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企业建模:DEM--下一代的ERP
DEM 产生的背景
---- 制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管理思想的改变。最早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1911年F.W.TAYLOR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1913年,F.W. HARRIS提出了EOQ公式,目的是为了合理地控制库存。60年代~70年代,ORLICKY提出了MRP。随后,又出现了MRPII,包括集成的财务管理系统、MRP和需求管理等。90年代后,提出了ERP,其包括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系统的集成(如HR,CAD/CAM,PDM,FINITE SCHEDULING和EDI等)。
----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反映在制造业,就是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 动态多变的市场要求企业的业务过程有较好的柔性,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其业务过程(业务过程重组,BPR)。在业务过程重组的同时,现有的信息系统也必须随之调整。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层次支持业务过程的重组,使之真正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现有的ERP软件(如SAP/R3、Oracle等)的柔性较差,还不能很好满足这一要求。僵硬的信息系统与动态多变的市场、频繁的BPR将成为今后的一对重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荷兰BaaN公司提出了下一代ERP,即动态企业建模(Dynamic Enterpreise Modelling,DEM)的思想,并已将其付诸实现。
---- DEM在如下几个关键方面区别于通常的ERP:
· DEM支持连续的业务过程改进;
· DEM支持软件结构的重组;
· DEM能进行高质量的运行;
· DEM允许客户选择自己的界面和工作平台,并能很方便地与其他工作平台集成。
DEM的目的和特点
---- DEM的目的是让用户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根据其公司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最快、最好地建立公司的业务控制模型、业务功能模型和业务过程模型,或对它们进行调整,节约时间、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期在无法预测的持续、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 DEM是一种革命性的软件设计方法,其本质特征是通过使用动态的管理模型来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每个模型都是动态的,因为它允许而且便于企业规划和记录其发展和演变历程,因此支持业务过程的连续优化。在DEM中,主要体现了两个思想:一是在生成某公司的特定模型时,充分利用最好的实例知识和实践经验,表现在企业参考模型的使用;二是在动态公司中,公司的信息系统能够适应公司环境等的快速变化,表现在DEM工具--企业建模工具的使用。
---- DEM的三个主要优点是:
· 速度快
体现在简短、紧凑的ORGWARE 软件中企业建模工具的使用,通过使用预定义业务模型来减小该过程的难度。
· 柔性高
DEM的 软件结构可以不费时不费力地随着企业业务过程的变化而相应改变。上述两方面的优点通过企业建模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充分集成得以实现,这也使得企业建模过程中许多工作可以自动完成。
· 质量好
DEM提高了企业建模的质量,因为它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方式使其中很复杂的功能可视化。
DEM的内容
---- 1BAAN IV ORGWARE
---- DEM是一个概念、一种方法,而BAAN IV ORGWARE则是实现DEM的工具,是陈述DEM的关键。BAAN IV ORGWARE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 企业建模工具 它使公司可以用图形描述业务模型的组织结构、功能特点以及业务过程的先后顺序。
· 企业参考模型 这些模型为自动化、电子、项目工程等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了建立本企业模型的参考。
· 企业模型性能管理工具 这是ORGWARE 性能管理工具,包括一套应用 BAAN IV ORGWARE 所有模块的预定义性能指标。简单地说,这就是评价模块。
· 实施模块
---- 在DEM概念框架内,BAAN 通过三个预定义模型的连续赋值来实现,每个模型表示结构的不同方面,而它们组合起来就表示了整个企业。这三个模型是:
---- 1)业务功能模型
---- 应用DEM的第一步是给业务功能模型赋值,在一个分级的功能树中,业务过程被描述为"黑箱",这里,黑箱定义了在不考虑具体怎样做的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应当做些什么,功能模型的主要目的有:
---- (1)建立知识库(专家系统),即为了管理咨询而记录"最好实例"业务知识(企业参考模型)。
---- (2)指导管理人员和咨询人员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
---- (3)在相关业务分析基础上,开始业务过程的选择和建模。
---- 2)业务过程模型
