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竞争力之Soft Skill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5-04-25 浏览
 工作技能有两类,专业技能通常只是基本条件,还需要搭配soft skill,工作才会出色。

    学校所能教你的,不外乎专业知识。但是在职场上,“硬里子”的专业知识还要搭配“软技能”(soft skill),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专业知识让你具备从事一份工作的基本条件,但要想有出色的工作表现、要想出人头地,就得靠soft skills。

  例如,“策略思考力”可以帮助你应付瞬息万变的竞争,“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可帮你无往不利克服难题,“服务力”帮助你赢得客户的忠诚度,“创新思考力”让你成为组织的灵魂人物,“企划力”将你训练成运筹帷幄的将才,“领导力”则是通往主管之路的必备条件。

    策略思考力─让脑袋转个弯

  求新求变的时代,唯有锻炼自己的策略思考力,突破既有的观念与常识,才能解决纷至沓来的难题挑战。

  要训练“策略思考力”,最常使用的是“多元思考法”。

  简单来说,就是每件事情不要期待只有一种答案,而应多方面思考,创造复数的解决可能性。

  转个弯,世界大不同。要培养多元思考能力,首先就得抛弃过去习惯,学着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思考。

  上班族有时不妨跳出自己的角色框框,从上司、顾客或者同行竞争者的立场重新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的盲点所在,新的策略也应运而生。

  HP企业系统事业群教育训练经理李怡靓建议,有机会应该多与不同世界、部门、生活背景的人合作,不但可以拓展视野,也可培养多元的包容力。

  养成边写边思考的习惯,随时记录好想法、好点子,也有助于培养多元思考力。光在脑袋里思考,很容易钻牛角尖,愈走愈窄陷入死胡同,不如把各种想法都写下来,可以让你掌握整体图像,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让难题迎刃而解

  要培养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第一步必须要有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分析问题。

  逻辑能力看起来很抽象,其实可从日常生活中练习。举例来说,每天都有很多待办事项,但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如何安排先后顺序,让时间最做好的分配,就是一个练习的机会。

  “说故事”和“写文章”也是不错的训练。说故事,要说得有条有理;写文章,要写得脉络分明;这都在考验你的逻辑能力。

  另外,“逻辑树状图”也是绝佳训练工具。透过一目了然的树状结构,将事情的“大小关系”、“因果关系”与“阶层关系”清楚呈现。不只职场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也都可运用逻辑树状图,按部就班找出原因与解决方案。
 
    精致服务力─察颜观色,将心比心

  当企业纷纷把“顾客服务”奉为最高指导原则,服务力也成为企业用人青睐的特质。不只饭店、航空等传统服务业重视服务力,金融业的理财专员、科技业的客服工程师,要想有出色的表现,也都要靠服务力。

  服务力,来自“将心比心”,也就是能站在客户的需求,体贴他的需要。这不是单纯的满腔服务热忱就够了,还必须搭配细微的察颜观色,以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晶华酒店总裁潘思亮说,“饭店最好的服务,就是打动客户的心,而将心比心,时时为客户着想,就是最好的方式。”例如晶华酒店客房的“枕头菜单”,就是体贴商务客人在一日奔波之后,能够睡个安稳香甜的觉,所以让客人选择最舒服、最适合的枕头。

  怎样发挥服务力呢?必须抱持随时帮助别人的热诚,通俗的说法就是要“鸡婆”。晶华酒店人力资源暨稽核协理李靖文举例,当客人一踏进餐厅,服务人员就要察颜观色,从对方的一举一动中,去推敲他在想什么;当客人在餐桌上出现困惑的表情,称职的服务人员就应该立刻走上前去询问、协助,而不是等到客人开口才有所动作。

  不过,李靖文也坦言“以客为尊”、“人际敏感”是一种很难被训练的职能,唯有靠自我调整心态,由衷地从内心建立起对别人的体贴关怀。

  服务,要肯放下身段。全家便利商店人事专员陈巍木表示,现在年轻人从小备受呵护,因此服务别人时,身段很难拉下来,甚至在店里喊“欢迎光临”,都觉得很丢脸,尤其学历愈高,身段愈拉不下来。其实,只要转个念头,将服务当作一个习惯来培养,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服务力,要从小地方着手。“处处留心皆学问,”资生堂会员服务中心店长张金燕表示,服务品质其实是从林林总总的微小细节,点滴累积起来的。她举例,为了提供最干净、舒适的环境款待会员,资生堂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几乎人手一卷胶带,只要发现地毯上有脏东西,就立刻蹲在地上用胶带黏走,让地毯干净到连一根头发、一枚鞋印都看不到。

