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选择你的职业城市
节后求职高峰期间,热闹的人才招聘会上不乏外来求职者。所谓外来求职者,就是指那些专程从外地赶到大城市来找工作的职场人。他们甚至给本地人留下了“刚下火车就提着旅行袋上人才市场”的印象。
以下是年初发生在上海的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两个片断:
热处理工程师的无奈
一位来自齐齐哈尔的机械工程师反复踯躅在人才市场,打听之下,原来他春节并没有回东北老家,而是在离开了台资企业后到郊区,花费了仅每月100元的价格找到了暂租房。“我学的是热处理专业,这个专业面比较窄,完全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太好找”,盘点过去一年间,他唏嘘不已,在一家台资企业干了半年后,又在另一家台资企业仅干了两月,因时间过短,连年终奖都没拿到。尽管生活在上海,却同上海人很少有接触,台企在郊区,每天碰到的不是台湾人,就是外地打工者,封闭的人际圈在他的双眼中留下了满是落寞的痕迹。“在老家每月七八百块钱,在上海干每月二三千元,光工资,保险什么也没有,真正买房落户啥的,想也别想。国企工资不高,也不太招人,我外语水平不太高,也就只能在台资企业干干啦。”
一个园林工程师对上海的印象
“上海太大啦,各个人才市场都离得挺远的,今天我从虹桥再到浦东,不像我在青岛时,一共就两三家人才市场,隔得都不远,跑一整遍都费不了啥功夫,不过上海的地图好像更新得有点慢,当然也许是建设速度太快啦,你瞧瞧,还是2004年版的呢,一号线延伸段明明已经通车了,上头画的还是虚线。”说这话的是原籍甘肃、在南京上学的一位园林工程师,年初九刚从青岛风尘仆仆地赶到上海,说是早点来兴许能早点找上活:“找工作不能托人,每个摊位简历都一大摞呢,不亲手交上去能理你?我的月工资心理价位是5000元,在上海每月吃饭花1000,住房还得花1000,所以2000元以下甭谈,心理预期是最长1个月内找上工作。”看得出来,他对上海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呢!“我的专业是园林,在房地产公司、装潢公司都干过,内装修挺在行,‘外装修’景观设计也没丢,对了,上海有房地产专场招聘会吗?!”
从人才到劳动力
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最近也接到了好几通咨询电话,境况都与以上两位相似。汤先生原籍西安,目前在上海某外企做人力资源,在上海举目无亲的他很快融入积极向上的工作,但是在上海工作了半年之后,他发觉自己跟不上这样的生活节奏,每个月5000多的工资,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自己手头积攒不多,有时候下班之后,同事呼朋唤友的一起去放松一下,泡泡吧,吃吃饭,还透支不少。汤先生原先在西安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人事主管,虽然工资没有在上海的多,但是总有盈余。汤先生本来打算和妻子在上海扎根落户下来,当初信心十足地来到上海,但是如今这个局面让他们小夫妻俩有点动摇决心了。他不禁感慨道:我在西安是一个人才,在上海反而成了劳动力。
背井离乡需要深思熟虑
一个人当然可以一生一世只在一个城市度过,生老病死,见惯不惯。爱着自己的城市,不必面临背井离乡所遭遇的一切,不离不弃,冷藏乡愁。但当人对它有些疲倦和抱怨时,总是会想:是不是在这个城市之外,还有另外一座城市更能承载和宽容自己的习性与梦想?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是有缺陷的,你不知道另外城市的人以怎样的节奏、怎样的个性过着怎样的生活。每种城市生活的差异化都有其存在价值,如果不出城门,就领略不到不同城市之美。反之,也不能在城市比较中更清楚地得知自己所在城市的好处与坏处。
然而,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提醒您:当你打算为追逐梦想而博,决定进入另一个城市工作或者生活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对工作机会,生活成本,生活环境,城市性格,地域文化差异等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要劝各位职场中人冷静以对,深思熟虑了,因为追逐梦想的过程并不总是浪漫的,更多的可能却是现实的烦恼。
选择职业城市要考虑地域差异性
每个人对环境的认知是不同的。职业人对职业城市的选择,本身就是职业觉悟、意识、认知水平加强、提升的一种表现。作为一个职业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环境其实是十分重要的决策内容之一,以前之所以长期被忽略,是因为交通、信息、观念的完善发展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企业亦是环境的产物。我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希望这是我们成功的最佳保障条件,其中地理方面所包含的绝大多数内容,应该是环境的范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域差异性。 主要考虑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物质因素。 比如有不少在上海的广州职业人士,觉得上海的便利店看上去店名林立,繁华一片,走进去却感觉经营品种单一、重复,没有竞争差异性,它们的规模相似,但都以提供食品为主,即使是同一品种,品牌又少,可选择的余地相当有限。如果说它们针对的是上班一族单身人士,它们所经营的产品不够集中高档,产品线窄,进口品牌少,不如7-11和屈臣氏;如果说它们是为附近家庭服务,则显然不足以支撑一般家庭的日常所需。买药就是另外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他们觉得上海的药店远不如广州分布那么频密。感冒等一类的惯用药,在广州是在楼下的士多店就可以买到的,但在上海,每回买感冒药都要走很长一段路才有一家所谓的大药房。然而在广州,很多药店都是私人经营,规模不算大,但药品极其齐全。
二、心理因素。 有本调侃的书序上面写道:大连人说自己是大连人,但不说自己是东北人;厦门人说自己是厦门人,但不说自己是福建人;上海人说自己是上海人,但不说自己是中国人。可见大城市人的人有着自己的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外地求职者抱怨部分上海人言谈举止中露出的不可一世,我们平日的报刊杂志也屡见不鲜。一名来沪搞装璜设计的黄小姐表示:在上海,最难的就是听上海话和说上海话。刚开口想讲句把“阿拉”什么的,上海的朋友们往往就开始讲普通话,所以要学会上海话那是很难的,因为没有语言环境,渐渐的不大爱说话了。其实这往往是由于上海人对本土语言精确性的要求比较高,上海人很难容忍任何“洋泾浜”的上海话,宁可自己讲普通话也不愿意听不标准的上海话。你是不是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呢?
三、成本差异。 就如同上述案例中汤先生所表示的,在其他城市1000元可以用的绰绰有余,而在大城市,5000元反而变得十分拮据。衣食住行,这些虽然看似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你在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前,没有算计过这些成本,那么恐怕就会遇到一些困窘和麻烦。
选择合适自己的城市
如今,很多职场人都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寻求工作。大城市机会多、发展快自然是勿庸置疑的,但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事实上,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讲,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城市,才是最重要的。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认为,选择合适自己的城市才是最好的。这里的合适,具体指标应该是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发展阶段、拥有资金、团队等具体情况综合得出的结果,必须达到“投入”、“产出”的最佳比例,这绝对不是凭借支离破碎的印象和朋友的推介就能了解清晰的。有些大城市比如上海、深圳等地,其工作和生活成本偏高,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有些看上去一般的城市,但也许却是一个职业人的最合适地方。所以,合适不合适,只有本人掌握,这有点像脚和鞋的关系,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就创业者而言,不论环境多么艰苦,都应该而且必须挺过去,走出来,成为环境的主人,成为自身命运的主宰。
工作环境是应当选择的。选择对了,对我们的职业会有很大的帮助;选择错了,也可能给我们的创业带来困难甚至灭顶之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仔细研究就发现,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人适合在一个什么环境氛围的城市,都是十分有讲究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服或无法适应做到如鱼得水,干起事来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上一条:
90%白领不会对老板“不”
下一条:
可锐网上BBS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