---- 业务过程模型规定在BAAN功能基础上怎样实现业务功能的目标,这是在过程的最低层次上建模,实际上是一个范例变换过程。于是在与主要的用户讨论具体过程时,就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地方显示适当的相应功能模块.业务过程模型的主要目的有:
---- (1)通过过程的划分来描述业务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 (2)用过程来作为解释BAAN功能的理想工具,但其中最重要的是BAAN能为用户做些什么。
---- (3)过程是生成目标用户环境(END-USER ENVIRONMENT)的一个起点。
---- 3)业务组织模型
---- 业务组织模型根据分工、业务单元和部门来描述组织结构,关键问题之一是组织中作用的识别。这里,作用指在过程执行中按惯例分配给某一个特定的人或工作组的行为或任务。模型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规定模型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级别和功能关系。
---- 2DEM结构及其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 1)DEM结构示意图
---- DEM的结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功能层Ⅰ、过程管理层Ⅱ和组织管理层Ⅲ。对不同的企业而言,虽然其中Ⅱ、Ⅲ是一样的,但是Ⅰ并不一样。
---- 2)DEM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 DEM中的三个模型是业务控制模型、业务功能模型和业务过程模型。当把某个参考模型作为一个PROJECT模型的基础时,必须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来研究和重新评价参考模型,并且从业务控制模型开始,因为业务控制模型对理解模型的整个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业务控制模型由多层框图构成,表示了功能和这些功能间的流向。当业务控制模型的结构清楚后,就应当从头来分析业务功能模型,以确定应当使用哪些功能和业务功能选择和变化形式。业务控制模型和业务功能模型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关系。对业务控制模型中每个主要功能和其中的重要功能,在企业建模的业务功能模型中,都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业务主要功能和重要业务功能。在业务控制模型和业务过程模型之间也存在一个类似上面一对一的参照。
---- 3)企业模型的建立
---- 在BAAN IV ORGWARE 的企业建模中有一个目录目标企业模块,它是专门为初次应用该套软件建模的企业而开发的,它是一种面向里程碑的方法,它指导用户完成BAAN方案的选择、实施和优化。
---- 目标企业把企业的建模过程大致分为3 个大阶段,以及8个小阶段(对应8个里程碑)。
---- 制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管理思想的改变。最早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1911年F.W.TAYLOR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1913年,F.W. HARRIS提出了EOQ公式,目的是为了合理地控制库存。60年代~70年代,ORLICKY提出了MRP。随后,又出现了MRPII,包括集成的财务管理系统、MRP和需求管理等。90年代后,提出了ERP,其包括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系统的集成(如HR,CAD/CAM,PDM,FINITE SCHEDULING和EDI等)。
----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反映在制造业,就是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 动态多变的市场要求企业的业务过程有较好的柔性,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其业务过程(业务过程重组,BPR)。在业务过程重组的同时,现有的信息系统也必须随之调整。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层次支持业务过程的重组,使之真正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现有的ERP软件(如SAP/R3、Oracle等)的柔性较差,还不能很好满足这一要求。僵硬的信息系统与动态多变的市场、频繁的BPR将成为今后的一对重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荷兰BaaN公司提出了下一代ERP,即动态企业建模(Dynamic Enterpreise Modelling,DEM)的思想,并已将其付诸实现。
---- DEM在如下几个关键方面区别于通常的ERP:
· DEM支持连续的业务过程改进;
· DEM支持软件结构的重组;
· DEM能进行高质量的运行;
· DEM允许客户选择自己的界面和工作平台,并能很方便地与其他工作平台集成。
DEM的目的和特点
---- DEM的目的是让用户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根据其公司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最快、最好地建立公司的业务控制模型、业务功能模型和业务过程模型,或对它们进行调整,节约时间、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期在无法预测的持续、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 DEM是一种革命性的软件设计方法,其本质特征是通过使用动态的管理模型来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每个模型都是动态的,因为它允许而且便于企业规划和记录其发展和演变历程,因此支持业务过程的连续优化。在DEM中,主要体现了两个思想:一是在生成某公司的特定模型时,充分利用最好的实例知识和实践经验,表现在企业参考模型的使用;二是在动态公司中,公司的信息系统能够适应公司环境等的快速变化,表现在DEM工具--企业建模工具的使用。
