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主编鲍云帆谈职业生涯
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主编鲍云帆谈职业生涯
温文而雅、从容淡定这两个词用在鲍云帆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他属于在一次聚会后,众多人中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这缘于他的文雅,更缘于他的谦和。“小鲍是位真正的绅士”许多人这样评价他。在这个争先恐后发言,惟恐别人忽略了自己的焦躁年代,他像一缕清凉,令人如沐春风,难以忘怀。
2002年10月,鲍云帆的第一本书《10只魔戒的力量--成功学顶尖人物访谈录》问世了,在圈内激起层层涟漪,他的书上,有众多人力资源大腕的题词和寄语,充分展现了鲍云帆在北京人力资源圈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一个仲夏日阴雨的午后,在北京青年报大厦的酒吧里,鲍云帆终于坐到了被采访的位置,接受了智联招聘网的独家专访。
书香门第 家学渊源
鲍云帆自幼在北京长大,生活在奶奶的严格管教下。“我的奶奶是20年代受过中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与一般的‘隔辈疼’不同的是,她对我的教育非常严格。”多少年后回忆起奶奶,云帆还是充满了怀念之情。
他的伯父是作家,父亲曾在某直辖市的社科院从事文学研究,堂哥到现在还在从事着文学创作工作。在这样一个文学氛围浓郁的环境下成长,鲍云帆心中的理想自然是考取北大中文系了。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面临在北大中文系的三个专业中选择:古典文献学、文学、语言学。父亲觉得“语言学”在未来可能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密切,所以他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并最终如愿以偿地被录取了。
“那时,我对感兴趣的东西会特别投入。”鲍云帆记得在上大学时的一个假期中,他无意间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英文版的《乔姆斯基传》,(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立者,乔姆斯基的理论在20世纪中期引起全世界语言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的关注,被称作“语言学的革命”)云帆就试着翻译了其中的两章。后来当他拿着翻译好的书稿找到出版社时才发现已有译者比他提前一个月签订了出版合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语言学的热情,用他的话说,“那时,我的理想是在语言学领域有所作为。”
1990年,鲍云帆大学毕业了,经双向选择他来到首都经贸大学(当时的北京经济学院)外事处工作,当上了一名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整整3年的时间,他是在一幢留学生楼里度过的。“那段时间,我有机会认识了许多留学生,接触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观念。”
如果再工作一两年,云帆就有机会被派到国外教授汉语了,可是他觉得在那样稳定的、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下太压抑了。“我很想多了解社会”,这样一个信念使他选择了离开。
他觉得自己是学习语言的,又希望了解社会,那么最合适的职业莫过于当记者了,怀着这个理想,鲍云帆在1993年报考了北京青年报。那时,北京青年报的考试已经很正规了,有几百人参加,考试科目有外语和综合文科知识题、面试等。最后录取了几十人,鲍云帆最终成为幸运者,顺利地实现了职业转换。
记者生涯 十年磨砺
回顾十年的记者生涯,鲍云帆认为:“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当一段时间的记者,对自我的完善大有裨益。记者接触社会范围广泛,可以让你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还可以锻炼你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写作能力、采访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在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时,非常锻炼人,要求你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
谈到这些年记者生涯对他的个性是否改变这个话题时,鲍云帆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对我内心的改变多于表面,至今仍有一些人说从我外表上看不出是记者来。”当记者让他眼界开阔了,看人,看事情多了,阅历的丰富带来个性的成熟。“我认为主要还是对心态的培养。年轻的时候作回记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有好处。”云帆由衷地感慨。
-多领域转换的记者、编辑
1993年秋天,鲍云帆进入北京青年报社开始实习,次年春天转正。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群工部,负责在全国搞一个通联网络。他联系全国各省市,建立外地记者站。在一年的时间里,云帆发展了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特约记者。多年过去后,这些外地特约记者开笔会的时候还会打听云帆现在怎么样了。
