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还是择业难?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透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不是真的很难,记者在走访了众多高校的毕业生之后,发现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阶段,“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暴露出大学毕业生心态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就业地区冷热不均
记者在北京的几所高校调查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北京或者到沿海大城市,而对中西部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毕业生兴趣不是很浓。当然里面有很多原因。
北京学生都选择留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潘维朗认为一直在北京生活学习,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而且家人、同学、朋友等都在这边,对自己的发展有便利的条件和资源,所以没有理由到外地去。
从就业需求来看,越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就越多。在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构成中,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越多,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越有利。因此,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王峰对记者说:“我的专业在小地方不可能有发展,只有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有发展的空间。”
在谈到西部问题时,学生们谨慎而又积极地表达了意愿。人大哲学系姓曹的一位博士毕业生告诉记者:“国家、社会、学校应该加大服务力度,从信念、意识形态、管理层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志愿去西部的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专业对口还是待遇诱人
许多毕业生选择当公务员和去企业。公务员是一个高安全、高稳定系数的职业,尤其随着我们国家法治进程的推进,公务员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提高。因此这几年,不仅文科和社会科学的学生青睐这条道路,更有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学生也把此作为一条备选之路。
“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是因为今年国家机关招聘的时间比较早,大家对今年的就业压力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都在多方面谋划出路。”人大历史系一位硕士毕业生认为:“对于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公务员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福利好,尽管薪水不是很多,但是综合衡量,整体的工作氛围更重要。”
企业则以高薪和很好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一大批毕业生。“周围学生都很看重待遇,所以大多选择公司,签约时间灵活,便于今后进一步发展或者转行。”北大拥有双学士的冯静是这样说的。
在面临专业和待遇选择的时候,毕业生们都很难抉择。北外的胡志强学的是欧语系的阿尔巴尼亚语种,他对记者说:“我学的小语种专业选择余地很小,90%的公司都不要,除非是直接点名需要这种专业的。同学中很多找的工作都用不上专业,我还是希望找到能发挥专业所学的工作。”
考研?考博?出国?
当本科毕业生发现自己所学无法竞争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自然都要更进一步——考研或者出国。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物的本科生易立涛考上了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他们班30多个毕业生,有将近30人都考研,因为该专业的研究生毕业时很吃香,一般都选择去生物制品公司,发展空间大。
首师大物理系的于姓女研究生看到周围同学工作都找得不理想,她选择了考博,以延缓就业压力。她说:“当初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别人都非常羡慕,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专业的硕士生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但现在硕士求职也费劲了。”
对于出国大家比较慎重,现在海归越来越多,毕业生逐渐趋于冷静。北大中文系的蒙娃告诉记者:“我们专业毕业60人,出国的不超过10人,很多人觉得出国回来前景也不一定好,如果继续做研究还可以,搞实际工作很吃亏,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生存在就业与不就业的夹缝中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有一部分毕业生不想正式找一个单位就业,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干待在家里,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目标,偶尔会找点临时工作做,大部分时间干自己的事情。
民大生物专业的易立涛告诉记者:“我们专业的一个男生喜欢摇滚,一心想进入摇滚文艺圈,所以没有找任何工作,经常去摇滚歌手常出没的地方。”北京联合大学的潘维朗也介绍了她们班里的一个学生,将来想做口译的工作,所以在刻苦练习,没有找工作。
“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就会落入这一状态,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家里也不管,任自己发展。”北大的冯静这么认为,“有些人要么就是家庭环境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工作,自己也不着急,随便找一个先做着。”
中央民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守利向记者介绍,该校很多艺术类的毕业生,尤其是学美术和音乐的,都倾向于做自由职业者,或者搞自己的创作室。
看来就业本身并没有一个好与不好的概念,不好说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在什么地方工作,关键是毕业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恰当的职业定位,以一种平实、乐观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就业。 (实习生 杨晨光)
上一条:
90%白领不会对老板“不”
下一条:
大学生求职应抢“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