---- DEM的三个主要优点是:
· 速度快
体现在简短、紧凑的ORGWARE 软件中企业建模工具的使用,通过使用预定义业务模型来减小该过程的难度。
· 柔性高
DEM的 软件结构可以不费时不费力地随着企业业务过程的变化而相应改变。上述两方面的优点通过企业建模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充分集成得以实现,这也使得企业建模过程中许多工作可以自动完成。
· 质量好
DEM提高了企业建模的质量,因为它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方式使其中很复杂的功能可视化。
DEM的内容
---- 1BAAN IV ORGWARE
---- DEM是一个概念、一种方法,而BAAN IV ORGWARE则是实现DEM的工具,是陈述DEM的关键。BAAN IV ORGWARE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 企业建模工具 它使公司可以用图形描述业务模型的组织结构、功能特点以及业务过程的先后顺序。
· 企业参考模型 这些模型为自动化、电子、项目工程等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了建立本企业模型的参考。
· 企业模型性能管理工具 这是ORGWARE 性能管理工具,包括一套应用 BAAN IV ORGWARE 所有模块的预定义性能指标。简单地说,这就是评价模块。
· 实施模块
---- 在DEM概念框架内,BAAN 通过三个预定义模型的连续赋值来实现,每个模型表示结构的不同方面,而它们组合起来就表示了整个企业。这三个模型是:
---- 1)业务功能模型
---- 应用DEM的第一步是给业务功能模型赋值,在一个分级的功能树中,业务过程被描述为"黑箱",这里,黑箱定义了在不考虑具体怎样做的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应当做些什么,功能模型的主要目的有:
---- (1)建立知识库(专家系统),即为了管理咨询而记录"最好实例"业务知识(企业参考模型)。
---- (2)指导管理人员和咨询人员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
---- (3)在相关业务分析基础上,开始业务过程的选择和建模。
---- 2)业务过程模型
---- 业务过程模型规定在BAAN功能基础上怎样实现业务功能的目标,这是在过程的最低层次上建模,实际上是一个范例变换过程。于是在与主要的用户讨论具体过程时,就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地方显示适当的相应功能模块.业务过程模型的主要目的有:
---- (1)通过过程的划分来描述业务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 (2)用过程来作为解释BAAN功能的理想工具,但其中最重要的是BAAN能为用户做些什么。
---- (3)过程是生成目标用户环境(END-USER ENVIRONMENT)的一个起点。
---- 3)业务组织模型
---- 业务组织模型根据分工、业务单元和部门来描述组织结构,关键问题之一是组织中作用的识别。这里,作用指在过程执行中按惯例分配给某一个特定的人或工作组的行为或任务。模型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规定模型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级别和功能关系。
---- 2DEM结构及其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 1)DEM结构示意图
---- DEM的结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功能层Ⅰ、过程管理层Ⅱ和组织管理层Ⅲ。对不同的企业而言,虽然其中Ⅱ、Ⅲ是一样的,但是Ⅰ并不一样。
---- 2)DEM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 DEM中的三个模型是业务控制模型、业务功能模型和业务过程模型。当把某个参考模型作为一个PROJECT模型的基础时,必须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来研究和重新评价参考模型,并且从业务控制模型开始,因为业务控制模型对理解模型的整个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业务控制模型由多层框图构成,表示了功能和这些功能间的流向。当业务控制模型的结构清楚后,就应当从头来分析业务功能模型,以确定应当使用哪些功能和业务功能选择和变化形式。业务控制模型和业务功能模型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关系。对业务控制模型中每个主要功能和其中的重要功能,在企业建模的业务功能模型中,都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业务主要功能和重要业务功能。在业务控制模型和业务过程模型之间也存在一个类似上面一对一的参照。
---- 3)企业模型的建立
---- 在BAAN IV ORGWARE 的企业建模中有一个目录目标企业模块,它是专门为初次应用该套软件建模的企业而开发的,它是一种面向里程碑的方法,它指导用户完成BAAN方案的选择、实施和优化。
---- 目标企业把企业的建模过程大致分为3 个大阶段,以及8个小阶段(对应8个里程碑)。
上一条:
月薪六千元,为何招不到高技能人才?
下一条:
PDM系统实施的模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