一年后,云帆去了总编室,做要闻版的编辑助理。“我一下子对报社的整个流程、各个环节熟悉了。”不过,在总编室也非常辛苦,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那时,我学会了怎么和记者沟通,如何把握选题,对我的成长非常有益。”
又过了一年,报社成立了时尚导刊,云帆改做时尚了,“我在这个岗位培养了为读者提供服务性资讯的意识,锻炼了对于流行理念、流行文化的把握,还学会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最新的东西。”云帆在任何一个职位上都贪婪地汲取营养,并从中受益。
鲍云帆是幸运的,他的职业生涯恰逢北京青年报自身的发展,伴随着报社的不断壮大,他也有机会涉足各个领域,使他成为一个多面手。“那时报社总是不断求新,不断调整,我和老的一拨人有幸赶上这个时期,从不断变化中培养了适应性。”
1997年,北青报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原来的《青年周末》、《新闻周刊》的两个副刊品牌成功的基础上,推出了《下周刊》,为未来一周提供资讯指南。云帆去了《下周刊》,并第一次接触到教育培训、人才领域。“那时我负责两个版块内容,一个叫‘资格储备’,偏重个人发展;另一个叫‘择业机遇’,是谈就业的问题。”
云帆做哪个岗位都会欣然接受,也许是他作教师的经历?也许是他身上那种儒雅的气质?也许是他自身的兴趣所在?才会被领导挑中去做培训版?可能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可能是偶然当中的必然,鲍云帆从此涉足人力资源领域,并渐渐朝专家型记者发展。
-人才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鲍云帆认为“一个人做任何职业时,如果不断变换岗位,就会让你知道你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他在刚刚开始做《下周刊》时,曾经举办了一个HR经理的座谈会,与会的都是中国国内外企中最早的人力资源经理,诸如卢健锋(当时的郎讯公司人事经理)、汪大正(当时的吉百利公司人事经理)等等。汪大正给云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口才特别好,让我钦佩不已。”这之后,鲍云帆因工作关系还与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协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无形中走进了一个HR人士的专门圈子。
1998年,云帆接触了HR之后,感到这个领域“深不可测、奥妙无穷”。他毅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我的同学大都是HR经理,而且人大的学术领域也让我获得很多资源。我的优势是媒体经验+HR专业知识。”
采访了众多HR经理之后,云帆总结了他们的特质,“我觉得衡量一个HR经理的好坏很困难,比如销售业绩是硬性指标,可以看得见的。而一个公司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司氛围、企业文化、员工士气等,又都是软性指标。但是这些却恰恰考验一个HR经理的水平。我觉得好的HR经理应该像思想家、导师,在做人方面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智慧,他无形中影响了别人,处理人的问题是最需要智慧和洞察本质的能力。”
在2002年,云帆与这些专业人士的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他在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中开设了“与500强HR经理面对面”专版。
“这个系列采访是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我采访了十几位人事经理,包括霍尼威尔(中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李柏文(霍尼威尔是在世界500强中排名前100位的多元化技术和制造业跨国公司)、亚信科技(中国)公司的人事行政副总裁李建波、西门子(中国)公司的人事经理谢克海、松下电器(中国)公司人事总务中心部长陈恺、还有索尼(中国)公司人事部长张艳梅等人。”
云帆一般在采访前都进行一次电话上的沟通,他力图找出每个人所在公司最独特的地方,这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外企人力资源协会对云帆的采访很满意,认为他具备专业的眼光以及记者的敏锐。他采访的案例包括:《霍尼威尔练就变革水性》、《西门子的造人运动》、《索尼看淡人才本土化》等等。
这类的访谈就怕雷同,但是云帆很好地挖掘了各个公司的独特性,为读者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这一个”样本。
“我觉得媒体记者可以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专家型记者,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也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比如体育记者,财经类记者。我力争在人才领域做专、做精。另一类是广博型记者,需要具有很宽的知识面,广阔的视野。”云帆对于做好记者可谓颇有心得。
成功是一种感动--魔戒的诞生
