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念新变化:重前途不重“钱”途
大学生就业观念新变化:重前途不重“钱”途
一项针对北大、清华、武大等全国30余所高校的3万余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务实”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只是盯着眼前的经济收入,而更多从企业的发展前景、个人的发展机会这些更理性的角度来选择就业企业。这项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组织的“新世纪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历时4个月于日前正式完成。调查显示,发展前景(19%)、施展才干的机会(18%)、薪酬福利(16%)是眼下大学生选择职业首先考虑的因素,而根据1996年《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当时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3.7%,远高于其他比例。从总体上看,当时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排在第一位的为经济收入,占33.3%,第二位为能否发挥专长,占27.9%,第三位为社会地位,占19.5%。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目前大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行业是IT业;其次是金融保险业、日用品行业等。同时,有一半大学生将首选企业锁定在微软、宝洁、海尔、IBM、华为、联想和摩托罗拉等20家著名企业身上,说明大学生在选择企业时的标准相当一致,就业目标相对集中。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大学生们争相&chr(34);加盟&chr(34);的目标,主要是因为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企业的发展潜力、知名度、以及提供给员工的薪酬与福利、激励机制和培训机会。
大学毕业生从容面对
三种选择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明年大学毕业生将直接选择工作的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7.29%;读研究生的,占30.35%,留学和自己创业的,分别占12.10%和7.92%。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毕业生们无疑是幸福的,但选择也是痛苦的,因为它同时意味着放弃。
刘洋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四时参加了各种必要的考试并申请出国留学。在申请的过程中她接到了三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两所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但最终刘洋还是决定毕业后先去一家公司工作。她说:“临近毕业前夕,我才发现自己需要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和积累工作经验。出国留学的机会以后还会有,我相信那时会有更好的学校。”
据有关人士介绍,毕业生们面对的选择主要有三种:出国留学、读研究生(或更高的学位)和直接参加工作。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国留学是他们的首选,其次为读研究生(或更高的学位),而直接参加工作则多被认为是无奈之举。随着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终身教育的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以及三种选择尤其是直接参加工作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比如外企用人的本土化为毕业生提供了众多良好的就业机会,以上三种选择在人们心理的天平上逐渐趋于平衡。毕业生们学会了根据自身情况更现实地作出人生规划。毕业前收集信息、了解情况的劳累和权衡、取舍间的痛苦,标志着年轻人的成熟和对自己未来更为负责的态度。
上一条:
90%白领不会对老板“不”
下一条:
教你如何找“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