归’。”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部经理张文说,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的必然趋势。张经理分析道,前些年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对薪资待遇要价很高,那时他们炙手可热。然而,随着近年大学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现在大学之门越来越宽,造成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低不一。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也不得不理性面对薪资要求。
其实,纵观目前沪上各大企业的招聘趋势,他们把“工作经验”看得比较重。张经理告诉记者一个例子。一个公关公司招英语翻译,他们并不愿招一个专业8级的大学毕业生,而情愿招个英语6级、但有较丰富的翻译业务经验的人。“像这样的岗位,不是你会选A、B、C就能胜任的。”
毕业生不能把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定位于整个成熟市场的工资定位上。这是张经理给毕业生的忠告。“你们心里应该十分清楚,你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是个‘见习基地’,而不一定是终身职业。”如果对自己有了这样客观的认识,起薪走低根本不可怕。
毕业生心态有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大学毕业生起薪确有下降趋势,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另一因素是,2002年2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出的“青年职业见习计划”。
“见习计划”是由政府出资补贴、企业协作的青年培训见习计划,组织本市失业青年进入上海知名企业,在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工作岗位上进行3-6个月的实践培训见习。
这项计划推出后,受到了不少企业和大学毕业生的拥戴。上海一家大型民营上市集团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屈辉分析,从某种角度上说,“见习计划”对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原因是,大多数见习大学生都十分珍惜工作机会,表现通常比较好,这无疑形成了和普通毕业生的有力竞争;另外,本市目前已有700多家知名企业加入“见习计划”,不少企业表示,在学生结束见习后,会考虑留用一些表现优异的人。
屈辉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去年他们招两名文员,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和两个见习生同时进入试用期。最后的结果是,试用3个月不到,两名见习生因表现非常突出而得到了这个职位,那位一直强调月薪3000元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被淘汰出局。“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其实这是一种分流,也是另一种谋职方式。自我感觉太好的学生往往会失利。”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今年的招聘中,不少企业都欣喜地发现,相比去年,大学生在谈薪资时的期望值降低了大约500元-1000元左右,“这些大学生谦虚平和了许多”。
就业市场不“唯价论”
12月1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系毕业生孔朋拿到了普华永道公司的Offer(录用通知书)。她说,普华永道给她的税前月薪是4850元,她挺满意。“在毕业应聘中,我对薪水问题早就做好心理准备。我甚至考虑过如果去中资的律师事务所,每月拿1500元也挺好——毕竟我是新手,资格证书也没考。”
相比小孔,去年交大一位毕业生的应聘教训则让人深思。此君应聘某知名网站的程序员一职,在面试中他“狮子大开口”,开出8000元的月薪。理由一则他出自名校,二则他是“考证专家”,说是“投入要有回报”。而该网站开出的月薪最多为3500元。在对该男生的能力测试中,对方发现他的实践能力并不如他的学校一样出色,最终改招了一位综合能力不俗的普通大学毕业生。
“高薪不代表高能力。”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建议说,大学里应多开展一些务实教育,让大学多走出校园,积极积累专业实践经验,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另外,她认为,企业在招聘时肯定不是“唯价论”,他们会挑选“性价比”最高的毕业生。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如果在校期间当过干部或有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也是不错的要价“砝码”。
欧莱雅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变得理性,是先就业,再择业。大学生在参加面试时最先考虑的是,公司是否有好的职业发展前途等因素。冠福集团上海五千实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赵国毅则认为,学生为自己开价要有技巧:应把“讨价还价”同展示自己的智慧与实力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谈判,既表现自己的能力,又争取到预期的待遇。
看来,大学生起薪降低不是“狼来了”。对大学毕业生来说,理性加实力,才是获取理想起薪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