2002年10月,鲍云帆撰写的《10只魔戒的力量--成功学顶尖人物访谈录》出版了,这部凝聚着他对个人发展理解与认识的书,花费了他大半年的时间。“本书的材料搜集、大量作品的阅读、写作只能放在所有的周末、节假日和晚上下班后进行。从早春二月动笔,到秋意深深结束,不经意间正应了‘春华秋实’四字。”(摘自该书作者自序)作为一个繁忙的媒体人,在工作之余写成此书,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这本书起源于2002年的元旦,鲍云帆当时没有放假休息,他参加了一个由几家民间机构发起的“成功学大会”。大会在东郊的华润饭店举行,为期3天,与会者有600-700人。一两个小时就有老师进行新的演讲,讲课人是当时国内在成功学领域比较著名的人物。“当时的会场可谓群情激奋。”就连云帆这样理性、冷静的性格也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了。“我觉得他们的理论还是颇有些价值的,它会引导人进行新的思考,悟性好的人也许就能够踏上一条求索人生真谛的路。”
这次大会集纳了有关个人发展领域的不同门派。让云帆觉得如果媒体能够进行充分的连续性报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在北京青年报上,凤毛麟角地以记者名字命名的栏目中,他占据了一席--“云帆才经”。
他采访了许多人,从新闻的角度进行选材,希望挑选理论、实践兼备的人物。比如,NLP——神经语言程式学;采访过澳大利亚个人发展专家安德鲁 马休斯(著有《跟随你的心》)等等不下十多位人物;他通过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士,从各个角度探讨成材问题,读者反馈非常好。“这次持续报道,对于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说对我的成长是加速器的过程。”
云帆在做这个专栏的时候就想到了出书,“写书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他们每个人的著作、报道我都详细地看过。等到我写出这本书时,应该说是迄今对这个人最完整的认识。我用发现的眼光研究每个人身上的独特性,收获很大。”
在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需要1-2万字的篇幅,云帆不仅需要旁征博引,还要发现每个人身上闪光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他们的坎坷经历也深深地激励着他。“写作对于我是个挑战,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感动,我觉得写作过程是一种享受,我从这些成功者身上汲取了力量--成功是一种感动!”云帆在这个过程中涌起对于生命的深深敬意,“我觉得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种精神,成功是不能量化的,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力量。”
由于接触个人发展的理论,接触这些研究个人发展的成功人士,云帆对于个人发展这个词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成功是一个太复杂的定义,横切面看,它是一种平衡,是事业和生活的平衡;从纵切面看,是要达到如许金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员,马斯洛心理学研究、介绍者,健康人格理论研究学者)所倡导的‘自我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
云帆通过这部书的编写,对于“个人发展”这个话题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我们太缺少个人发展的知识了,我们的教育是功利、实用性的,没有人意识到‘个人发展’也是一个需要系统学习的课题。”
他觉得每个人都很难了解自己,“什么是生命,我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他希望每个人首先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同时进一步考虑自己心中的目标。“我希望每个人大学毕业后都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培养内省意识,这样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才谈得上经营自我,直至成功。”
云帆很推崇美国人编写的号称“求职圣经”的《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一书,“我赞同它的观点:把自己像公司一样去经营。”
通过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云帆深刻地感受到社会这所大学的价值,“我认为大学毕业是学校教育的结束,但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后教育’的开始,是社会大学的一个开始。取得社会上的成功同样需要学习许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比学校教育更为复杂,你在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你在社会上也会如此。所以,刚刚毕业的年轻人需要调整心态,以一种进入一所新学校的心态来迎接新的竞争,这所新学校的课程难度更大,评判标准也更多,取得好成绩也会更难。”
云帆以自己这些年的成绩无愧于社会这所大学的考试,也许当初他的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寓涵了深厚的期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伦敦雾)
