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竭力完善城市功能(图)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5-01-31 浏览
 
(2005-01-18 21:07:51)

埋头苦干 善谋实干 为江西崛起作更大贡献

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

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扎实推进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设,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有个新变化”的既定目标,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全面跃升的喜人形势。

一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突出体现在首次实现“三个一百”和“一个翻番”上,即:全市GDP净增100亿元,达到770亿元,增长16.5%;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净增100亿元,达到320亿元,增长54.9%,增速继续名列全国省会城市前茅;财政总收入达到102亿元,增长23.2%;完成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年翻番的艰巨任务,达到1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7%。

二是工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凸现。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先后成功举办了空调行业专业化协作配套洽谈会和首届南昌制造业博览会,成功重组了江西纸业并复牌上市,成功运作了江铃集团和长安、福特汽车的战略联盟。以联创光电为主体、高新区和南昌大学为基础的半导体照明工程,成为首批“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全国第一架中外合作民用直升机在洪都总装成功。一批优强企业成长迅速,其中江铃集团实现了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历史性跨越,并正通过加速实施30万辆汽车和6万台VM发动机建设项目,努力向全国汽车大集团迈进。全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7%,拉动经济增长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52.5%。

三是开放型经济高速攀升。全年新批外资企业179家,累计已有569家境外企业在南昌落户。实际引进外资7.1亿美元,增长21.8%,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继续保持第二的位置;实际利用内资185.44亿元,增长37.5%。新批项目呈现出规模大、结构优、质量好的特点。世界500强ABB公司、麦德龙等在我市投资落户,总数达到11户,一批引资重点项目宁波奥克斯、 台湾东元、格林柯尔、晶湛8吋芯片、鸿源数显、清华科技园等相继开工投产,晨鸣纸业、美国科勒、耶兹铜业、方大新材料工业园等正在加紧建设。外贸出9增长强劲,实现出口创汇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4%。

四是花园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蓝天”、“碧水”、“宁静”、“绿化”工程,高质量建设了污水处理、供水排水、河湖整治等一批治污工程和环境综合监控系统。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5%,同比上升7.2%,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天香园已成为“鸟的天堂,人的乐园”,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市绿地覆盖率达36.6%,人均绿地面积7.1平方米。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工会在2004年祖国大陆“投资环境及风险调查报告”中,把我市列为“极力推荐”的城市。

五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红谷滩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功能不断完善,大昌北轮廓已经初显;八一广场改造、秋水广场、玉带河、两个大学园区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陆续竣工;生米大桥、环城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城区至安义、进贤、新建西山的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半小时”经济圈的基础格局基本形成;先后与厦门、深圳共建的海铁联运国际集装箱车站投入运营,为南昌以至全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是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加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特别是探索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11月份全国党建研究会在南昌召开了研讨会推广我市的经验。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万余人。全市养老金当期支付率、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足额发放率和社会保险费足额代缴率保持10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平安南昌”建设稳步推进,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南昌的发展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经济总量小,全面、协调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快速发展中带来的社会稳定压力增大等等,始终是我们十分关注、不断解决的问题。

2005年,是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南昌“一年有个新变化,三年有个阶段性大变化”的最后一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核心战略,抓住夯实崛起基础这个主线,埋头苦干、善谋实干,整体提升南昌发展水平,确保完成“三年有个阶段性大变化”的任务,为今后新三年的更大变化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实现“两篇文章”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为此,今年将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培植和发展主导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优势资源, 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转移和集中,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层次高、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大项目。对已投产的奥克斯、格林柯尔、东元电机、晶湛科技、鸿源数显等项目帮助其尽快达产达标,对正在加快建设的江铃汽车、晨鸣纸业、20吨短丝、耶兹铜箔、美国科勒、方大新材料工业园和韩国公司投资建设的200万台手机项目,将强化协调,确保如期完工投产。围绕正在形成中的航空汽车、家电电子、食品医药、材料冶金、纺织服装等五大支柱产业,设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导、配套性产业为辅助的富于南昌特色的产业集群。到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在2004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百亿元销售收入的企业再增加2个、50亿元的增加5个。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重点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和开放型经济紧密联系的金融保险、物流配送、会展旅游、科教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推进服务业向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转变。三是提升科技水平,改善经济质量和效益。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引进大公司、大集团研发中心入驻我市。大力开发和推广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尤其是对目前已具基础的汽车、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软件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将从政策上、服务上、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四是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中心区的现代服务业, 引导市内产业向县区扩张;支持县区、开发区发展各自特色的区域经济, 以形成多个富有区域特色的板块产业集群。

(二)大力招商安商,提升全方位大开放水平

积极创新招商办法,提升招商质量。实行保东、争北、拓西,多引进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多引进“总部经济”、“税源经济”,多引进研发中心,尽快向招商选资过渡。对已经来南昌考察并有投资意向的客商,如西门子、日立公司、三菱重工、摩托罗拉、微软等公司,将积极跟进,争取尽快落户南昌。加大安商力度,着力落实“四最”品牌,对外商在生产经营中碰到的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及时协调、分级负责,迅速解决,使之尽快达产达标。

(三)强力做大县域经济,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县域经济有个大发展。到2007年,力争4个以上涉农县(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4项指标在全省排名进入前10名,力争2个县(区)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把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 同时,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加快基础设施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大交通网络的建设,扩大县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权限,充分调动县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竭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基础整体水平

打好重大工程战役,加快推进生米大桥、环城高速、阳明路延伸、污水处理厂、玉带河等十大工程建设和改造;奋力推进红谷滩新区建设,完善和丰富红谷滩新区功能,尽快聚集人气、商气和财气,真正将红谷滩建设成为体现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的标志性区域。以省委、省政府将英雄开发区成建制移交南昌管理为新的契机,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高素质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平台。加快建设与现代服务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要“软”“硬”兼施,着力打造数字城市、信用城市、创新型城市。努力把南昌建设成为便利、舒适、安全、适宜人居住与创业的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

(五)着力深化改革,提升体制创新水平。

推进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延深。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将所有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委托国资委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施国有资产的资本运作和经营,使国有资产激发活力、保值增值;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尽可能地把可经营性资源推向市场,对教育、文化、医疗等,剥离产业性资产,分别组建行业或跨行业资产经营公司或产业集团;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力争用二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使中小企业中的国有资本结构性退出,大中型企业的国有股本下降, 同时,积极引进多元投资主体,走资产多元化、混合型经济的路子;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市基础设施养护市场化,推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城区、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推行“特许经营”,使之成为开放的新平台、发展的新亮点。

(六)协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升建设和谐社会水平。

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南昌行动”,抓好“五大文明工程”。认真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的工作机制,尽可能把各种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集中和迫切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和城乡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等问题;深入开展“平安南昌”创建活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努力创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广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公务员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等三大类人才体系。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着重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固建立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扎实开展“效能年”活动,促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不断强化全局意识,不断强化服务全省的意识,加强省城对全省兄弟市的开放与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借鉴兄弟市的好经验,更好地发挥在全省的经济、金融、科教文化、交通物流等方面的中心城市作用,增强南昌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更好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要不断强化为全省做更大贡献的意识,通过迅速做大经济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全省在中部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