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模式的优点非常显著:首先,它使组织的运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使每个人都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其次,它结合了人性管理的思想,促使权力下放,强调员工自我控制,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再次,它为业绩的检查反馈和效果评价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基础。正如目标管理的创始人杜拉克指出的: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部门,目标管理都是必需的。
众所周知,ISO9000标准注重过程管理的思想。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ISO9000标准也反映了目标管理的思想,并将越来越重视目标管理的思想。
这一点从94版标准中已可看出端倪。ISO9001-94版标准指出,“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基于这一条款的要求,事实上,有些组织在贯标的过程中已或多或少地导入了目标管理的做法,其用于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遗憾的是,因为94版标准中对质量目标的概念描述得比较模糊(没有定义)而且也没有明确做法,所以各有各的做法,导入的程度也各异。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模糊也导致了某些组织在贯标过程中对如何保证质量目标得以实现不很重视,甚至将质量目标的管理流于形式。
94版标准中的缺点在2000版标准(CD1)中得到了纠正。我们注意到,2000版标准(CD1)中已经比较鲜明地反映了目标管理的思想。
让我们先看看ISO/CD1 9000-2000《概念和术语》标准,该标准对“质量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质量目标是组织所追求的或旨在与质量方针的实现有关的方面。注:通常,一个组织的质量目标是定量的并且其实现是受控的(4.2.2.14)”。并进一步指出质量目标的作用是:“质量目标的制定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关注的方向。这些目标确定了预期的结果,从而引导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不可否认,这是对94版标准的一个明显的改进。
不仅如此,标准还指出“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管理体系中致力于达到其质量目标的那部分”,将质量目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提到最高。标准还规定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的任务是:
——为组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保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目标;
——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
——将达到的结果与设定的目标相比较;
——决定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决定改进的措施。”
至此,我们惊喜地发现,上述描述与目标管理的思想几乎完全吻合。
再看看ISO9000系列标准中用于指导操作的ISO/CD1 9001-2000标准,我们留意到,ISO/CD1 9001-2000标准条款所描述的内容甚至已完整地包括了目标管理实施的各个阶段。
首先,标准5.6.b)明确规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是目标管理实施中的确定总体目标阶段。
其次,标准5.4.1中规定“组织应在其相应的职能和部门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目标”。——这是目标管理实施中的目标分解阶段
再次,标准6.1规定“组织应确定并提供必需的资源,以保证质量体系得以建立并改进”。——这是目标管理实施的资源配置阶段。
最后,标准5.6规定“管理评审至少应对以下输入进行比较和评估:d)结合现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比较,确定预防、纠正和改进措施的效果”及“适用时,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下列方面的运作计划的情况或修改:b)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是目标管理实施中的检查和反馈阶段。
换句话说,2000版(CD1)标准中已经包含了对质量目标进行管理的做法,用户完全可以在贯标过程中按照标准的指引导入目标管理的做法。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管理的范畴是很广的,ISO9001-2000版(CD1)标准描述的是“质量目标管理”,即采用目标管理的思想,按照目标管理的做法,促使组织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并将该做法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加以标准化和制度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最终的ISO9000-2000版标准尚未出台,但我们至少可以从CD1版标准中有关质量目标管理的大量描述,获得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2000版标准将越来越重视目标管理的思想。
另外,笔者还认为,在明确质量目标管理的要求方面,CD1版标准较之94版标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局面的确有很大的改进,但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局面。 最终的2000版标准应该完全摈弃目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明确地提出目标管理的思想,甚至将目标管理的思想接纳为ISO9000基本思想之一,将其明确列进ISO9000质量管理原则中去。这样,一来对广大标准用户的实际操作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二来可以更大程度地体现标准与现代管理思想接轨的优越性。本观点仅供同行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