温文而雅、从容淡定这两个词用在鲍云帆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他属于在一次聚会后,众多人中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这缘于他的文雅,更缘于他的谦和。“小鲍是位真正的绅士”许多人这样评价他。在这个争先恐后发言,惟恐别人忽略了自己的焦躁年代,他像一缕清凉,令人如沐春风,难以忘怀。
2002年10月,鲍云帆的第一本书《10只魔戒的力量--成功学顶尖人物访谈录》问世了,在圈内激起层层涟漪,他的书上,有众多人力资源大腕的题词和寄语,充分展现了鲍云帆在北京人力资源圈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一个仲夏日阴雨的午后,在北京青年报大厦的酒吧里,鲍云帆终于坐到了被采访的位置,接受了智联招聘网的独家专访。
书香门第 家学渊源
鲍云帆自幼在北京长大,生活在奶奶的严格管教下。“我的奶奶是20年代受过中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与一般的‘隔辈疼’不同的是,她对我的教育非常严格。”多少年后回忆起奶奶,云帆还是充满了怀念之情。
他的伯父是作家,父亲曾在某直辖市的社科院从事文学研究,堂哥到现在还在从事着文学创作工作。在这样一个文学氛围浓郁的环境下成长,鲍云帆心中的理想自然是考取北大中文系了。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面临在北大中文系的三个专业中选择:古典文献学、文学、语言学。父亲觉得“语言学”在未来可能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密切,所以他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并最终如愿以偿地被录取了。
“那时,我对感兴趣的东西会特别投入。”鲍云帆记得在上大学时的一个假期中,他无意间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英文版的《乔姆斯基传》,(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立者,乔姆斯基的理论在20世纪中期引起全世界语言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的关注,被称作“语言学的革命”)云帆就试着翻译了其中的两章。后来当他拿着翻译好的书稿找到出版社时才发现已有译者比他提前一个月签订了出版合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语言学的热情,用他的话说,“那时,我的理想是在语言学领域有所作为。”
1990年,鲍云帆大学毕业了,经双向选择他来到首都经贸大学(当时的北京经济学院)外事处工作,当上了一名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整整3年的时间,他是在一幢留学生楼里度过的。“那段时间,我有机会认识了许多留学生,接触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观念。”
如果再工作一两年,云帆就有机会被派到国外教授汉语了,可是他觉得在那样稳定的、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下太压抑了。“我很想多了解社会”,这样一个信念使他选择了离开。
他觉得自己是学习语言的,又希望了解社会,那么最合适的职业莫过于当记者了,怀着这个理想,鲍云帆在1993年报考了北京青年报。那时,北京青年报的考试已经很正规了,有几百人参加,考试科目有外语和综合文科知识题、面试等。最后录取了几十人,鲍云帆最终成为幸运者,顺利地实现了职业转换。
记者生涯 十年磨砺
回顾十年的记者生涯,鲍云帆认为:“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当一段时间的记者,对自我的完善大有裨益。记者接触社会范围广泛,可以让你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还可以锻炼你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写作能力、采访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在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时,非常锻炼人,要求你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
谈到这些年记者生涯对他的个性是否改变这个话题时,鲍云帆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对我内心的改变多于表面,至今仍有一些人说从我外表上看不出是记者来。”当记者让他眼界开阔了,看人,看事情多了,阅历的丰富带来个性的成熟。“我认为主要还是对心态的培养。年轻的时候作回记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有好处。”云帆由衷地感慨。
-多领域转换的记者、编辑
1993年秋天,鲍云帆进入北京青年报社开始实习,次年春天转正。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群工部,负责在全国搞一个通联网络。他联系全国各省市,建立外地记者站。在一年的时间里,云帆发展了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特约记者。多年过去后,这些外地特约记者开笔会的时候还会打听云帆现在怎么样了。
