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独木桥”,无法承载之重(下)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5-03-21 浏览
未来扑朔迷离,“独木桥”后可有锦绣前程?

    “考研对我来说值得吗?我考研为了什么?研究生现在到处都是,含金量也在减少,等我研究生毕业是不是又要遭遇象现在本科生这样的尴尬呢?”许多人徘徊在考研大门之外一筹莫展。不读研吧,怕没出路;读研吧,又怕后悔——这是学生的两难困境。

    如何才能尽快走出这一困境呢?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针对以上问题,给在校的学生和想要读研的职场中人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给予大家一些有益的启发。最重要的就是要切记:规划自我人生,切莫随波逐流。

    在考研大军中,有一大批人目标非常不明确,“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看别人考研,就随大流”——这是这类考研者的一个普遍现状。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地参加了考试,即便考上了,也是在校园里消磨时光。客观地讲,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出质疑,高校有责任,学生也同样有责任。当读研成了就业的“缓冲期”和“救命稻草”时,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实际已发生了变化。

    怎样正确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呢?

    蒋玮先生(《职业规划岗位资格证书》专家组、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职业规划师)提醒,在此关键时刻,千万要正确地剖析自我,清楚地了解社会的就业环境,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职场上“百战不殆”。

    第一步:尽可能多地列出可能的发展方向

    在做人生规划前,首先应该将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一一列出,对于大多数本科毕业生来说,摆在面前的无非是读研、出国、考公务员、找工作四条道路,这其中,对极大部分毕业生而言,考研和找工作成普及的矛盾。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毕业生一般都会有中意的职业,将有可能被招收的单位或工作列出,如果有意选择出国深造或公务员工作的,也可一并列出,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详尽并且要注意可操作性。这样的做法主要是让这些处于“十字街头”的本科毕业生明确地回答了“除了考研,我还能做什么?”这个问题。

    第二步:多方面权衡利弊

    这一工作对本科毕业生的人生规划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衡量、比较不同选择的指标有这样几项:

    1、考研的把握有多大——这只有考生自己最清楚。考研本身就是一轮激烈的竞争,如果希望渺茫或纯粹抱着尝试的心理去考,那建议这类人还是尽早“另辟蹊径”为好,考研对他们来说只是人力、精力、时间的浪费而已。

    2、大学或专业的品牌是否具有知名度——虽然我们不提倡一味的追求“名牌”,但大学的品牌效应在目前乃至将来的很多年都不会被轻视。在同等条件下的大学生求职者中,用人单位当然会选择名校的毕业生。这种现象或许存在不合理,但在当今的社会就业潮流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一问题。

    3、专业的前景如何——有些工作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而有些工作不需要高深的专业技能,我们在选择时,务必要清楚地了解职业需求和专业前景的状况。我们不仅要获取目前自身专业的职业需求状况,全国范围内专业招生的趋势,还要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专业前景,当然在这方面需要咨询相关的专家。

    4、考研的机会成本和工作的机会成本谁大——对于这一点,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需因人而议。但考虑这个问题的要素基本相同。“准考生”须认真算一笔帐,最简单的成本计算模型如下:

    考研的机会成本=考研、读研的费用+考研、读研的时间若工作可以获取的利益+工作经验的积累等

    工作的机会成本=专业知识的积累+学历原因造成的财富、仕途损失等

    当然,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要核算这一笔帐,确实不容易,建议他们能够请教过来人和熟悉该领域的专家咨询,尽量少走弯路。

    第三步:坚定选择方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权衡了利弊,就能很快明确自己的目标,既然选择了发展的方向,就要自信地走下去,切莫因为一时的不顺心而怨天尤人,后悔自己的选择。人生难预料之事太多了,惟有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在各条道路上都走好。

    选择了读研,就应“沉淀”下来,深造专业知识,不要以急功近利混文凭的心态来学习,也不能成为象牙塔中的书呆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含金量,努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硕士研究生。

    选择了工作也一样,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在实践中提高本科生的竞争力。

    考研——考还是不考,是个问题;工作——做还是不做,也是个问题。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不要害怕紧张,其次不要随波主流,最终能够冷静理性思考,提前做好规划,那么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的。“独木桥”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挤,做好职业规划,迎接大家的就是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