  “服务力是品质的表现,”李怡靓认为,服务热忱虽然重要,但更要有服务品质,因此必须常常警惕自己做事态度要细心,让每一次的服务,都是最完美的演出。

    创新思考力─每天做头脑体操

  创意点子少、思考力不强的人,在企业界很容易被淘汰。要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思考力呢?强迫自己经常做脑力激荡,是最简单的方式。

  “创新是没办法学习的,唯有靠时常练习,”李怡靓强调,普通人点子不够多,主要是受“常识”与“成见”所局限,因此要常强迫自己去想“箱子以外的东西”。

  一开始,要让各种无奇不有的点子尽量跑出来,用“发散思考”取代条列式的思考方式。

  李怡靓表示,发想时可以找一张白纸,将主题写在白纸的中间,然后开始联想与主题相关的人、事、物,愈多愈好,并且将所有点子记录下来。

  脑力激荡也可以用模仿“接龙”的方式,局部改良别人点子,形成新的创意。

  比如,讨论“空罐子的使用方式”这个课题,有人说用来“装水”、当作茶杯。此时可从“装”这个字,延伸发想到不只“装水”,也可“装土”,也就是当作盆栽。同样的道理,也能用来装菸灰,变成“菸灰缸”等,让创意的可能性无限延伸。

  记录整理好所有的点子,下一步就是进行“重点化”与“分类”。

  所谓“重点化”,首先应该区别“有用的点子”和“没有用的点子”,并且将各个点子排定优先顺位,最有用的先挑出来。然后,将性质类似的有用点子归到一起,进行“分类”,以清楚呈现点子的特色。

  创意思考可以变成一种习惯,不妨每天花5分钟练习脑力激荡,针对一个主题,5分钟内想出30个解决方法,循序渐进让头脑更灵光。

  不过,IBM工商事业群总经理黄慧珠提醒,创意不光是用想,还要付诸行动,因为真正的创意,往往是从很多次实际尝试和错误中淬练而来,并不是天马行空无中生有。很多“灵光乍现”的精采创意,其实是要等待无数黑夜才出现的闪光。

    企划写作力─纸上思考的艺术

  “企划力”是让工作产生创新价值的重要能力,也是各行各业都必须具备的共通能力。

  台湾企划塾执行长林俊廷指出,企划力其实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种“整合能力”,里面包括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执行力。

  “企划是纸上思考的艺术,”台湾企划塾知识长郑启川认为,一份企划的好坏,往往是由思考品质来决定,从问题、目标、资源到执行,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周密的思考。

  在撰写企划书时,不仅用字要精准、逻辑架构要严谨,最好还能搭配一些简单易懂的图像。用“图解”的方式来传达意念,说服力远胜过长篇大论的文字。

  台湾微软行销资深经理张蓓蕾提醒,企划不是闭门造车,除了多方搜集报章杂志、正式的研究报告,最后一定要实地去观察,企划案才不会与现实脱节。

    领导力─让人甘心为你效命

  领导力,简单来说就是“影响力”,让周遭人愿意为你达成目标。

  “领导”几乎无所不在,无处不用。只要两人以上的团体,有共同的目标,就有“领导”的必要。在家里,父母兄长是子女的领导者;在学校,班长是同学的领导者;在职场上,则是老板与主管。因此,领导力的训练,不必等到当上主管,从平常生活就可以开始。

  在管理畅销书《仆人:修道院的领导启示录》中提到,领导的基础不在权力,而在授权;领导是以人际关系、关怀、服务与奉献为出发点的。书中强调真正的领导,无关才能高下,也不需要新颖的复杂理论,而是扎根在日常的生活里,从尊重、负责与体贴他人开始。

  “领导力需要很长的时间酝酿、培养,”惠普科技服务事业群行销暨策略处副总经理陈忠弘表示,一个领导者所需的特质,不论是信用、尊重、公平,或者倾听、回应的能力,都不是一蹴可及。当你还是基层员工,就应开始逐步培养未来成为一个领导者要具备的器识与格局。

  不断提升自我,是成为领导者的必要条件。“不要为自己设限,”李怡靓表示,除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外,主动争取历练的机会,也是培养领导格局的方法。

  她认为,有志向上的人,应该主动争取学校社团或公司特殊编派的任务,不要有“why me?”(为何找上我)的想法。因为,比别人多一分历练,就多一分学习的机会,从中获得的经验,是别人偷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