一年后,云帆去了总编室,做要闻版的编辑助理。“我一下子对报社的整个流程、各个环节熟悉了。”不过,在总编室也非常辛苦,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那时,我学会了怎么和记者沟通,如何把握选题,对我的成长非常有益。”
又过了一年,报社成立了时尚导刊,云帆改做时尚了,“我在这个岗位培养了为读者提供服务性资讯的意识,锻炼了对于流行理念、流行文化的把握,还学会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最新的东西。”云帆在任何一个职位上都贪婪地汲取营养,并从中受益。
鲍云帆是幸运的,他的职业生涯恰逢北京青年报自身的发展,伴随着报社的不断壮大,他也有机会涉足各个领域,使他成为一个多面手。“那时报社总是不断求新,不断调整,我和老的一拨人有幸赶上这个时期,从不断变化中培养了适应性。”
1997年,北青报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原来的《青年周末》、《新闻周刊》的两个副刊品牌成功的基础上,推出了《下周刊》,为未来一周提供资讯指南。云帆去了《下周刊》,并第一次接触到教育培训、人才领域。“那时我负责两个版块内容,一个叫‘资格储备’,偏重个人发展;另一个叫‘择业机遇’,是谈就业的问题。”
云帆做哪个岗位都会欣然接受,也许是他作教师的经历?也许是他身上那种儒雅的气质?也许是他自身的兴趣所在?才会被领导挑中去做培训版?可能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可能是偶然当中的必然,鲍云帆从此涉足人力资源领域,并渐渐朝专家型记者发展。
-人才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鲍云帆认为“一个人做任何职业时,如果不断变换岗位,就会让你知道你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他在刚刚开始做《下周刊》时,曾经举办了一个HR经理的座谈会,与会的都是中国国内外企中最早的人力资源经理,诸如卢健锋(当时的郎讯公司人事经理)、汪大正(当时的吉百利公司人事经理)等等。汪大正给云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口才特别好,让我钦佩不已。”这之后,鲍云帆因工作关系还与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协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无形中走进了一个HR人士的专门圈子。
1998年,云帆接触了HR之后,感到这个领域“深不可测、奥妙无穷”。他毅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我的同学大都是HR经理,而且人大的学术领域也让我获得很多资源。我的优势是媒体经验+HR专业知识。”
采访了众多HR经理之后,云帆总结了他们的特质,“我觉得衡量一个HR经理的好坏很困难,比如销售业绩是硬性指标,可以看得见的。而一个公司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司氛围、企业文化、员工士气等,又都是软性指标。但是这些却恰恰考验一个HR经理的水平。我觉得好的HR经理应该像思想家、导师,在做人方面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智慧,他无形中影响了别人,处理人的问题是最需要智慧和洞察本质的能力。”
在2002年,云帆与这些专业人士的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他在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中开设了“与500强HR经理面对面”专版。
“这个系列采访是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我采访了十几位人事经理,包括霍尼威尔(中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李柏文(霍尼威尔是在世界500强中排名前100位的多元化技术和制造业跨国公司)、亚信科技(中国)公司的人事行政副总裁李建波、西门子(中国)公司的人事经理谢克海、松下电器(中国)公司人事总务中心部长陈恺、还有索尼(中国)公司人事部长张艳梅等人。”
云帆一般在采访前都进行一次电话上的沟通,他力图找出每个人所在公司最独特的地方,这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外企人力资源协会对云帆的采访很满意,认为他具备专业的眼光以及记者的敏锐。他采访的案例包括:《霍尼威尔练就变革水性》、《西门子的造人运动》、《索尼看淡人才本土化》等等。
这类的访谈就怕雷同,但是云帆很好地挖掘了各个公司的独特性,为读者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这一个”样本。
“我觉得媒体记者可以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专家型记者,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也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比如体育记者,财经类记者。我力争在人才领域做专、做精。另一类是广博型记者,需要具有很宽的知识面,广阔的视野。”云帆对于做好记者可谓颇有心得。
成功是一种感动--魔戒的诞生
