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用人才之花在高原绽放———青海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侧记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5-01-31
浏览 次
让实用人才之花在高原绽放———青海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侧记 |
|
|
1月11日,对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来说是充满喜悦的一天。这一天,青海省人事厅会同西宁市及湟中县共同召开的“湟中县农村实用人才颁证大会”在当地举行。手持“青海省农牧区实用人才证书”的“能人”们高兴地说:“以前只认为在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城市企业里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没想到,现在我们这些靠勤劳致富,依靠科技致富的庄稼汉也都成人才了!” 在青海这样一个农牧业省份,农村、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60%,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实用人才队伍作支撑,需要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科技、善经营,能够带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颁证大会的召开将“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农牧区实用人才开发在更广泛的范围、更深入的层次上全方位展开。 地处半干旱丘陵山区的湟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43.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4%。要加快全县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搞上去,而农村实用人才又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几年,该县把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始终摆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焕发生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截至2004年底,全县已选拔县级农村实用人才1843人,乡村实用人才库不断壮大,先后涌现出农村科技示范户1500户,养殖专业户439户,培训科技明白人10万人;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15个,发展农民经纪人1300人,从事运输业的实用人才363人;培育出劳动力转移带头人48人;培育了以电焊工、木工、泥瓦工、石匠、理发为主的能工巧匠1252人。 2002年,湟中县成立了人才市场,随后各乡镇的人才工作站也相继成立。以县人才市场为主,以乡镇人才工作站为基础,以村人才服务信息点为补充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构架初具规模,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做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有保证,业务有指导,科研有场所。 湟中县把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优惠政策保障服务作为实用人才开发的“引桥”,在土地审批、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将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范围,目前,取得技术职称资格的实用人才有249人。该县从调整农业结构、组织生产、田间管理、市场销售等环节,积极为实用人才提供各项服务,着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真正体现“实用”为本。在培训内容上,紧密结合实际,注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围绕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加大食用菌、蔬菜栽培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教育和肉牛羊及奶牛养殖技术的培训,立足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素质,加强电焊、美容美发、裁缝、唐卡与堆绣、烹饪、泥瓦工、汽车驾驶等非农技术的培训。3年来,全县共培养农村实用人才6400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9万人次,其中3208人取得了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几年来,一大批村社基层干部、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以及服务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在农村经济发展大潮中崭露头角,为当地创造了可喜的科技成果,也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誉。 湟中县还不断加大对实用人才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选拔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实用人才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实用人才库,真正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等实用人才纳入人事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便于更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开发和利用。 据悉,青海省人事厅对农牧区实用人才资源开发今后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按照人才强省战略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到2010年使全省农牧区实用人才达到30万人和培训25万人次的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注重加大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力度,着力培养和开发科技推广应用型、创业型、劳务输出型、具有民间特色、能够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各种实用人才队伍。始终把实用人才的开发与促进城乡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肖顺琛) 摘自:中国人事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