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勤)“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人才队伍,以提升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连日来,记者在采访全国政协委员的过程中不时听到这样的呼声。 “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文化素质过低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于珍说,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有重要作用。他呼吁,“国家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技工正面临断代危机,”全国政协委员常城说,产业技术大军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主要力量。“发展中国家更应把教育投入的重点投向职业教育,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全国政协委员王志珍则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调整教育机构布局,控制研究型大学的数量,扶持高等职业学院的发展,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大量急需的技术型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舆论曾一度片面夸大信息化作用,使制造业技术工人的地位直线下降。而传统的人才观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使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上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同时,技术工人的成长通道不畅通,而企业对职工培训的投入不足等现状都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 于珍委员提出,要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办好中等专业和技工学校;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并加强舆论导向,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摘自:中国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