2002年10月,鲍云帆撰写的《10只魔戒的力量--成功学顶尖人物访谈录》出版了,这部凝聚着他对个人发展理解与认识的书,花费了他大半年的时间。“本书的材料搜集、大量作品的阅读、写作只能放在所有的周末、节假日和晚上下班后进行。从早春二月动笔,到秋意深深结束,不经意间正应了‘春华秋实’四字。”(摘自该书作者自序)作为一个繁忙的媒体人,在工作之余写成此书,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这本书起源于2002年的元旦,鲍云帆当时没有放假休息,他参加了一个由几家民间机构发起的“成功学大会”。大会在东郊的华润饭店举行,为期3天,与会者有600-700人。一两个小时就有老师进行新的演讲,讲课人是当时国内在成功学领域比较著名的人物。“当时的会场可谓群情激奋。”就连云帆这样理性、冷静的性格也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了。“我觉得他们的理论还是颇有些价值的,它会引导人进行新的思考,悟性好的人也许就能够踏上一条求索人生真谛的路。”
这次大会集纳了有关个人发展领域的不同门派。让云帆觉得如果媒体能够进行充分的连续性报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在北京青年报上,凤毛麟角地以记者名字命名的栏目中,他占据了一席--“云帆才经”。
他采访了许多人,从新闻的角度进行选材,希望挑选理论、实践兼备的人物。比如,NLP——神经语言程式学;采访过澳大利亚个人发展专家安德鲁 马休斯(著有《跟随你的心》)等等不下十多位人物;他通过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士,从各个角度探讨成材问题,读者反馈非常好。“这次持续报道,对于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说对我的成长是加速器的过程。”
云帆在做这个专栏的时候就想到了出书,“写书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他们每个人的著作、报道我都详细地看过。等到我写出这本书时,应该说是迄今对这个人最完整的认识。我用发现的眼光研究每个人身上的独特性,收获很大。”
在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需要1-2万字的篇幅,云帆不仅需要旁征博引,还要发现每个人身上闪光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他们的坎坷经历也深深地激励着他。“写作对于我是个挑战,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感动,我觉得写作过程是一种享受,我从这些成功者身上汲取了力量--成功是一种感动!”云帆在这个过程中涌起对于生命的深深敬意,“我觉得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种精神,成功是不能量化的,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力量。”
由于接触个人发展的理论,接触这些研究个人发展的成功人士,云帆对于个人发展这个词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成功是一个太复杂的定义,横切面看,它是一种平衡,是事业和生活的平衡;从纵切面看,是要达到如许金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员,马斯洛心理学研究、介绍者,健康人格理论研究学者)所倡导的‘自我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
云帆通过这部书的编写,对于“个人发展”这个话题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我们太缺少个人发展的知识了,我们的教育是功利、实用性的,没有人意识到‘个人发展’也是一个需要系统学习的课题。”
他觉得每个人都很难了解自己,“什么是生命,我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他希望每个人首先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同时进一步考虑自己心中的目标。“我希望每个人大学毕业后都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培养内省意识,这样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才谈得上经营自我,直至成功。”
云帆很推崇美国人编写的号称“求职圣经”的《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一书,“我赞同它的观点:把自己像公司一样去经营。”
通过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云帆深刻地感受到社会这所大学的价值,“我认为大学毕业是学校教育的结束,但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后教育’的开始,是社会大学的一个开始。取得社会上的成功同样需要学习许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比学校教育更为复杂,你在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你在社会上也会如此。所以,刚刚毕业的年轻人需要调整心态,以一种进入一所新学校的心态来迎接新的竞争,这所新学校的课程难度更大,评判标准也更多,取得好成绩也会更难。”
云帆以自己这些年的成绩无愧于社会这所大学的考试,也许当初他的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寓涵了深厚的期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伦敦雾)
上一条:
90%白领不会对老板“不”
下一条:
办公室的“敌人”变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