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现象调查:五大原因阻止民工南下脚步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4-12-15 浏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昨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 

    今年初,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率队赴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召开了劳务输出推介会,共签订劳务用工合同10万余个。但长沙市农办一负责却向记者透露,尽管履约率到目前已超过50%,但下面却普通反映“缺人”。 

    “民工荒”为何会出现?东、南沿海“民工荒”对有着“技工之乡”美誉的长沙意味着什么?昨日,记者分别采访长沙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试图解析其中的原因。 

[现状] 

“民工荒”其实是民工短缺 

“‘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少了,而是适用某些岗位的人少了。一方面有人没事做,另一方面有事没人做。”面对记者的疑问,长沙市农办产业处处长尹含清坦言了自己的观点。“长沙市转移劳动力历年是增加的,既然总量是增加的,那么不存在劳动力少了。”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年6月份统计的村一级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同比增长3.8%,和往年相比保持了平稳增长。 

尹含清的观点同样在最近广东省农调队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到证实。广东省农调队的专家解释说,由于总的用工形势仍是供略大于求,短缺只是结构性、行业性和季节性的,因此,“民工紧”的判断比“民工荒”的判断准确一些。 

另外,专家从宏观环境上分析,民工短缺不应发生,也不是事实。“当前长沙市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60万人左右。从发展的趋势看,今后几年,长沙市处于新增劳动历程的高峰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长沙市农业局的一项统计表明。 

[原因] 

我们所理解的“民工紧”出现的原因在哪呢? 

原因一:本地经济的发展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找工作的人也就少了”。在长沙市政府研究室主任谈文胜看来,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农民工不愿前往沿海地方打工的一个主因。 

原因二:务农的比较效益提升 

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陆续开始回升(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增10.9%),农业比较效益有所提高,部分没有什么手艺特长的农民不再出去务工。长沙市农办扶贫处处长周其亮分析,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家里同样能挣钱,为什么要往外跑呢。” 

原因三:教育事业发展就业时间推迟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民办教育的发展,千家万户的家长都在竭尽全力让子女多读一点书。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农民子弟获得教育的机会增加,原本参加民工大军的毕业生又走进了学校,能到企业上班的民工肯定就少了。”尹含清认为。 

原因四:低工资越来越不能留人 

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相反,商品售价最低买者最多,劳动力出价最低卖者最少。目前,在深圳市,月工资700元以下的企业招工很困难,1000元左右的月工资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用工,1200元以上的月工资就比较容易招收到比较充足的工人。 

原因五:农民工素质跟不上时代要求

据长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的统计显示,目前长沙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24.4%,初中文化程度占54.5%,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20.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导致输出人员就业面狭窄、就业层次低、就业周期短,不能适应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兴第三产业的要求。 

[展望] 

民工转移利于内地发展 

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是通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实现,但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农村地区本身非农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市化。“有些企业在珠三角只能获取3%的利润,而到长沙投资后,却可以有10%的利润。”谈文胜认为,低成本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民工荒”在某种程度上传递了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信息。一些企业将迁移到人工成本低廉的中西部地区。如果一旦形成了规模,则会出现产业梯度转移的现象。 

[良方] 

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今年3月,国家农业部等6部委正式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随后,长沙市委、市政府把它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提出今年要转移培训3万农民工的工作目标,并把它列为为民办事的8件实事之一。 

据长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人余纯利介绍,根据《长沙市2004-2010年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划》,明确了未来7年的工作目标:2004年-2005年开展引导性培训1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2005-2010年开展引导性培训6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