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里,只有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才会“老”;年长者会“老”门年轻的创业元老也可能少年“老”成、“老”气横秋,却很难“老”当益壮。元老的“老”不是年龄上的“老”,而是缺乏成长基因的“老”,是态度上的“老”。
企业从小的时候就应该“防老”,这比“裁老”更有意义。辽宁第一时间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时间”)就是从一开始就注重“防老”的企业,而“防老”的武器就是企业的成长理念。
成长快乐,没心思老
元老曾一度是企业成长中的一道风景。但人们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元老的问题上,而忽略了为什么元老没了创业时的激情。谈到元老问题,我们更应该问一问:元老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为什么比元老资格更老、权力更大的老总没“老”?企业该不该为元老的落伍负责?
“第一时间”的成长理念就是用来防“老”的。在这里,成长有三层含义:
首先,“第一时间”要和每一位员工一起成长。每次招聘,公司都和新员工讲,合作是一个过程、一种方式。公司从来不希望某一位员工为公司打一辈子工,因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公司和员工合作的前提是同步成长,落伍的一方将无法适应对方的脚步。如果员工的成长大于公司,他的离开是必然的,公司没有必要数落员工的不忠,公司只能鞭策自己加倍努力而不至于拖住员工的脚步。公司若想留住优秀的员工,仅仅靠金钱和感情是不行的,还必须为员工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舞台的机制。员工若想适应公司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吃老本是行不通的。
其次,“第一时间”要和每位客户协同成长。市场瞬息万变,片告公司更不能吃老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完美的服务。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更好的服务技能,就不可能和客户分享长远的利益;而离开成长,就谈不上更好的技能。
第三,“第一时间”还要和发布媒体等一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长。成长的前提是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落伍的危机无时无刻不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有更卓越的合作伙伴,而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员工的成长,创业元老更应该生命不息、成长不止,年龄老了没关系,但心态老了就难有作为。
企业忙着裁老,其实不如防老。别让元老成为难题时再想着裁老。
24小时工作制,没时间老
“第一时间”有两套作息时间表:一套是通常的作息时间表,一套则规定公司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工作制。
24小时工作不是二十四小时只工作不休息,更不是公而忘私。24小时工作包括:直接为公司工作的时间,为使工作更有效率而休息的时间,为提高工作技能而学习、充电的时间,为使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而悉心为家的时间,为了亲人支持工作而陪伴亲人的时间等。
24小时工作制绝非哗众取宠,而是传输一种理念:每个人都应该用头脑而不仅仅是用双手来工作。因为成天泡在电脑前不一定有好的创意,而梦中的好点子才是妙手偶得。
“老”的一个特点就是磨洋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可能贡献仍然比别人大,但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尤其是态度上的不认真会起到十分恶劣的示范作用。“第一时间”的24小时工作制要的
就是一种态度,让人没时间“老”下去的态度。“第一时间”时刻体现对员工的关怀,对元老当然更要关怀有加。无论病假还是事假,第一时间从来不扣一分钱。相反,如果遇到亲人生病、家中有困难等问题,公司还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但反过来,公司也不为员工付加班费,如果付了,也一定是效益奖金。如果需要,公司不但要求包括元老在内的员工义务加班,还要求他们8小时以外想着工作:把度假时产生的灵感记下来应该是一种习惯,梦中想着工作不是额外要求。
没大没小,没资格老
在“第一时间”,没大没小有三条含义:
首先,年龄没大没小,在历史长河中,几岁、十几岁、几十岁的差距算不了什么。“老”不是什么资格。一旦年龄的大小被模糊了,职位、资格、业绩,一切差距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元老也就没有资格比别人“老”。
其次,职务没大没小,因为职务不是终身的。“第一时间”实行矩阵式的组织机构,不仅是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也为了防“老”。一些企业的元老之所以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能力与职位不相适应时仍占居要职,而新人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在地位上与元老相提并论,结果新人,能力无法发挥,元老在其位难谋其政。“第一时间”从成立之初起就淡化职务的高低,不同职务只是分工不同,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并且职务不是终身的。副总辅助总经理管理全面业务,但在每一个项目上均分设项目经理,项目完成了,项目经理的使命也就终结了。在项目经理的选择上人人机会均等,包括每位元老。“第一时间”决不轻易封副经理、业务经理等职务,但对项目经理一职决不吝啬。比如杂志版面设计,公司发现一名业务员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就安排他全权负责。当时公司只是找他谈话说:“你的建议被采纳了,你在版面设计方面很有天赋。我们公司规模不大,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能否协助设计人员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公司一不能额外付报酬,二不能给貌、什么名分。”业务员欣然接受这份工作,并且完成得很出色。
职务上没大没小和矩阵式组织结构使“第一时间”没有永远的“长官”,更避免经理职务泛滥。职务没大没小,使元老想“老”也难。
第三,业绩没大没小、贡献没大没小。一方面,“第一时间”不断为员工营造“不成功也难”的舞台。一方面,他们认为一切都在变化中:今天的业务“大腕”如果不努力,明天就会落伍;今天默默无闻的员工明天也很可能成为公司的中坚。更何况成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有时候
成功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元老成为公司的难题,大多因为元老更容易居功自傲。“第一时间”一开始就贯彻“业绩没大没小、贡献没大没小”的理念,从而把元老难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没办法老
元老成为难题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比元老更“老”的创业老总难辞其咎,而元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却是最主要的原因。元老问题难以解决,一方面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元老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不想解决问题,别人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因为“自
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元老即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舍不得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曰积月累,元老成了公司的鸡肋。弃之可能流失业务,公司还可能背上卸磨杀驴的骂名;顺其自然,元老又总是居功自傲、蔑视制度、破坏团结。所以防老胜于裁老,毕竟创业元老是公司的功臣和财富。
“第一时间”防老的一个措施就是让有“老”的迹象的元老“用自己刀削自己的把”,发现问题不是完全用严厉的惩罚制度来解决。一是因为那样太伤感情;二是因为任何制度都有缺陷,而这种缺陷只能用文化来弥补。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问题单纯用制度无法解决,即使解决了也是功过五五开,裁老就是这样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如果元老有“老”的迹象,公司会找元老谈话,针对他的问题让他亲自起草解决方案,因为“系铃者”最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
例如有一个阶段,担任总经理助理职务的创业元老总是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如迟到、在办公室吸烟、手机经常不开机,屡教不改。在他的眼里,这些制度不是给他制定的,只是约束下面员工的。加之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批评和扣工资也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后来公司和助理谈话探讨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助理也承认自己的错误,但这是不自觉形成的,逐渐对制度不适应。后来还是助理自己提出了温情惩罚的制度,即无论是谁,只要违犯公司规章制度,夏天时要为每位员工买一块雪糕,冬天时则买烤地瓜,全体员工负责监督。开始时助理经常买雪糕,员工却毫不领惰。一次总经理发效益奖金不及时,也没有逃脱买雪糕的“厄运”。员工一边吃雪糕一边数落买单者的不是,盼着下次谁请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请客的人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