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难题横亘就业路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5-12-14 浏览
2006年,我国将有410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比2005年又增加70多万人。从11月20日起,各种招聘会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记者调查发现,辛苦奔波于各大招聘会的莘莘学子们普遍反映,就业难集中体现在缺乏实践经验、专业职位不对口、择业心态不稳定———

如果社会不给机会

  我们永远不会有工作经验

  近日,2005年最大规模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招聘会9点正式开始,刚过8点记者就看到广场上几个入口处都已曲曲折折地排上了近千米长的队伍。当天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但仍有3万多人冒着严寒前来应聘。这还是专门针对研究生的招聘会,不包括本科生大军。

  面对410万高校毕业生涌进就业市场的就业高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2003级研究生丽丽很是心急。她告诉记者,从今年暑假开始,找工作就成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目前她相继与几家公司取得了联系,但都得到了“我们更希望有工作经验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之类的答复。丽丽委曲地说,其实学校有一些实践的课程,而且自己几年来每个假期都坚持到外面实习,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用人单位似乎根本不愿意把宝押在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身上,对于他们来说,应届毕业生更像是“半成品”,而他们需要的是成品。

  眼下进入招聘高峰期,丽丽和她的同学们每天都拿着简历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但大家带回来的消息都差不多,没有工作经验成为他们选择职位时最大的绊脚石。丽丽无奈地对记者说,她的同学中已经有人打算出国了,而她自己,仍然茫然地在招聘会间穿梭。“如果社会不给我们机会,我们是永远都不会有工作经验的。”

  是专业适应岗位

  还是岗位要求专业

  连年扩招,让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为常态。2005届的毕业生还没有被社会完全消化,2006届的毕业生又以400万的人数压了过来。据了解,全国各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招聘日程已经排到了年底,招聘场次超过3000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职位要求还有明显的错位。

  一些毕业生发现,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在找工作时毫无优势可言,尤其是一些涉外公司,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比不上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吃香。一位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小苏虽专业课全优,但英语的弱势让他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而专业课成绩不如他的其他同学,仅靠英语的六级证书就敲开了一个个公司的大门。小苏说:“现在像我这样没有英语等级证书的人,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面试机会,一些单位在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上往往会用‘相关专业’这样的模糊字眼,而在英语上却严格地要求了等级。”小苏告诉记者,以他的能力,胜任一些文字、教学工作没有问题。况且他认为自己今后的工作与英语没有多大的关系。

  一个在招聘会上招兵买马的企业主管也向记者谈起了学生专业和招聘职位不对口的苦衷。他指着自己的宣传栏说:“我们这次打算招3个市场策划人员,可是收到的学生简历多是市场营销等专业,和我们的需求不太符合。”他同时告诉记者,他自己也和一些应聘的学生聊过天,发现一些和“策划”沾边的专业都没有开设市场策划方面的课程,导致企业想要的专业人才几乎没有。

  调整心态

  理性看待起薪

  除了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供需双方的心态也成为招聘会上的一对矛盾体。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一些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在择业时只在意工作是否热门、迷恋名企。一个招聘单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他们在宣传栏里写了“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大批学生将简历投到这里,可是当他们的工作人员询问学生打算应聘哪个职位时,一些学生茫然地说:“你们有什么职位?你们看我适合哪个职位?”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学生明显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应聘者在这种情况下的选择很难保证其长久性,也不一定能胜任公司的职位。

  一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彭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学校为毕业生就业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开设"择业心理"课程,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但关键在于毕业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起薪和工作地点要理性看待。在工作地点上,很多学生往往有攀比的心理,非大城市不留,甚至出现"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间房"的偏激观点。其实,现在很多中小城市都发展很快,而且在那里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而薪水问题则是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共同的心结。数据显示,有43%的大学生毕业求职对薪酬的要求在2000-2500元之间,而企业则认为,评价一份工作的价值,薪酬水平只是因素之一,还要看企业发展状况、岗位的发展空间、劳动强度、福利,以及工作地点的生活水平、工作环境等,这些都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彭老师表示,从我们学校以往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初次签约的底薪并不高,但在工作一两年后,都会有近一倍的增长,所以在选择工作时不要过分计较起薪的数额。

  就业难正在打击公众教育投资信心

  从2003年的212万到2004年的280万,到2005年的338万,再到如今的410万,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年俱增,就业难度逐年增大。

  "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100万人,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如何改进大学生培养模式,让毕业生与市场对接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认为,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中国教育这几年重视规模扩张,忽视机制体制的改革,直接导致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非常欠缺。所有的大学都要办研究所大学,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却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他同时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正在打击中国人对于教育投资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